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詞感嘆光陰流逝,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蝶戀花》

王國維

閱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

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暮。

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行遍天涯,看盡人情。想不到重回故地時,故人已如花飄零。憶當時與她花下別離,相對無言,只有離愁別緒噎胸間,現在只剩綠窗青天如故,卻已非當時風景了。

想在這螢螢孤燈下細訴相思,新人如玉好,舊人無奈向誰邊?早知道這世間美麗的東西都不長久,都難長留,明鏡空在,何處得照玉顏,恰似花兒飄落,只餘空枝殘幹,顯我孤清。

讀詩詞感嘆光陰流逝,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一剪梅》

宋·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船在吳江上飄搖,我滿懷羈旅的春愁,看到岸上酒帘子在飄搖,招攬客人,便產生了借酒消愁的願望。船隻經過令文人騷客遐想不盡的勝景秋娘渡與泰娘橋,也沒有好心情欣賞,眼前是“風又飄飄,雨又瀟瀟”,實在令人煩惱。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結束客遊勞頓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團聚在一起,調弄鑲有銀字的笙,點燃燻爐裡心字形的盤香?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趕不上,櫻桃才紅熟,芭蕉又綠了,春去夏又到。這首詞主要寫作者乘船漂泊在途中客居異鄉淒冷愁悶,用於表達倦懶思歸之心情,以及韶華易逝的感慨。

讀詩詞感嘆光陰流逝,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聽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臺,西落的夕陽何時再回來?無可奈何中百花殘落,似曾相識的春燕又歸來,獨自在花香小徑裡徘徊。這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全詞抒發了悼惜殘春之情,表達了時光易逝,難以追挽的傷感。

讀詩詞感嘆光陰流逝,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子夜歌》

南唐·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

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人生的愁恨怎能免得了?只有我傷心不已悲情無限!我夢見自己重回故國,一覺醒來雙淚垂落。有誰與我同登高樓?我永遠記得一個晴朗的秋天,在高樓眺望。往事已經成空,就彷彿在夢中一般。這首詞作於李煜國亡家破,身為囚虜之後。詞的上片寫對故國難回的傷心,下片寫對往事成空的哀嘆,表達了詞人對故國、往事的無限思懷,對囚居生活的極端哀怨,詞意悽惋,字裡行間,充滿著無限的愁恨。

讀詩詞感嘆光陰流逝,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春中田園作》

唐·王維

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

持斧伐遠揚,荷鋤覘泉脈。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曆。

臨觴忽不御,惆悵遠行客。

屋上有一隻春鳩在鳴叫,村邊開著大片的白色杏花。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樹那長長的枝條,扛起鋤頭去察看泉水的通路。去年的燕子飛回來了,好像認識它的舊巢。屋裡的舊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曆。舉杯欲飲,又停了下來,想到離開家園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悵惋惜。

讀詩詞感嘆光陰流逝,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與諸子登峴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人間的事情都有更替變化,來來往往的時日形成古今。江山各處保留的名勝古蹟,而今我們又可以登攀親臨。魚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雲夢澤由天寒而迷濛幽深。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讀罷碑文淚水沾溼了衣襟。這是一首觸景傷情的感懷之作。峴山是襄陽名勝,孟浩然於此弔古傷今,感念自己的身世,再度抒發了感時傷懷的這一古老主題。

過去的一切都已不存,今天的一切很快又會成為過去,古往今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寒來暑往,春去秋來,時光永在無情地流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