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流灣的巷子裡,藏著南京最紅的釀皮

西流灣的巷子裡,藏著南京最紅的釀皮

山西路旁的西流灣,何記釀皮守著老店最後的倔強

晚上七點多的西流灣,一條馬路之隔是布布布布布料城。打車到巷子口,如果不是熟門熟路,黑漆漆的巷子都不敢往裡探頭。

西流灣的巷子裡,藏著南京最紅的釀皮

走個一百米左右,撲面而來的是燒烤油煙,人氣以及撩人的煙火。

與之相鄰的,山西路青春劇場拆了,少年宮也變成了廢墟。搬離了湖南路一帶的夫妻,驅車20公里,鑽進巷子裡的何記釀皮店找安慰。

西流灣的巷子裡,藏著南京最紅的釀皮

25年的老店,紅色的釀皮,濃郁的孜然香,是老客默認的味道。

不算寬敞的小店,飯點時間常常要等位。老店往往給人有一種錯覺,味道還在,時光也未走遠。然而真相是,不久之後,何記釀皮店也要拆了。

西流灣的巷子裡,藏著南京最紅的釀皮

/ 西流灣的老味道 /

如今的湖南路,換了灰頭土臉的面孔。

八佰伴的招牌撤下,獅子橋北的牌坊消失,青春劇場碎成了一地瓦礫。熟悉的東西消散在吊車揚起的塵土中。對熟悉它的人來說,儼然是

湖南路青春消亡史。

西流灣的巷子裡,藏著南京最紅的釀皮

味覺記憶卻可以牢固不破。

@朱鬱奇

西流灣的炒釀皮,和平電影院看個夜場,打個遊戲機,出門買個辣海帶串,湖南路商場門口吃個裡脊串,在古今門口看潘西。

@碧雲龍

西流灣的何記炒釀皮,滿滿的回憶,有次坐那兒正吃著,有個小夥子挨家挨戶送大桶的油,只有炒涼皮的老闆拒絕了,而邊上的館子都拿了貨,老闆一臉凝重看得失神,半天悠悠的說了句,用地溝油良心何在。

@組織

西流灣最早最出名的是老蔡羊肉串!若干年後才有了何記釀皮!現在老蔡搬到戴家巷了,何記還在堅守,現在也開始賣羊肉串了,之前小何小謝還去請教過老蔡!老蔡、何記堅持到現在也是吃貨們的福氣。

後臺的留言裡,何記炒釀皮可以說翻牌率很高了。趁著何記還在,抓緊拔一波草。

西流灣的巷子裡,藏著南京最紅的釀皮

七點多,十來張桌子的何記炒釀皮已經坐滿了,花臂男、金鍊漢子、懷抱著嬰兒的小夫妻、老客……從南京城的各個角落向這裡靠攏。

黑夜裡,炭火升騰,炒鍋翻顛。聞到燒烤店特有的味道,整個人一下子就放鬆了。

西流灣的巷子裡,藏著南京最紅的釀皮

從小攤子起步,到有了自己的門面,後來又經歷了一次搬家,挪到了30米遠,對老客們來說,

何記炒釀皮就是西流灣的老味道

西流灣的巷子裡,藏著南京最紅的釀皮

/ 吃炒釀皮,怎麼能不配串 /

白瓷磚牆上,紅底白字的菜單相當質樸:一欄釀皮類,一欄燒烤類

從最早何記門口那對老夫妻的羊肉串攤子開始,何記的釀皮不搭著肉串吃,總會感覺很寂寞。

西流灣的巷子裡,藏著南京最紅的釀皮

所以在何記,單點釀皮或單點串,都會招致別桌的意念鄙視:呆逼會不會吃啊!

無論是妝容精緻的小潘西,還是穿著黑T的花臂大哥,桌上的標配必須都是釀皮+一大把肉串/腰子/雞翅

西流灣的巷子裡,藏著南京最紅的釀皮

西流灣的巷子裡,藏著南京最紅的釀皮

一份三鮮炒釀皮上桌,平菇、豆芽、肉丁,講真,配菜少得可憐。但是,炒釀皮可以說一口入魂!

粉色的釀皮,據說是高粱粉做的,90年代在南京風靡一時。仙林大坑、南大漢口路、大橋南路以及西流灣,曾經滿街都是炒釀皮濃郁的孜然香味。然後似乎一夜間,這種釀皮突然消失了。

西流灣的巷子裡,藏著南京最紅的釀皮

何記卻一直保留著。粉色的釀皮大火旺炒,炒出的釀皮薄透滑軟,口感極佳。微辣中有芹菜碎和豆芽的清香,最帶感的還是濃郁的孜然味,充盈唇齒。

一盤下肚,食客的姿勢一般都是:老闆,再加一份平菇/羊肉/雞蛋……炒釀皮!根本沒吃過癮好嘛!

西流灣的巷子裡,藏著南京最紅的釀皮

何記的燒烤只簡單的三樣:肉串,10串起烤;腰子、雞翅都2串起烤。

最早何記並不做燒烤,店門口是對老夫妻搭的烤串攤子。後來老夫妻搬去了戴家巷,何記才自己做起燒烤。

西流灣的巷子裡,藏著南京最紅的釀皮

門口的炭火煙燻火燎,調料簡單,無非是孜然辣椒鹽,卻能讓肉香往你鼻孔裡猛鑽。

肉串最受歡迎,肥瘦相間,端上來焦黃油亮帶一丟丟糊。進嘴那一剎那,“嗞啦”一聲,你只想拿起第2根、第3根……

西流灣的巷子裡,藏著南京最紅的釀皮

烤翅表皮焦脆,腰子塊大肉厚。你啃你的翅,我擼我的腰子,夜晚進入高潮。

西流灣的巷子裡,藏著南京最紅的釀皮

整個晚上,何記迎來兩次高峰。一次是七點多的飯點,一次是九點後的宵夜時間。

有人來填飽肚子,有人來重走青春。喝酒、擼串,煙火氣升騰上來,城市的原生味道,肆意瀰漫。

西流灣的巷子裡,藏著南京最紅的釀皮

我吃了一晚上,也沒采到老闆的故事。實際上,這是他們第二次拒絕我。(南京最拽館子獎,麻煩認領一下

西流灣的巷子裡,藏著南京最紅的釀皮

臨走的時候,老闆說,你們別煩咧,等旁邊廣場建好,我們就該拆遷了。

攝影 / 屋頂的蝸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