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對寶寶來說重要嗎?如何訓練寶寶爬行?

Elf41166477230

大動作(又叫大運動)指的是身體和四肢的運動。家長們要了解的是,在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是寶寶大動作能力變化最快的階段。

其中每一項大動作發展都與支配該項動作的神經和肌肉的成熟程度有關,隨著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的增強,寶寶在出生的前幾個月內就能基本實現對頭部的控制,隨著身體協調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提高,他們開始學習翻滾、坐、爬、站立和走路。

爬行能鍛鍊寶寶全身大肌肉活動的力量,尤其是四肢活動的協調性和靈活性,是一種綜合性的強體健身活動,能為寶寶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礎。寶寶在學習爬行之前,可能先會有一些自己獨創的移動方式,應該鼓勵他的這些嘗試,這有助於發展寶寶身體的協調能力和控制能力,並且能滿足他探索的好奇心。寶寶俯臥時,大人可以用手抵住他的足底,讓他藉助全身的力量向前竄行,也可以用玩具引導他,讓他嘗試向前移動。

通常6〜7月齡的寶寶開始匍匐移動,7〜8月齡的寶寶開始膝手爬行,9〜10月齡的寶寶開始手足爬行,10〜11月齡的寶寶開始能手足爬行上下臺階。

我們確實無法預計寶寶各個階段爬行發生的準確月齡,因為有些孩子熱衷於關注身邊的一切事物,所以爬行動作可能出現得比較早,動作也發展得比較協調;而有些孩子相比趴著更願意躺著,所以爬行動作可能出現得相對較晚,甚至有些孩子會直接跳過爬行階段,走得很好。


兒科醫生蝦米媽咪

專業醫學團隊解答,請點右上角關注!

家長需要注意,當小兒俯臥時能用雙手臂支撐,使胸部離開床面後,就可以訓練爬行了。爬是小兒一項很重要的活動,不但可以鞏固抬頭和手支撐的能力,而且還可以訓練手和腿的協調動作以及三點支撐平衡的能力。爬可以擴大小兒活動範圍,對腦功能的發育有益。家中進行爬行訓練有以下幾種方法:

1、置小兒於俯臥位,母親在一旁用一隻手頂住小兒足底,另一隻手在頭前方用玩具逗引,促使

腹爬。開始時可給些幫助,將右手向前移,同時推左足底使身體前移,產生腹爬。

2、母親在小兒身後用一手托住小兒胸腹部,另一手扶住髓部,將小兒向一側傾斜並前移,誘導側方支撐,帶動下肢移動,向前爬行。

3、四位爬行訓練四位爬行亦即膝手立地,是抵抗身體重力使之離開地面的一個重要過程,爬行時需要身體重心前後移及雙手和雙膝同時負重。應先進行重心前後移動訓練:家長在小兒後側,雙手扶持小兒臀部,向前緩慢地推動,使其身體前移,然後再將臀部向後拉,使身體重心向後移動。再將身體向左、向右方向傾斜,進行身體重心向左、右移動訓練。這樣前後、左右移動重心,可以讓小兒得到重心在手、膝四點之間移動的體驗,為四位爬行時手足移動作準備。

訓練爬行動作時,先使小兒一手離地前移,用另一手及雙膝三點支撐。兩側反覆輪換進行訓

練。然後再進行手膝協調爬行,左上肢前伸伴隨右下肢屈曲前移。

目前沒經過爬行階段就直立行走的孩子日益增多。隨之而來的後果是,這些孩子多數患上感覺綜合失調症,如視聽、視動、聽動失調等。專家指出,因爬行練習不足或沒有爬行史,我國75%的孩子出現了類似狀況。感覺綜合失調症的原因是對稱頸緊張反射動作(簡稱STNR)不成熟。STNR會在嬰兒4個月大時開始發展,控制其部分動作。

STNR不成熟的孩子經常表現出有挫折感、侵略性和不知變通的個性,多被認為情緒不正常,從而造成學業和行為上的困擾。他們最常見的表現是,不能持久地幹一件事情,不能長時間坐著,身體動來動去,注意力不集中;易怒、易喜,情緒不穩定;常受外來影響分心,很難聽從他人的意見;說話不考慮後果,自我保護意識差。上述病症通常在7歲之前出現。

