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本市這條軌交線摘得國家級大獎!這些“首創”您感受到了嗎

近日,在北京的第十五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技術交流會暨頒獎大會上,“

上海軌道交通12號線工程”榮獲軌道交通工程類詹天佑獎。這是上海軌道交通繼1號線、16號線工程後第三次獲得該項榮譽。

這個“中國土木工程最大獎項”為何會花落“上海軌道交通12號線工程”呢?因為12號線工程的7大首創“黑科技”!詳見下文~

喜訊!本市這條軌交線摘得國家級大獎!這些“首創”您感受到了嗎

喜訊!本市這條軌交線摘得國家級大獎!這些“首創”您感受到了嗎

12號線簡介

12號線是上海城市軌道交通網絡中縱貫中心城區西南至東北向的主幹線,全長約40.4km,設32座車站,串聯了大型居住區、綜合開發區、核心商務區和旅遊商業區等重要區域,基本上與所有運營線路(5號線除外)實現換乘,發揮出極強的換乘功能,開通運營三年多來連續多次獲得乘客滿意度評價第一名,被譽為“換乘之王”。

喜訊!本市這條軌交線摘得國家級大獎!這些“首創”您感受到了嗎

喜訊!本市這條軌交線摘得國家級大獎!這些“首創”您感受到了嗎

12號線

七大“首創”“黑科技”

1

首創超長距離穿越歷史悠久保護建築群的

超微環境影響控制技術體系

以地層損失率精控為核心,構建了風險目標分類優選模型,研發了新型抗剪緩凝砂漿和盾構進洞抗風險裝置,開發了地面建築及地表沉降精控信息化施工軟件,使411處被穿越的老舊保護建築的累計沉降小於3.1mm。

喜訊!本市這條軌交線摘得國家級大獎!這些“首創”您感受到了嗎

2

首創既有軌交結合型超深超大地下綜合體

設計施工關鍵技術

在三線換乘漢中路站超深(33m)、超大(5萬)基坑施工期間,首次研發深基坑工程多參數預警技術、承壓水"隔-降-灌"綜合管控技術及設備系統;提出了地鐵樞紐與超高層(30層)建築一體化設計施工技術。

喜訊!本市這條軌交線摘得國家級大獎!這些“首創”您感受到了嗎

3

首創圍合運營軌交高架立柱的

基坑設計施工技術

針對高架淨空僅5m且基坑圍合高架立柱等情況,開展橋墩四周卸荷承載力影響和變形控制的研究,優化小角度MJS工藝,研發淺層鬆散土層旋噴樁技術,控制高架箱梁變位小於7.5mm。

喜訊!本市這條軌交線摘得國家級大獎!這些“首創”您感受到了嗎

4

構建換乘樞紐站不停運改造技術體系

根據客流仿真計算,優化改造期間車站大客流組織,實現了既有站樓扶梯增設、側牆門洞切割、矩形頂管貼合既有站長距離施工、核心設備用房整合、新老控制系統銜接等,極大提升運營管理效率。

喜訊!本市這條軌交線摘得國家級大獎!這些“首創”您感受到了嗎

5

首次實現大規模光伏併網發電

首次在地鐵實現大規模分佈式光伏發電,研製了35kV非晶合金乾式變壓器,實現了光能轉化而來的正弦交流電同步匯入電網,發電規模達到1.91MWp,空載損耗和空載電流較國標降低60%以上。

喜訊!本市這條軌交線摘得國家級大獎!這些“首創”您感受到了嗎

6

首次全週期應用BIM技術

首次在軌道交通建設的前期規劃、設計、施工及運營維護等全壽命週期中應用BIM技術,構建了基於BIM技術的建設管理平臺,研發了配套的建模插件,提升了建設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喜訊!本市這條軌交線摘得國家級大獎!這些“首創”您感受到了嗎

7

實現基於輪軌關係的減振降噪技術有效匹配

首次系統化地將預製裝配式鋼彈簧浮置板、降噪型車輪及軌道精調技術應用於地下線路,大幅度提高了軌道平順性,降低了振動噪聲水平。

喜訊!本市這條軌交線摘得國家級大獎!這些“首創”您感受到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