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皓:金融創新是積極社會變革的推進力量

金融創新的原則

原則一:複雜不是創新

金融創新不必費力地人為複雜化,小題大做。誠然,一些有價值的金融技術涉及難懂的方程式和專業術語,但單就複雜程度這一點,並不能對某件事作出突破。即使是最好的財務模型也會受累於質量差的未經檢驗的數據。

原則二:財務槓桿不是信用

財務槓桿本身並不能創造價值。信用是一個能促進經濟健康增長的重要工具,但當貨幣政策過於寬鬆時,各個層次的市場參與者都會受到利用大量舉債謀求更高利潤的誘惑。當投資者的財務槓桿過高時,標的資產的價值只需小幅降低便足以令投資者們陷入水深火熱的困境之中。

原則三:信息透明讓創新成為可能

“陽光是最好的消毒劑”。真正的金融創新是可以量化且減小風險的,而不是將風險信息模糊化。這項原則將被用於指導市場監督與監管構架的重建,未來的金融產品同樣適用此原則。

原則四:資本結構相關

金融是一個連續統一體,一個成功的金融創新者必須能在設計一個公司或者項目的資本結構的時候,選擇恰當的技術與證券的組合。

原則五:民主化資本取得會刺激增長

通過為企業家開闢新的資本渠道,金融創新為新業務、新技術及新產業的繁榮發展鋪平了道路,最終迎來了一個高科技、知識型經濟時代。

原則六:金融創新是積極社會變革的推進力量

在美國,我們已經領略了資本市場解決方案是如何為一個年輕的國家跨洲際的擴張進行資本籌措的。商業及企業先驅者向中產階級提供商業投資理財產品,與此同時,風險投資者為企業家們的野心與想法提供資金支持。買房曾經是富人的專利,金融創新改變了房地產市場的格局。而30年按揭貸款的實現,讓成千上萬的中產階級和工薪階層的家庭實現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的夢想成為可能。儘管出現了金融危機,金融依舊是擴張發展的強有力的催化劑。只要以金融的視角分析經濟、社會、環境及公共政策面臨的挑戰,並以負責任的方式運用恰當的工具,我們就能克服那些曾經被視為不可逾越的障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