推薦了一套適合5歲以上孩子練習的“爬行操。

預備動作:讓孩子雙手和雙膝著地,成爬行姿勢;雙臂應從肩膀垂直而下,雙手平放在地板上,手指向前;雙膝應在臀部的正下方,小腿和雙腳往後平放在地板上,腹部不要著地板;頭部應向上抬起,臉部朝正前方,下巴和地板平行。

運動方法:1.家長雙手橫放在孩子臀部。2.讓孩子的頭向上,雙手平放,手指向前,雙腳

平放,腳趾向後。3.家長髮出“向後搖”的指令,在孩子向後搖並完全坐在他自己平放的雙腳上時,施加少許壓力。4.當孩子往後坐在腳跟上時,雙手要保持不動,讓孩子保持這個姿勢一秒鍾。5.家長髮出“向前搖”的指令,在孩子做向前的動作時,家長可以把雙手從孩子的臀部拿開,或把手放在孩子的臀部上,但不要把孩子向前推,讓孩子保持這個姿勢一秒鐘。

這項運動連續重複30次,每週5天,共做6周,同時加上爬行運動。如果孩子做30次太累,可以分成兩次做,各做15次。

專業醫學團隊解答,請點右上角關注!


中醫育兒

爬是一種全身運動,可以鍛鍊孩子胸、腹、腰和上下肢各組肌群,為寶寶今後站立做準備,所以非常重要!

爬,可以擴大孩子認識的範圍,增加寶寶的感知能力,促進心理發展。爬還可以促進寶寶的腦發育。

對寶寶來說,爬並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爸媽可以用一些會動、有趣的玩具,啟發、引逗寶寶往前爬。

當寶寶會爬之後,爸媽要為寶寶創造更多爬行的條件,不要過早的使用學步車!

通過和寶寶玩遊戲練習爬行是非常好的方式!

1、往前爬

把孩子放在地毯上,腳蹬住家居或者牆壁,媽媽站在對面,叫寶寶過媽媽這裡來。寶寶會用腳蹬住牆使勁做往前爬的努力。

2、鑽山洞。

爸爸趴在床上,雙臂支撐,腹部抬高,媽媽讓寶寶“鑽山洞”,從爸爸腹部下爬過去。

爸爸仰躺在床上,媽媽說“爬大山”,讓寶寶從爸爸身上爬過去。

要注意在床周圍做好保護,以免不小心寶寶摔落床下。

3、爬坡。

把枕頭放在地毯上,上面放一塊光滑的板,讓寶寶在這塊有坡度的板上爬。

4、抓玩具。

讓寶寶俯臥在床上,腹部貼床,用前臂支撐上身,前面放幾個會動的小玩具,媽媽用手推寶寶的腳底,讓他往前爬去抓面前的小玩具。

另外,還可以做一些扶站、下蹲的練習,可以鍛鍊四肢的力量以及協調性,為爬行和之後的站立做準備。

最後,多寶媽還要再囉嗦一遍,一定要讓寶寶多爬,不要太過著急讓寶寶站立和走路,也不要過早的使用學步車,那樣不僅不利於寶寶腿部發育,還會影響到寶寶的大腦發育!

我是多寶媽,國家健康管理師。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記得幫我點贊、關注和分享哦~

帶娃的那些事

“爬行”在寶寶的一生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寶寶在爬行時,是通過四肢、身體、大腦協調有序的配合運動,這樣的運動可以有效的刺激寶寶的左右腦神經系統的均衡發展。促進寶寶的思維反應能力、空間感知能力及全身平衡能力、協調能力。

如今,有很多的寶寶因為諸多的客觀原因錯過了爬行的“關鍵期”就開始了“行走階段”。最初時,父母不會覺察到有什麼不好,因為寶寶雖然不會爬但是會走了,寶寶的行走動作讓父母更為驚奇。

於是忽略了“爬行”的重要階段。等寶寶長到2、3歲以後,寶寶會有一系列的身體不平衡、不協調動作、思維反應慢、空間感知力差等等行為反應出來。比如,打翻碗筷、走路撞牆、無端摔倒等等。

