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油茶湯,堪稱中國茶文化一絕,源遠流長!

茶葉是飲品,主要用途固然是供人飲用,不過恩施州的土家兒女總有令人驚歎的發明,將茶葉做成一道菜———油茶湯。

土家油茶湯,堪稱中國茶文化一絕,源遠流長!

土家油茶湯

“油茶湯”看著油吃而不膩,是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族的小吃之一,鮮,香、脆、滑、味美適口,提神解渴。土家油茶湯是一種似茶飲湯質類的點心小吃,是土家人傳統的鐘愛的風味食品,對於土家族人來說一日三餐少不了。有民諺曰:“不喝油茶湯,心裡就發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來硬邦邦”。

土家油茶湯,堪稱中國茶文化一絕,源遠流長!

土家油茶湯

油茶湯食材品種多樣,清香可口,鮮美異常,能生津止渴、提神醒腦,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油茶湯中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油茶湯生津止渴又經餓,是土苗人民在山坡上勞作時的最佳食物和飲品。天長日久,形成了恩施地區獨特的飲食文化,也形成了用油茶湯待客迎賓的獨特禮俗,彰顯出恩施州獨特的民族風情。

土家油茶湯是土家傳統四道茶(白鶴茶、泡米茶、油茶湯、雞蛋茶)中製作最考究,代表禮遇最高的一道。用該湯待客是千百年來土家人沿襲下來的最高待客禮遇。

土家油茶湯,堪稱中國茶文化一絕,源遠流長!

土家油茶湯

土家油茶湯,不僅土家人愛喝,居住在土家地區的其他兄弟民族也非常喜愛。油茶湯不僅飽腹,而且是重要的綠色食品和飲料,營養價值高,能防病治病,常喝能壯身延壽。

油茶湯喝起來也有講究,喝茶葉湯也有學問。土家人有一句俗語:“油茶湯不冒氣,巴(注:即燙)壞傻女婿”。因為做油茶湯一般用豬油,做好了之後豬油會浮在表面上,溫度極高,但它不像開水會冒白氣,看不出來燙。傻女婿們受丈母孃油茶湯款待,為表示捧場,一大口灌下去,輕者舌頭燙掉一層皮,重者燙得滿嘴水泡。雖然人人都知道這句話,但每每上當的人還是不少,其原因都是因為其製作的油茶湯太香了。

土家油茶湯,堪稱中國茶文化一絕,源遠流長!

土家油茶湯

油茶湯可以單獨喝,也可以配上各式輔料喝。據說最講究的油茶湯輔料有好幾十種。不過,一般人家常吃的也就幾種:炒米、鍋巴、花生米、核桃仁、葵花籽等等。傳統的喝法是不用勺或筷子,端著碗轉著圈喝,講究把湯和輔料同時喝完,或是拿一根筷子插在碗裡慢慢劃圈,同時喝湯。要想同時把湯和輔湯都喝乾淨也需要一點技術,用土家人的話說就是“舌頭上要長鉤鉤”。在土家山寨有些老人喝油茶湯時嘴還不用接觸到碗,只在碗邊上空用巧勁一吸,碗中之物便進入口中,其中趣味,妙不可言。

土家油茶湯,堪稱中國茶文化一絕,源遠流長!

土家油茶湯

做法:

1、做油茶湯所需炊具也較簡單。在農村則只需一口鐵鍋、一個三腳、一把鍋鏟和一些火就行,而在城鎮的僅需鐵鍋、鍋鏟、火爐就行。

2、在龍山縣灣塘鄉,不少人家還有專門裝盛油茶湯的罐子,有陶的、鐵的、銅的、瓷的。裝油茶湯時就將罐放在火邊煨著,在上山勞動時就裝一大罐油茶湯以備午餐時用。

3、專用的油茶湯鐵鍋和罐子,是長年累月不洗的,因為油糊糊的還不易生鏽。

4、用旺火將鐵鍋加熱,放入菜油,先把花生粒炸成金黃色後裝盤。再將豆腐乾炸爆開後裝盤,炸豆腐乾時要掌握火候,不能炸糊。

5、炸完豆腐乾後,把餈粑也可過油炸一下,核桃仁炸不炸都可以。

土家油茶湯,堪稱中國茶文化一絕,源遠流長!

土家油茶湯

6、接下來,把鍋中油盛出,換豬油(因為一般植物油不及豬油香)少許,待油溫加熱至六成時,把薑末放入油中,同時放入茶葉翻炒至剛好1~2秒時間,倒入適量水(以沒茶葉為宜),水沸騰時用鍋鏟煸草略壓,目的是茶葉爆開後加水擠壓,這樣不僅可以出茶汁,茶葉也不會焦角,還可以軟貼湯中。

7、等沸騰1至2分鐘,再加入大量水燒開,放鹽適合口味後,舀至碗中,再放入炸好的花生粒、豆腐乾,核桃仁、蒜末等,這樣可以一邊喝湯,一邊食用湯中花生粒、豆腐乾、核桃仁,如果這時再配上用火燒好的餈粑,吃起來那感覺是滿口餘香,回味悠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