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德戰爭的背後:斯大林是“業餘選手”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斯大林是一個業餘軍事愛好者”這樣的論調在網上流傳開來。今天,我們就借這個問題,來聊一聊斯大林在二戰前的作為。

我依舊延續之前的觀點:研究歷史必須建立在當時的背景之上,設身處地的分析。那麼,二十世紀30年代蘇聯面對的地緣格局是如何的呢?依據哈爾福德·麥金德的地緣學說,蘇聯地處橫跨歐亞的心臟地帶之上。以英國為代表的海洋文明控制著從西歐,經地中海,到中東,再到印度,一直延伸到太平洋沿岸的廣袤的新月地帶。與此同時,在蘇聯的西邊,德國和英法處於角力之中;東邊,日本、中國和美國處於一種不穩定的三角關係。而蘇聯自身,由於一戰的慘敗和內戰的慘勝,國力極度虛弱且被孤立在大國外交之外。這樣的地緣環境,使得斯大林可以選擇的道路只有兩條:要麼繼續孤立,坐以待斃;要麼奮勇直追,積極參與到博弈中來,也許還有一線生機。顯然,經常拿彼得大帝和亞歷山大一世自居的約瑟夫·斯大林選擇了後者。

蘇德戰爭的背後:斯大林是“業餘選手”嗎?

從列寧到斯大林甚至延續到蘇聯的後繼者,一直以一種有趣的思維看待西方世界:帝國主義國家早晚會自相殘殺。從一戰爆發的意義上說,他們看得沒錯。但更重要的是,這種思維加上斯大林冷酷的頭腦,決定了蘇聯極端現實的外交作風。在局勢相對明瞭的東方,斯大林先是通過諾門坎戰役的勝利打碎日本北上的企圖(在此之前,日本一直在猶豫北上還是南下),然後再以1941年4月的《蘇日互不侵犯條約》,拉攏日本,迫使日本南下與美國撞車。在情況較為複雜的西方,斯大林看到德國和英法之前的緊張關係,同時展開與雙方的接觸。在認識到英國各界對蘇聯的敵視,以及法國修築馬奇諾防線所表達出的逃避的態度之後,蘇聯逐步將外交的重心轉移到德國身上。希特勒吞併捷克之後,英法輿論逆轉,此時的希特勒也不希望腹背受敵,蘇德雙方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締結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蘇德戰爭的背後:斯大林是“業餘選手”嗎?

按照斯大林的構想,西邊由德國攻打英法、東邊由日本牽制美國,而自己努力在從東歐到印度的廣袤地區站穩腳跟。只可惜百密一疏,好的構想抵不住現實的殘酷。

斯大林的問題其實也是幾乎所有戰略大師都會有的通病——他們是絕對理性的,絕對現實的,因而他們也會用絕對理性、絕對現實去思考對手,只可惜對手未必也如此理想和現實。希特勒就是這樣的例子。早在《我的奮鬥》中,希特勒就表露出了對斯拉夫民族的極度仇恨。這種仇恨,部分是來自於德國的地緣現實和國家利益,部分來自於希特勒扭曲的歷史觀和畸形的感性認識。對於冷酷無情的斯大林來說,他可以輕而易舉的理解前者,但卻不能體會後者。

從地緣現實和國家利益的角度來說,蘇德之前的大戰恐怕難以避免,但那是在打倒英國之後。有英國在,德國就不會兩線作戰,這是德國所處的地緣現實和歷史經驗所決定的。1940年11月莫洛托夫訪問柏林的目的也正是建立在這一基礎之上。丘吉爾在破譯了德國密碼瞭解到莫洛托夫的行程後,雖然不知道蘇德會談什麼,但是丘吉爾明白肯定和英國有關。所以他選擇在這一天轟炸柏林,也是為了顯示大英帝國的存在,讓蘇德無法舒舒服服的談判。莫洛托夫果然提高了價碼,這個價碼囊括了從波羅的海到地中海的整個東歐,大大超出了希特勒的承受範圍。會後,希特勒對裡賓特洛甫說“他再不希望和莫洛托夫這種人搞外交接觸了”。也正是由於這種極端的理性,直到德國人真的打來的時候,斯大林都不願意相信是真的!

我還是要延續上一篇文章最後的觀點:歷史不應該被簡化。有人簡單的總結說,希特勒打蘇聯單純為了石油。不能否認,資源確實是目的之一,但資源也只是整個地緣戰略的一部分。我始終倡導,看待歷史必須立足現實背景,而大國間的戰爭更應該立足整個地緣戰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