所以我們都要關注寶寶的爬行期,為寶寶提供足夠的爬行環境與空間。將家中的空地鋪上安全地墊,設置各種不同的遊戲來引逗寶寶爬行。



1歲以內寶寶大運動發展的規律一般是

“一視、二聽、三翻、四抓、五握、六坐、七滾、八爬、九扶站、十邁步、十一、十二學著走”

當然,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有的會比提出的規律早一些,有的則晚一些。每一項大動作都有其相關性。

寶寶的爬行動作基於其四肢力量、腰腹部力量、頭頸部力量的基礎之上才能順其自然的發展。

成人看似簡單的“爬行”動作,對於寶寶來說要經歷數個月還能完全學會並掌握。

如果等到八個月時才讓寶寶去學習“爬行”那必然會錯過“關鍵期”。

會給寶寶將來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我們要在寶寶的爬行階段給予不同方式的干預來刺激和誘導寶寶主動學習爬行。


寶寶最初的爬行動作就是俯臥階段

▼▼

也就是趴著隨後發展到向後退著爬-----原地打轉爬-----匍匐爬----手膝交替爬----爬行自如,之後就是爬帶有坡度的、空間高度的設備(如軟體斜坡、樓梯等)。

父母如果想通過干預讓寶寶馬上完成爬行階段,那是不可行的。這樣是違反寶寶身心發展的自然規律的。

我們必須幫助寶寶完成抬頭、挺胸、翻身、坐等動作的發展才可以訓練寶寶的爬行。

在寶寶學習爬行階段,父母要做好引導、訓練、監督、保護的工作。同時要尊重寶寶,與寶寶同處一個視線範圍。最好能和寶寶一起爬行,寶寶最喜歡在玩爬行追逐遊戲了。

寶寶不喜歡枯燥無謂的爬行環境,所以當寶寶練習爬行時,父母可以給寶寶播放一些歡快的兒歌、音樂等。

最好的方式是父母自己念兒歌和寶寶同時爬。我們可以念“烏龜爬”的兒歌“烏龜烏龜 爬,爬;一早出門採花;烏龜烏龜 走,走;傍晚才到門口”

還可以唱“小小烏龜,爬上坡;嘿嘿呦,嘿嘿呦;帶上面包和糖果,遠足樂悠悠”讓我們的寶寶在自然、輕鬆愉快的環境下去自由的爬行吧。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教育秀秀看

爬行對寶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階段。



寶寶在爬行時必須頭頸抬起,胸腹離地,用四肢支撐身體的重量,這就使手、腳及胸腹背及四肢的肌肉得到鍛鍊,逐漸發達起來,為以後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礎。

當寶寶學會爬行之後,擴大了視野和接觸範圍,通過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感官刺激大腦,促進各方面的協調,對大腦的發育、智力開發是很有幫助的。



爬行運動還有助於提高寶寶的新陳代謝水平,有助於身體的生長髮育。爬行對寶寶來說可謂是一項劇烈的運動,能量消耗較大,比坐著消耗能量多一 倍,由於身體能量消耗增多,寶寶就吃得多,睡的沉,身體也長得快。



訓練寶寶爬行方法一:席子引導法。可以把家裡的小席子捲成圓狀(席子有彈性,方便展開)。 讓寶寶趴在席子上,將席子一邊壓在身下。媽媽推動席子,讓寶寶隨著席子的展開而朝前爬。

訓練寶寶爬行方法二:父母引導法。寶寶爬在地上或床上。一個人在寶寶前面,一個人在寶寶後面。 前面的人牽寶寶的右手,後面的人就推寶寶的左腳。牽寶寶的左手時,就推寶寶的右腳。



訓練寶寶爬行方法三:父母共同協助法。媽媽躺在床上,寶寶趴在一邊,爸爸在媽媽的另一邊,爸爸牽寶寶右手,媽媽推寶寶左腿,反之亦然,協助寶寶從自己的那邊爬到爸爸這邊來。



訓練寶寶爬行方法四:興趣引誘法。讓寶寶趴在床上,用毛毯兜住胸腹部,爸爸把毛毯提起,媽媽推動寶寶左手、右腳,前進一步後,換推動寶寶右手、左腳,輪流進行,訓練寶寶手、膝爬行,在訓練中要注意適時休息,並要多給寶寶鼓勵。可以在目的地擺放寶寶喜歡的玩具或物品,促使寶寶努力往前,並保持對這個練習的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