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旱災,眾人對一塊石頭祈拜,老天爺就會下大雨

每逢旱災,眾人對一塊石頭祈拜,老天爺就會下大雨

故事:每逢旱災,眾人對一塊石頭祈拜,老天爺就會下大雨

原名:雩石

在鈞縣東十里,有座雩臺。

雩的意思就是祈雨,雩臺,顧名思義,是百姓專門祈雨的臺子。每逢旱情,百姓們便會擇良辰吉日,攜香火祭品,來到這座雩臺,衝一旁的那塊山石誠心叩拜,靈驗無比,沒過多久,就會天降及時雨,有時,甚至祈雨祭具還沒有撤下,就會大雨澆頭。

關於這座雩臺,還有個傳說。

早年,有個老先生不慎得罪奇人,幾乎喪命,逃至東十里,被當地人救下,養了一年半載,傷才痊癒。而這段日子,正值旱情嚴重,加上之前蝗災肆虐,村民苦不堪言,在這極度惡劣的條件下,大家仍好心收留他。可以說,這老先生是吃百家飯活下來的。

身體復元之後,老先生想報答東十里的村民,轉轉悠悠,把東十里看了個遍,最後在北山腳下指著一塊巨石,告訴大家,石下有水。眾人半信半疑,合力移開巨巖,挖了沒兩尺,果然有泉冒出。

東十里的村民就靠著這眼泉水度過了旱災。無論溉田還是造飯飲畜,泉水都不會乾涸。而老先生再次病倒,不足一月,竟然死了。

村民用最隆重的殮禮安葬了他,私下傳言,老先生是洩露天機,才遭此厄。

旱災過後,那眼泉水也耗盡了最後的生機,不再湧水。

鈞縣地處豫中,差不多每隔三四年就會有旱情,河道井水俱廢,這年,大家實在沒招,憶起那眼泉水,於是死馬當活馬醫,拜在曾經湧水的山岩處,求老天降雨。

說來也怪,居然真的下雨了。

據在場的小孩子說,旁邊的那塊大山石,冒出一股清煙,升到空中變成了雲彩,然後就下雨了。這場雨並不足於解決旱勢,過了半月,村民又來求雨,大人們就留了意,死死盯著巨石,孩子們又說“冒煙了,冒煙了,”但大人們瞪大了眼,什麼也沒看到。然而雨還真的又來了,比上次還大。

大家就說,這是死去的老先生在保佑大家呢,就在旁邊修了個雩臺,之後每遇旱情,就來此焚香祈禱。

每逢旱災,眾人對一塊石頭祈拜,老天爺就會下大雨

卻說東十里有個劉掌櫃,早年行商,蝕了本,虧得一踏糊塗,又不甘心,總想東山再起。打聽到南方疫情,急需一種野生藥材,這東西在東十里滿山遍野到處都是,劉掌櫃覺得機遇來了,苦於沒有本錢,又怕誤時,就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勸大家先採挖生藥,錢先欠著,等運到南方之後,貨賣掉了再結。

鄉里鄉親的,大家瞧劉掌櫃著實可憐,權當幫他一把,這生藥又不是像莊稼一樣種出來的,也吃不了什麼虧。採集裝好,劉掌櫃急急運了出去,趕上時運,大賺一筆。

也是燒高香,此後數載,劉掌櫃風順水順,生意越做越大,在豫中開了數家商號,掙得盆滿缽滿。

劉掌櫃常言,東十里村民待他有再造之恩,不敢忘記這天大的恩德。然而商人逐利,嘴上雖說得漂亮,卻一件實事也沒有給大家辦過。東十里的村民私下笑道,劉掌櫃家有鉅萬,良心還不如雩臺旁邊的那塊大石頭。

此話並非空穴來風,劉掌櫃在鈞縣發家,依仗鈞縣百姓,廣佈分號,又開布行,又開生藥鋪。哪知同樣的布料生藥,賣給鈞縣百姓的比其他縣郡的都貴上好幾成。他還長袖善舞,喜歡和官吏稱兄道弟。

他自然也知曉雩臺之事。

開始不信這無稽之談,但數次親睹東十里的百姓對山石祈雨之後,雨就下得肆意汪洋,蔭及周邊鄉村。而再遠一點的鄉村,仍舊旱得冒煙。

這些日,劉掌櫃削了腦袋,去造訪豫州老爺康鳳鳴,贈銀贈物,希望攀高枝,仗著他的關係,能把商行開到開封。這位老爺見識得多了,對劉掌櫃送來的什物,眼光在它們身上隨意掠過,似都不甚稀罕。

