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這首元曲道盡中年男人的煩心事

俗話說“人至中年,身不由己”,每個人在不同時期對於人生的態度是不一樣的,誰都年輕過,並且誰都要經歷年老,古代詩人們對於此也有過很多感嘆,也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詩歌。

元代詩人徐再思的一首詩,說盡中年的不易,道盡人生的悲歡離愁。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這首元曲道盡中年男人的煩心事

這是一首悲秋感懷之作,不但寫傷秋的情懷,也包含了羈旅的哀怨,更有對父母的掛念。

但是到我們讀到“一聲梧葉一聲秋”之時,內心滿是秋意的悲涼;當我們看到“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時,人到中年的我們就能夠和元曲中那個人到中年的古人建立起共鳴。

這是一首寫於秋雨秋夜的元曲,作者還是遠離故鄉,為了求官羈旅他鄉。就像馬致遠在《天淨沙秋思》所表達的“斷腸人在天涯”一樣,徐再思的內心深處同樣是思鄉,同樣是表達羈旅之苦。

這首元曲的一開始就著力於煊染一種悲涼的情調。“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秋天秋風秋雨秋夜,再加上芭蕉、三更,一下子叫我們帶入了那個稍顯陰沉、稍顯悲涼的情景之中。如此悲涼的氣氛下,詩人在想到自己的一事無成,浪跡天涯,內心的悲苦自然是不言而喻。

而後寫詩人半夜三更醒來所看到的場景,“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逆旅淹留”,秋雨的夜裡,詩人無法安睡,半夜三更醒來看到落燈花,看到殘棋,再想到自己住在離家千里之緣的旅館當中,淒冷的夜色當中,更讓人感到悲涼。

最後兩句點出了這首元曲的主旨。“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夜半醒來,詩人的內心在思考什麼呢?思考自己這十年來千里求官,卻一無所成;思考自己那遠在江南之地的二老,如今都已經步履蹣跚。何時自己才能錦衣還鄉?

1000多年前的詩人有如此的感慨,今天人到中年了,我們恐怕也是如此。我們負擔著一個家庭的運轉,我們也同樣期待著自己人生價值的實現。很多的時候我們都是如此,離開家鄉,獨自在異鄉打拼,但是內心卻依然在牽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