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说这是树上长的番茄,谁信?

我要说这是树上长的番茄,谁信?

我年轻时,带了一位东北姑娘到乡下浪荡。看到村庄里趾高气扬地踱来踱去的鹅,小丫头拍掌惊呼,好大个鸭子!我眼明手快捂住了她的嘴,那情势,就像她高呼我非礼她,但也没办法,再让她赞叹下去,丢人的该是我了。须知,中国传统农耕文化里,五谷不分是要让人笑话的。古笔记里就有嘲人吹牛的段子,说某人吹嘘说家里种花生极多,长满了一树。花生是长在土里的,按说这是常识,但如果从来没见识过花生苗或学习过相关博物知识,恐怕真以为花生像板栗之类坚果是长在树上,也不见得奇怪。

但是,我若说番茄长在树上,会不会也有人跳出来捂我的嘴呢?一般人好歹有这常识,番茄,是茄科番茄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结出来的扁球状或近球状浆果,俗称西红柿,肉质而多汁液,为备受欢迎的常见果蔬。

人们通常将草本植物称作"草",而将木本植物称为"树"。番茄既是草本植物,然而我在西双版纳的森林里,就看到了长在树上的番茄。这种树叫番茄树,长出来的果实叫树番茄,和番茄真的差不多,味道除了酸点,也有点相像。普通番茄可以直接吃,糖拌西红柿尤其受人喜欢。树番茄直接吃会酸掉牙,大都拿来入馔,或者拿火烤一吃。

我要说这是树上长的番茄,谁信?

树番茄像不像番茄?

问题在于,我们通常知道番茄是藤蔓状或灌木状的草本植株,今天它长在了树上,是不是像说花生长满了一树一样可笑?查资料,树番茄也属茄科,为树番茄属,但植株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共计有三十多种。这种树树干灰褐色,表面光滑,树叶卵状心形,明显异于草本番茄,果实卵形,长五厘米左右,橘红色或橘黄色,果味如番茄,可作水果或蔬菜。

也就是说,说花生长在树上,会成为笑话,但说番茄长在树上,倒显得有些小学问。到西双版纳林区走走,很容易长些这种小学问。

我要说这是树上长的番茄,谁信?

树番茄树

去西双版纳,本来是跟朋友去有名的茶叶产地勐海县南糯山看茶山,茶山上一块大石头勒着“全球古茶第一村”的朱红大字,自古以来就是澜沧江下游西岸最著名的古茶山,优质普洱茶的重要原料产地。我不太喝普洱,对茶山上的很多东西,要比夸耀全球的古茶感兴趣得多,比如漫山遍野的野果。南糯山离县城不到三十公里,从西双版纳州府景洪出来,也不过走了一个多小时。但据一位在此包了几百亩茶场的小老乡说,他在此地生活十多年间,见过的各类野果就有上百种。如果算上其他在方,他在西双版纳林区见识过的野果超过两百种。西双版纳和广西南部纬度差不多,同属亚热带气候,只不过一处濒海一处深山,又同邻东南亚,市场上常见普通水果差不多,比如量大的柑橘、菠萝蜜、香蕉、木瓜之类。确有不同的是,西双版纳很多野果,广西山区均已消失,或者从来就没生长过,让我大开眼界。

我要说这是树上长的番茄,谁信?

羊奶果

有趣的是,一般地方地见到野果,非得到很深远的山区老林,才能有所斩获。在版纳林区,经常是村头、路边就有,我们甚至在车里开窗伸手,就摘到了路边树上的野樱桃,可惜还未成熟。第一次看到的树番茄,就是茶山村庄一位茶农在猪圈边种的。摘了几个树番茄,小老乡干脆又带我们转了一下,找到几棵羊奶果树,摘了一把羊奶果。羊奶果是西南地区的特产,为胡颓于科植物蜜花胡颓子的成熟果实,过去大部分是野生的,现已有人栽培,较易种植。羊奶果果形像个头缩至小指长的黄瓜,酱红色,水分充足,颜色鲜艳,可做果汁、罐头、蜜饯。有两个品种,一个味甜些,另一个果型小一点,小果型的现在山上还有野生的。羊奶果酸甜味,一般吃法除生吃外,放上盐巴、辣椒腌吃。有人用糖制成果丹,非常好吃。

我要说这是树上长的番茄,谁信?

