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呀咗嗨呀咗……3000年前的川江號子今日重現!

嗨呀咗嗨呀咗……3000年前的川江号子今日重现!

點擊收聽

你聽到的這首曲子,就是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川江號子,已有3000多年曆史,是重慶最具代表性的音樂名片。

嗨呀咗嗨呀咗……3000年前的川江号子今日重现!

你可以想象,在航道曲折,山勢險峻,水急灘多的長江、嘉陵江等流域,全程水位落差大,特別是經險要的三峽出渝,船工們舉步維艱,川江號子正是在這種特殊的地理環境下應運而生的。

像蜿蜒曲折的水流一樣,川江號子也複雜多變,形成了上水號子和下水號子等數十種類別和數以千計曲目的川江水系音樂文化。

嗨呀咗嗨呀咗……3000年前的川江号子今日重现!

巴蜀境內,山巒重疊,江河縱橫。

交通不便,貨物流通、客運往來,皆需木船載客運貨,於是柏木帆船成為主要的交通工具,小的船有幾個船工,大的有二三十個船工。

嗨呀咗嗨呀咗……3000年前的川江号子今日重现!

艄翁又稱駕長,是一船之主,眾船工皆聽艄翁指揮。在明、清時期,是由艄翁擊鼓為號指揮船行,統一扳橈節奏。大約在清朝中期,才逐漸興起號子,產生了專門的號子頭。

號子頭根據江河的水勢水性不同,明灘暗礁對行船存在的危險性,根據搖櫓扳橈的勞動節奏,編創出一些不同節奏、不同音調、不同情緒的號子。

嗨呀咗嗨呀咗……3000年前的川江号子今日重现!

時過境遷,長鳴的汽笛宣告了木船時代的結束,川江兩岸再也聽不到川江號子了。但是,這用汗水和鮮血鑄就的生命之歌卻從高峽的深谷中飛了出來,飛向了更廣闊的世界。它跨越時空,成為人類征服自然,和諧自然的寶貴財富,成為永遠激勵後人的千古絕唱。

我們如何用新穎的形式將川江號子保留下來。

嗨呀咗嗨呀咗……3000年前的川江号子今日重现!

由江北區委宣傳部主辦,江北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承辦,川江號子傳承人合唱團聯袂重慶市歌劇院和重慶交響樂團近兩百名演員表演的大型情景交響合唱

《川江號子——船工原生態生活畫卷》,今日在重慶江北區行政會議中心首演。

嗨呀咗嗨呀咗……3000年前的川江号子今日重现!

作品以原生態川江號子為主旋律

綴以川江民歌小調

把西洋器樂與川江號子結合起來

用交響樂展示川江的澎湃洶湧

用原生態川江號子的各類唱腔板式

表現川江船工的勇敢與智慧,艱辛與歡樂

用清新獨特的川江民歌、巴渝曲藝

刻畫川江兩岸民俗風情、人間情愛

豐富川江號子的魅力和風情

作品用白描與虛實相結合的手法展示了一幅生動的“川江上河圖”,從川江起錨、過三峽、下宜昌到娶妻、勞作、生子;從闖灘歷險、聊天逗趣、思鄉醉酒等等船工生活細節入手,生動展示川江人的原生態生活。

嗨呀咗嗨呀咗……3000年前的川江号子今日重现!

來源 ▏江北新聞

嗨呀咗嗨呀咗……3000年前的川江号子今日重现!

江北區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出品

歡迎分享

嗨呀咗嗨呀咗……3000年前的川江号子今日重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