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人都喜歡看功夫電影?

“民族是一種靈魂,一種精神原則。”這種靈魂和精神原則由兩種要素構成:一是某種文化遺產,二是將這種文化遺產傳承下去的決心。武術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回望近現代歷史,武術自始至終與中國民族主義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李小龍的《精武門》(1972)和《猛龍過江》(1972)問世,標誌著功夫電影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為什麼國人都喜歡看功夫電影?

香港亞視出品的《大俠霍元甲》(1981)和《陳真》(1982)是八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主義題材功夫影視作品。

為什麼國人都喜歡看功夫電影?

《紅番區》(1995)成為了中國功夫電影史上另一里程碑式的作品。

為什麼國人都喜歡看功夫電影?

第二類民族主義題材的功夫電影以鴉片戰爭、義和團運動和辛亥革命等歷史事件為背景,將黃飛鴻、方世玉、洪熙官等清末武術大師塑造成了投身反帝,反殖、反封建革命的民族英雄。他們的敵人不再是黑幫流氓,而是外國侵略者和腐朽的清政府。

在《黃飛鴻之一:壯志凌雲》(1991)中,黃飛鴻(李連杰飾)在佛山開設武館,教授國人武術以抵抗外敵侵略。他揭穿了英國人試圖用鴉片毒害、控制國人的陰謀。在《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1992)中,黃飛鴻加入了革命運動,幫助革命黨人抗擊清政府,尋找救國圖存之路。

為什麼國人都喜歡看功夫電影?

從九十年代開始,反日題材的功夫電影開始大量出現。年李連杰的《精武英雄》(1994)是這類電影的代表作之一。

為什麼國人都喜歡看功夫電影?

2006年後,以甄子丹為代表的新一代功夫明星開始嶄露頭角。2008年12月,《葉問》橫空出世,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為什麼國人都喜歡看功夫電影?

以民族魂為核心的功夫電影才能夠更好地引起觀眾的共鳴、思考和回味,才能在為人們帶來視覺衝擊的同時引發心靈上的震撼和精神上的激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