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聽風吟neo
不請自來!
我國古代的君權(皇權)和相權一直是兩個對立又統一的衝突點。我國古代政治的發展基本都圍繞著君權和相權的鬥爭發展的。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君權並不是一開始就全面壓制相權。君權在明清時期才最終形成絕對專制,全面壓制相權。
這裡需要簡單梳理一下相權的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相國、丞相等逐漸形成定製,當然不同的諸侯國的稱呼不一樣。而這個時候的中國,處於戰亂時期,君相權的統一也好、矛盾也好,都不突出。相權制度的正式開端,是秦朝統一中國,建立專制主義中央制國家,繼承並發展周朝的三公九卿制,設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取代三公,分管管天下諸事。丞相府管天下大小事,太尉府掌天下軍事兵馬,御史大夫為丞相副手,但是行天下監察、刑罰、律令之事。
從結構來看,相權似乎也不大。但是,自秦始皇后,只要不是傀儡君主,都是親自將軍權兵馬掌握在自己手中,太尉就成了虛職,只是一個名義上的軍事領袖。御史大夫雖為丞相副手,但是行使的是律法監督,也就是主管的是個法律相關的,相當於一個最高法院院長大法官,並沒有其他權力,因而,丞相也就成了實際上的一家獨大,形成了獨特的相權。
因為丞相主管天下大小事,所以實際上天下大事的執行決定,都是先由丞相召集相關官員進行商議,然後形成統一意見,再呈報皇帝進行加璽批准或者再議。
這種情況下,相權和君權就在某些面上,形成了對立。丞相可以反駁皇帝的決定,皇帝也可以不批准丞相的意見。因而無形中,就存在矛盾對立。皇帝強勢,則君權強於相權,皇帝羸弱,則相權強於君權。
舉點大家熟悉的例子:
1、漢武帝一朝,丞相被換了好幾十個,這就是君權強於相權。
2、曹操狹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劉協就是個傀儡,這就是相權強於君權。
而我國的君相權間的發展是——君權逐漸大於相權,雖然中間有過反覆,但是主流是君權不斷加強。
其發展歷程大致如下:
1、秦朝設立丞相制。
2、漢承秦制,但是漢武帝時期,設立“中朝制度”(內朝制度),選用品階較低的官員充任,與丞相制下的外朝制度形成對比,開始君權削弱相權的開端。同時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新儒學提倡的核心就是“君權至上”,加之漢武帝頻繁更換丞相人選,從而終武帝一朝,相權都是若於君權。但是漢武帝開始了對相權的削弱。
3、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三神長官都是宰相(尚書省僕射、中書省內史令、門下省侍郎),將相權一分為多,後來三省議事的地方,稱之為政事堂,唐朝中晚期,凡是進入政事堂議事的官員,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銜,皆為宰相。
4、北宋時期,承襲唐制,逐漸變三省為一省,設立參知政事為副宰相,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銜。並且取消了丞相坐而議事的慣例,從此任何大臣朝堂之上都是站著議事。標誌著相權的進一步削弱。
5、明朝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間,胡惟庸案後,取消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從此三省制六部制不復存在。後設立殿閣大學士作為諮詢人員,是名義上的丞相,卻無丞相的權力。明成祖朱棣永樂年間設立內閣制度,算是丞相制度名義上的延續,但是始終不具備丞相權力。明朝中晚期,內閣全面行使丞相的議事權力,但是沒有丞相的決斷權。
6、秦朝,承襲明制,無論是康熙的南書房、還是雍正及之後的軍機處,都沒有丞相的實際權力。至此,君權達到頂峰。
這就是我國古代君相權的一個發展。
不足之處,還望海涵!
