從“景點旅遊”邁向“全域旅遊”——鐵山坪森林公園提檔升級系列報道之服務篇

从“景点旅游”迈向“全域旅游”——铁山坪森林公园提档升级系列报道之服务篇

从“景点旅游”迈向“全域旅游”——铁山坪森林公园提档升级系列报道之服务篇

近年來,江北區強化“大鐵山坪”概念,全力推進鐵山坪森林公園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不斷優化旅遊基礎設施,穩步擴大全域旅遊版圖,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新高地。

管理更“智慧”,設施更優化

鐵山坪生態公園經過多年精心打造,已成為市民休閒度假首選之地,遊客數量與日俱增。2017年遊客量接待達到了150餘萬人——景區的日常管理和維護要求越來越高。為此,鐵山坪加大了公園精細化管理力度,推進全域旅遊服務品質化,健全遊客權益保障體系,優化旅遊基礎設施配套,不斷提升常態化管理水平。

銅鑼峽遊客中心全面建成投用,為遊客提供一站式旅遊服務;建造了日處理1500立方的汙水處理站2座,修建了14公里排汙管網;累計建設15個停車場,提供停車位1100餘個;配套管理用房16棟、旅遊廁所15座,景觀亭廊等景觀設施29座、廣場3個、生態步道41.2公里;安裝路燈763盞,公園標識標牌1200餘塊;禪意園、松雲間、近月樓、蓮渡湖度假酒店等一批遊客接待設施全面建成投用,新增遊客接待設施約3萬平方米。

實施九大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生態區基礎開發。建成了鐵山大道、鐵山廣場、循環公路、鐵山雲梯、峽江步道、路燈安裝、遊客接待中心、支幹道強弱電下地以及10個水體等九大基礎設施。同時,不斷對景區水、電、路、通訊等配套設施進行升級改造。

加快推進“智慧景區”建設,圍繞建設“智能江北”目標,加快互聯網與景區管理服務體系的深度融合,建設了綜合指揮信息平臺、服務質量管理系統、視頻監控、遊客電子導航系統、無線WIFI系統等智能化項目,對景區實施動態管理,為遊客提供旅遊諮詢、景點介紹、交通引導、安全保障等一站式服務。

从“景点旅游”迈向“全域旅游”——铁山坪森林公园提档升级系列报道之服务篇

內涵更豐富,遊玩更方便

52歲的周素珍是土生土長的江北人。在她的記憶裡,鐵山坪景點單一、落後閉塞,自從10年前搬到渝北後,她再也沒有到過鐵山坪。

上週末,周素珍與家人到鐵山坪森林公園踏青,沿著特色步遊道上山時,驚訝於鐵山坪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她不由得感嘆:“鐵山坪已不是原來那個景色單調,只有馬尾松的山坡了,如今已成為真正的生態旅遊地了。”

從三疊泉出發,到達民兵訓練營基地,沿途不僅經過了很多特色美景,茂密的松竹林內還藏匿著眾多農家樂、休閒山莊,隨時可以品嚐生態美食、體驗特色休閒項目。同時,5公里的休閒步行道地勢平緩,幾乎與公路平行,隨時可下道換乘。

還未下山,周素珍就迫不及待向山下的朋友感慨:“鐵山坪景色更美了,隨處可見開花植物,從山下到山上處處是風景。僧官寺、禪意園等景點有了更深層次的內涵,一邊遊覽景色一邊聽故事,遊玩鐵山坪不會感到枯燥。”

鐵山坪的交通也方便了。無論是乘坐公交車,還是自駕遊都非常方便。遊客中心、各個景點都有洗手間,“如廁難”的問題已經解決。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讓越來越多的市民領略到生態鐵山坪的獨特魅力。

从“景点旅游”迈向“全域旅游”——铁山坪森林公园提档升级系列报道之服务篇

版圖更清晰,格局更立體

鐵山坪生態區擬不斷擴大全域旅遊版圖——以“山頂度假、山中游樂、山下配套”為總體佈局,積極打造“生態休閒”元素的全景化產品,推動農業、文化、商貿、工業、體育、林業等產業與旅遊業融合發展,全域旅遊產品供給更加豐富,形成全域旅遊發展新高地。

鐵山坪生態區計劃聯動周邊區域發展,加強與唐桂新城、魚嘴鎮、郭家沱街道、渝北區玉峰山以及望江公司的合作,推動山上山下優勢互補、互利互惠,最終形成“山頂度假、山中游樂、山下配套”的大鐵山坪區域立體發展格局。

山上以鐵山坪生態區為龍頭,大力發展休閒旅遊、養老養生產業。山下將唐桂新城的濱江文化休閒、綜合商務、醫療服務,魚嘴鎮望隆、興龍村的休閒觀光、採摘體驗、生態果蔬農業和郭家沱抗戰文化相結合,並修建從魚嘴望龍村至公園北側上山道路,形成山與城的互動。

據江北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消息,北濱路東延伸段工程計劃年內開工建設。北濱路東延伸段將連接江北嘴、港城新興產業園、唐桂新城、鐵山坪生態區。隨著交通的升級,鐵山坪與江北嘴的距離,將縮短至15分鐘。

从“景点旅游”迈向“全域旅游”——铁山坪森林公园提档升级系列报道之服务篇

來源 ▏江北報

从“景点旅游”迈向“全域旅游”——铁山坪森林公园提档升级系列报道之服务篇

江北區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出品

歡迎分享

从“景点旅游”迈向“全域旅游”——铁山坪森林公园提档升级系列报道之服务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