劉掌櫃也旁敲側擊,打聽到康鳳鳴老爺喜歡奇石。於是無意中透露鈞縣東十里的那塊雩石,康鳳鳴聽聞,喜上眉梢,說古籍曾記載過這類神石,奪天地造化,內含水精,虔誠叩拜,水精化汽,方圓十里,便可降雨。

劉掌櫃拍胸膛保證,會將此雩石孝敬康鳳鳴。

僅僅一盞茶功夫,劉掌櫃計上心來。

拍馬回到鈞縣邑令那裡,因為雩石附近都是無主荒地,他僅僅花了五十貫錢,買下那片荒崗。眾目睽睽下,運走了那塊雩石。東十里村民生性樸實,加之劉掌櫃允諾,會在此處修一座雩廟,而這塊所謂的雩石,無關緊要,只因坐對地勢,才讓大家誤認為它是神石。此言者甚眾,大家也都信了劉掌櫃的鬼話,哪知這些都是他僱了一幫閒人故意散播的。

此石最後落到了知州老爺康鳳鳴的後花園。手掌撫在上面,陣陣陰涼透膚而入,康鳳鳴百般喜愛,直說這是貨真價實的雩石。

兩年後,鈞縣大旱,東十里的村民依照舊例,又去祈雨,但這次卻不靈了,眾人光著膀子,後背都曬得脫皮,老天爺還是吝嗇得不給一滴雨。

最後眾人恍然大悟,雨能祈得,靠的是那塊石頭,並非隨意搭一座廟就能完事。

每逢旱災,眾人對一塊石頭祈拜,老天爺就會下大雨

可現在,這石頭被劉掌櫃弄走了。東十里村民結隊來到劉家大院,要他們把雩石還回來,劉掌櫃冷哼道,去年開工的時候,這石頭就砸碎了,解釋半晌,村民並不聽。劉掌櫃是個人精,於是臉一收,兇巴巴地喝斥:“整片荒山都被我的商行包了,那塊石頭我想怎麼處理都行,是炸是烹,幹你們屁事!你們聚眾鬧事,目無法紀,實乃一幫刁民。”村民們沒見過世面,平日跟個衙差打交道都戰戰兢兢的,被他這麼一恐嚇,便悻然而散。

人雖然走了,但事兒傳開了,繼而整個豫州都鬧騰起來,百姓都傳言,這個劉掌櫃不念舊情,私自把故鄉的寶物倒騰出去。

劉掌櫃怒不可止,拉攏了一幫買賣人,振臂高呼,這是陷害這是誹謗,買賣山崗石頭,豈能用什麼籍貫論之?商人逐利,天經地義,回敬說散播此訛言者,其心險惡歹毒。

但隨即,雩石的原由,也被大家一傳十,十傳百的公佈於眾,大家說這雩石是東十里地氣所結,村民善行所化,不屬於東十里之外的所有人。

豫州老爺康鳳鳴聽到此論,渾身一顫,把茶盞擲得粉碎,“這姓劉的,好大的膽!那雩石乃是東十里百姓的福報,他倒好,巧言令色誆騙本州,隱瞞雩石來歷,送給本州,如今惹了一身騷。”下令把後花園的那塊雩石物歸原主,一切辦妥之後,康鳳鳴抹了把額頭的汗,“這雩石在東十里是福氣,到了本州這裡,就變成晦氣了,難怪這兩年我總是無端心悸,坐臥不安。”

雩石重新回到了東十里,當日天降暴雨,默默在旁觀注的康鳳鳴目瞪口呆,連說“神物,神物。”

而劉掌櫃的商行,無論總號還是分號,生意越來越差,門可羅雀,人們寧可繞道而行。未及兩年,全部停業倒閉。

劉掌櫃求助之前買賣場上的同夥們,竟無一肯幫。一日深夜,駕車歸途中,車軸斷裂,劉掌櫃摔出車廂,磕壞了腦袋,自此瘋瘋傻傻,常常自語:“買賣的事,豈能用籍貫論之,小題大做,小題大做。”

眾人搖頭,雖說買賣不分縣界州界甚至國界,但商人得有自己的故鄉,胳膊肘往外拐,坑騙鄉親,與禽獸何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