志軍翔宇
要說明下,古代相權是非常大的。
舉個例子,古代宰相是有封駁權的,什麼意思呢?就是皇帝提出個意見或建議,宰相要是不認可,可以退回。皇帝下發的文件,宰相如果不認可,是沒有什麼效力的。
古代社會的治理結構,在朝廷層面其實是有很明確的分權的。皇帝是元首,根據不同的力量對比,或者是名義的,或者是實質的。皇帝之下三權分立,包括行政權、監察權、軍權,行政權歸宰相,監察權歸御史,軍權歸太尉或者大將軍。但是三者之間不是完全的監督,更多的是防止集權。比如御史可以監察宰相和太尉,直接對皇帝負責,宰相和太尉也可以反向監察御史,但宰相和太尉之間沒有制度上的相互監察之說,個人可以憑藉其影響力對對方的重大人與事發表意見,決策權在皇帝。
重點說一下行政權。在非全面戰爭的時期,行政權是最重要的,因為它主導著整個國家和社會的正常運轉。但同時,行政治理又是一個技術性、複雜性非常高的領域,因此你無法指望一個毫無行政管理經驗和能力的人能搞好,即使是最有能力和經驗的人,也不可能統御全部行政權。因此,歷史上宰相是可以開府的,這些人其實就是協助宰相處理行政事務的。後來人口增多、國土面積不斷擴大,加上分權的需要,宰相下設六部,且六部可以直接向皇帝彙報工作。這其實君權和相權在新的管理要求下的平衡。這種平衡到了明清時就無法實現了,因為制度上講六部首先的彙報對象依然是宰相,明清人口猛增、國土面積進一步擴大的情況下,宰相權力就又上了一個臺階,所以才有朱元璋廢宰相設內閣的做法,同時六部九卿均直接向皇帝彙報工作,並強化御史的作用,進一步弱化軍事主官權力。
內閣和宰相最大的區別在於內閣無決策權,只有建議權。所以明清時皇帝可以對內閣和軍機處的人呼來喝去,皇帝說話內閣的人只有聽著且執行,而沒有封駁權。這樣一來,行政權就集中於皇帝。
剛才說的是朝廷層面的,這是橫向的。其實與相權有關的還有豎向的,就是朝廷和地方的。在宋以前,中國歷史一直都存在地方豪族,秦漢以前是周王室延續下來的貴族,後來又有地方的分封的王侯、大地主、大商賈、遊俠、致仕高官等,這些豪族在地方有很大的發言權,幾乎可以壟斷地方的經濟和人才。君權因為只寄付於皇帝一人,他無法實現對地方事務的完全管轄,朝廷必須要強化相權和軍權,否則無法管轄好地方。而且,朝廷與地方形成力量均衡,也可以保證皇權安全。
唐以後,大規模的科舉成為社會治理人才的入口,地方豪族等實力派逐漸萎縮,權力不斷向朝廷集中。到宋朝,地方在藩鎮之後再無實力,宰相就變得非常厲害。而且,科舉制度使文官集團成型,這些人的訴求與整個社會治理的訴求不一定一致(唐朝牛李黨爭、宋朝圍繞變法開始的黨爭、明朝初期淮西與江浙勢力之爭、明末東林黨爭),這個時候皇帝就需要直接介入到行政權以保證治理方向不出問題,因此,對相權的削弱其實本質上是對文官集團利益的限制。
成孝良
皇權雖然大,但相權最初同樣龐大。
以秦為例,丞相之下只有御史大夫才有一定的制約。所以李斯就敢於矯詔殺害扶蘇,扶胡亥上位。也因為如此,趙高才著急誣陷殺李斯,自己當丞相併最終殺胡亥。所以,繼承秦制的漢代丞相同樣有如此強大的權力,這令漢武帝坐臥不寧,殺了不少丞相。乾脆創造出了大將軍的中朝制,以分宰相權力。到了東漢,再進一步分相權,形成三公+大將軍的朝制。其中,司徒雖然是首相,但實際只能管行政。司馬管軍,司空掌握司法體系。再加上一個基本類似總參謀長的大將軍,皇權算是基本安穩了。
隋唐時,三省六部制正式分相權為三,中書草詔,門下審核,尚書省執行。又將尚書令分為左右僕射,這就相當於有四位宰相,相權大減,對皇權的威脅進一步降低。
真正開始強化皇權的是北宋。
北宋之前,不管怎麼說,具備宰相身份的,不論是秦漢的丞相和御史大夫,還是東漢三公,或者唐代三省四相,都是具備崇高身份的官員,大朝會小朝會都是有座位的!
坐而論道也。宰相與皇帝都是坐著聽大臣們議政。宋太祖撤消了宰相的座位,宰相的政治地位那就一下子掉了幾條街。
同時,北宋增加了不少參知政事也就是副相,宋神宗改制之後甚至有11位宰相,宰相的權力當然就被稀釋光了。還設置了樞密院和三司使,前者剝離軍權,兵部淪落為純後勤部。後者剝奪了尚書省的財政收支權。這沒兵沒錢,宰相完全沒辦法與皇帝叫板,只能互相鬥了。
所以,宋代完全壓制住宰相。縱然秦檜父子,父為宰相,子是樞密使,顯赫一時,可宋高宗令下,依舊雙雙致仕。
明代朱元璋廢黜中書省,廢黜宰相,自己親自管理六部,但實際不可能將龐大行政事務親自處理好。內閣制應運而生,內閣雖不是宰相而是皇帝秘書處,但依舊掌握了貼黃權,逐步具備了大部分宰相權力。也實質承擔的是唐宋中書省的職能。
清代依舊如此,不管是內閣、康熙設置的南書房,上書房,還是雍正的軍機處,慈禧設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依舊承擔的是大部分中書省職能。領頭者是沒有宰相名字的宰相。
所以,壓制相權,是歷代皇帝的必須工作。
張勇達州
其實無論任何一種制度,都不能保證君權的絕對集中,只能與時俱進。所以宰相的制度和名稱一直在變化,權力的平衡也一直在變化著。雖然朱元璋廢除了宰相一職,只要處理好宦官的關係,明依然有張居正這樣擁有實權的改革派。