我们采的一枝野樱桃

上山时,离开村庄没几里地,小老乡在前面的车突然停了,下了几个人摘路边的野樱桃。我们后车的一看,巨大的野樱桃树,已把枝桠伸到车窗边了,连车也懒得下,摇下窗,伸出半个身子,就折了几条挂着不少果子的枝条下来。此时刚接近成熟,已变紫色的可以吃了,很是清甜,红色的吃了也死不了人,但能酸掉大牙。

我要说这是树上长的番茄,谁信?

野杨梅

杨梅和李子也是广西产量很大的水果,但野生的就几乎见不到了。在茶山里,简直是随处可见,有的就孤零零一棵长在茶林里。农历三月,版纳茶林里这两样果子尚未成熟。但有几个好事的小孩,摘了些生野杨梅,回来加了辣椒面、盐腌了一下,吃起来竟然甚是美味,吃下一颗,由不得不接着夹下一颗。一小塑料碗,被我吃了大半碗。野李子则直接进嘴也行,还酸,但也已有明显的甜味,甚是解渴生津。在茶林里穿行时,太阳当头紧照,气温已超过三十度,每个人摘了一把野李子,走几步吃一颗,清凉入胃,很是去暑。

我要说这是树上长的番茄,谁信?

野李子

我要说这是树上长的番茄,谁信?

这野李子基本上可以吃了

有一种野果,小老乡说是云南特产,名叫滇橄榄,见过一棵,在茶园中高高在上地招摇,树冠很大,挂满了果。他说这果子吃了可以祛热生津,抽烟喝酒多了,吃几颗尤其见效。我们一位老哥很高兴地爬上树去,摘了足足一斤多。我拿了几颗一咬,入口极苦且涩味难当,但几口后嘴里渐渐回甘,甜滋滋的,真的满口生津。这味道我太熟悉了,不就是两广常见的牛甘果(也叫余甘果)吗?再仔细一看,连枝叶都跟牛甘果一样。几个人都说这是牛甘果,但小老乡偏要咬定是滇橄榄,尤其推重它的功效,说是版纳一宝。果然,在版纳几天吃饭时,都看到店堂柜台上摆着各种浸泡的酒,其中必有这种果子泡的酒——我还是坚持叫牛甘果。


我要说这是树上长的番茄,谁信?

所谓“滇橄榄”泡的酒

香蕉、芭蕉亦是云南、广西都盛产的水果,广西香蕉可能名声更响、销量更大。云南卖水果的地方一般都有香蕉、芭蕉卖,但野香蕉、野芭蕉也不少。这东西比不是种植的甜,但自然的清香更为浓郁。野蕉树在村头山角都很常见,一丛丛地长着,树上披满枯萎的蕉叶,可见人们平时不护理。这东西作用很大,版纳山区有一种黑猪,一养几年,个头很少,宰时也就百多斤,但几无肥膘,肉香得不得了。养这种猪,一般就是吹野蕉树的芯,煮了给它吃。野蕉熟后,懒得采摘,直接把蕉树砍倒,砍下蕉串就走。

我要说这是树上长的番茄,谁信?

树上的野香蕉

我要说这是树上长的番茄,谁信?

我们放倒了一棵野蕉树,砍了一梭野蕉,熟的两个当场被剥皮吃了

山民无事,就上山转转,应时摘些已熟、将熟的野果,到街上随蹲着,铺在地面卖掉,价钱很便宜。现在物流发达,也有人专门收购卖到市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常见的有野樱桃、野李子、野杨梅之类。上茶山时,山脚下看到一个小市场,摆着各种山货,不少是采自林中野生的,其中不少便是野果。以前是摘来自己吃点,一般还不太摘,吃不了,任由其熟烂掉。我那小老乡常年进山,他是逢什么果熟就摘什么果吃,可以吃到饱。他慨然许诺,如果我们七八月大量山果成熟期时来,管我们吃三天三夜野果吃到胀,品种还不重复。前几天,有人送了他十几斤蓝莓,他吃了一两斤,吃不下了,全部拿去喂了他养的斗鸡。这让要花高价上超市买蓝莓的我们,分外眼红,恨不得拔刀杀了这个狂妄小子。

我要说这是树上长的番茄,谁信?

野生无花果长满了树干

我要说这是树上长的番茄,谁信?

村边摘的野木瓜,不能直接吃,太酸,腌过后吃非常可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