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溫室”,堅持青訓——世界盃亞洲“常客”給中國足球帶來的啟示

新華社索契6月17日電 題:走出“溫室”,堅持青訓——世界盃亞洲“常客”給中國足球帶來的啟示

俄羅斯世界盃大幕拉開,伊朗、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沙特這亞洲5強將刷新各自的世界盃履歷,而中國足球依舊只能回味著2002年夏天的那次世界盃“初體驗”。如何從世界盃“看客”變成“常客”,中國足球不妨從身邊的這些“鄰居們”身上取取經。

翻看此次參加世界盃亞洲球隊的大名單,就會發現其中不乏在歐洲五大聯賽中效力的球員。日本隊23人名單之中,只有8人效力於本國聯賽,有12人來自5大聯賽,香川真司等6人來自德甲,英超、西甲和法甲各有兩人。韓國的海外軍團由孫興民、寄誠庸兩位英超名將領銜,上賽季孫興民在英超中斬獲18個進球和11次助攻,已是公認的目前亞洲足球一哥。伊朗鋒線有“留洋三傑”阿茲蒙、賈漢巴赫什,以及安薩里法德,其中賈漢巴赫什以21個進球獲得本賽季荷甲聯賽金靴獎。

中國球員近些年在歐洲五大聯賽鮮有露臉,個人能力不足只是一部分原因,更多的是因為生存環境。張玉寧在德甲不來梅的蹉跎時光,讓不少年輕球員對走出去心存疑慮。和五大聯賽相比,中超就像“溫室”一般,競爭不似國外那般激烈,還有高薪邀約,也難免有些球員主動放棄了進一步提升競技水平的機會,留下來過著更“安逸”的日子。

坊間一直有聲音希望中國足協能在球員“留洋”上有更大的動作,而據瞭解,中國足協已有相關的考慮。但去歐洲五大聯賽磨礪,並非是簡單“送出去”就能有收穫。沙特足協為了備戰本屆世界盃,臨時抱佛腳在本賽季和西甲聯盟合作,將9名球員分別租借到西甲、西乙和西乙二級聯賽,其中3名國家隊主力前往西甲踢球。但實際情況這些球員在西班牙並未立足,反倒長期缺乏正式比賽。

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國球員能否在五大聯賽生存,還是得憑實力說話,而想出現更多有實力的球員,一切的源頭還是得做好青訓。

日本足球的青訓一直走在亞洲前列,其青訓體系實行“三位一體+草根足球”的理念,結構為全國層面的國家培訓中心——9個地區的培訓中心——47個都道府縣培訓中心——市區町村培訓中心。培養出來的球員,將分別擇優進入U17、U20、U23以及成年國家隊,參加國際足聯(FIFA)的賽事。而進入各支國字號球隊的球員中,往往包含比年齡限定還要小兩歲的球員,比如今年年初在江蘇舉行的U23亞洲盃上,日本隊甚至派出了一支U21球隊參賽。

曾被視作亞洲“魚腩”的越南在過去十年裡,對青訓的重視和投入前所未有,無論是和阿森納合作的足校,還是青訓機構PVF(越南足球天賦與發展基金),以及遍佈越南的青訓點、成體系的梯隊建設,都在為越南足球輸送著許多青年才俊。越南青年隊在今年U23亞洲盃上獲得亞軍,對很多關注中國足球青訓的人,都是一記震耳的響鐘。想要在世界最高足球舞臺上保持長久而旺盛的生命力,除狠抓青訓之外,沒有其他捷徑可走。

不論留洋還是青訓,中國足球目前都需要一種堅守的精神。一名球員的技術水平,一支球隊的戰術風格,一個國家的足球體系,都可以師承、借鑑他人或他國,但堅守,只能靠自己。(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