秦始皇開始設置丞相,一去世,趙高就夥同李斯廢扶蘇,這也是丞相制度第一次對君權的挑戰了吧。
西漢時期,丞相是三公之一,到了雄心勃勃的漢武大帝,討厭被束縛,於是建立了“中朝”或者叫“內朝”,尚書被納入這套班子中,從此影響了幾千年的丞相制度的官職進入機要。尚書一職就是要分相權的,漢武帝后期的要臣,霍光,金日磾等人都有領尚書事的加銜。漢成帝開始讓尚書分槽,這是六部的前身。這樣,尚書權重更重,大大分化了丞相的權力。而且,尚書是“位卑權重”,容易被君主控制。
(尚書檯的權重和編制)
東漢光武帝時,直接設了尚書檯,相當於尚書從後臺搬到前臺。但是,尚書令品級依然是不如三公九卿的,權力卻大得多,管著六槽(六部前身)以及糾察百官等。所以,東漢的丞相都是太傅兼錄尚書事。即使到了蜀漢時期,丞相諸葛亮,蔣琬都兼著錄尚書事。魏晉南北朝一直繼承了這套制度,那些門閥都需要掌握尚書檯才能控制權力。
(官制的變更)
這情況延續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出現,三省長官為自然宰相。尚書檯成了尚書省,負責行政執行,正二品。五槽也成了六部,正三品。由於尚書令不再“位卑權重”,所以一定被君主打壓,連副手左右僕射也不常設,最後有名無實。(詳細情況參考我問答中《狄仁傑為什麼只是三品官》一文,熱榜第20)。所以,唐朝的宰相被指定兼任“同中書門下三品”或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這種情況一直繼承到了宋初,兩宋由於官員體制龐大,進行多次改制。所以常常是左右丞相,還有兩三個“參知政事”(副丞相)。最後還是以部門合併以提高效率,設置左右丞相來分化權力收尾。(詳情參考我問答中《南宋左右丞相誰權力大》一文)
正是宋朝將尚書省,門下省合併到中書省,連六部也包含了。所以,中書省長官也就是丞相了,元,明初也是如此。這時候,丞相的權重又回到了鼎峰。
(明朝的君權回到鼎峰)
明初,面對雄主朱元璋,丞相胡惟庸都敢胡作非為,老朱只好廢除中書省和丞相這個制度,明朝於是成立了“內閣制”,六部長官開始崛起。
大飛熊ヽ騎士
事實上,在廢除相權之前,相權是非常大的,丞相是百官之首,總領百官,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雖然設御史大夫監督百官,也監督丞相,但丞相仍然是位高權重,無法輕易撼動的。丞相總理國政,負責具體事務,因而有副皇帝之稱。
漢承秦制,丞相開府治事,有著一幫屬官,丞相有著相當大的權力。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也只能通過設立中朝這種不成文機構,逐漸分割削弱以丞相為首的外朝權力。
即使像東漢一直上演外戚與宦官輪番登場的政治戲碼,丞相也也演變成三公之一的司徒。但丞相的職權仍然很大,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就是大漢丞相,手下的文臣武將除了在朝廷中的爵位虛職外,基本都可以算作曹操的屬官。
而三國中另一政權蜀漢丞相諸葛亮,同樣開府治事,可以說是劉備之後蜀漢政權的實際決策者,所謂政由葛氏,祭則寡人。
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相權由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分割,相互制約,宋朝相權進一步分割,但宰相仍然地位尊崇,名相輩出。
元朝的丞相多由蒙古皇室成員擔任,權勢有所上升,並不可避免地捲入皇權鬥爭中。
朱元璋創立的明朝在政治制度方面原本承襲元朝,丞相同樣位高權重,但這讓權力慾望極大的朱元璋非常不滿,加上胡惟庸弄權,朱元璋趁勢誅殺,並廢除丞相,由皇帝直接領導六部,而且立為祖制,不準後世子孫恢復丞相制度。
到清朝,設立軍機處更是使皇權到達頂峰。
從坐而論道,到站立議事,再到跪奏筆錄,相權式微,而皇權一步一步膨脹。整體而言,相權與皇權始終在鬥爭中保持一種平衡,直至被徹底廢除。丞相制度整體而言是較為完善的制度設計,丞相主要以能者上為原則,決策更為科學。
生說
雖然古代君主權利至高無上,但是在皇位的繼承過程中也難免發生意外。 比如,皇帝很小的時候登上皇位,這樣相爺基本就可以把持超綱,歷代皇帝為了避免此類事情發生,不斷的加強中央集權。
隋唐的三省六部分割宰相權利 。
北宋 在宰相下設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把專相的職權一分為三 。
清朝軍機大臣只能跪受筆錄。
發展趨勢
從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明清廢丞相設內閣和軍機處,反映出古代相權削弱,皇權加強的發展趨勢 。評價削弱相權是中國古代加強皇權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