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預防:小心,這些原因造成了乳腺癌

乳腺癌是一個敏感而又無法避免的問題,我們為什麼有的人會得乳腺癌,有的人不會,是這麼原因造成的呢?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又忽略了什麼問題?

先天原因

性別:乳腺癌似乎就是針對女性而來的病,事實上也的確是,身邊幾乎沒有聽到男性患病的消息,偶爾出現一例,都覺得很驚奇。其實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是引發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年齡:通常乳腺癌發發病率是隨著年齡增長而上升,20歲以後的女性都會有患病的風險,而在40-50歲的這個年齡段屬於高發人群。

初經早,停經晚:月經期的前後,胸部通常會有腫脹的感覺,偶爾還能摸到小腫塊,這是經期的乳腺擁堵。雖然是正常的情況,如果不注意疏通按摩,乳腺產生結節,有發生乳腺癌的可能。

未生育或者30歲以後生第一胎 :近年來,很多研究都證實哺乳對乳腺癌的發生有保護作用。乳腺一直都處於內分泌激素的影響下,現代女性因為工作或其他原因哺乳率降低,患癌的風險也增加了很多。

有乳腺癌或者卵巢癌家族病史:一般來說,直系親屬或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的,患乳腺癌的風險會高。需要多多注意,定期去體檢,注意日常生活習慣。

後天造成

雌性激素:有些女性覺得自己胸部小,或者為了美麗,濫用一些激素藥物或產品,很可能導致內分泌的失調,成為引發疾病的誘因。我們人體本身就是一個大的循環系統,亂服用激素產品很有可能打亂我們原本的體內生態,因此不建議自行服用激素產品。

吸菸:吸菸是目前唯一被公認的、對癌發病有確定作用的危險因素。國外大量前瞻性研究及病例對照研究表明,吸菸量的多少與癌症的發病呈正相關。

喝酒:頂尖雜誌《自然》一篇在2018發表的最新論文。劍橋大學科學家們通過動物模型,發現酒精和其代謝產生的乙醇會對造血幹細胞造成顯著影響。這證明:喝酒會致癌!而尤其喝酒會“上臉”的人並不是坊間流傳的酒量好,不傷胃。相反,是因為基因的問題,更容易受到傷害。

飲食西化:我們在日常飲食中甜食、肉食、油炸食物攝入過多,而蔬菜、水果、粗糧攝入太少,飲食結構的不合理與造成造成我們營養不均衡。高脂肪、高蛋白質的“大魚大肉”飲食習慣會刺激胃腸道釋放出縮膽素和其他激素,增加了致癌物質的敏感性,加速正常細胞變異的時間。

肥胖:肥胖是疾病的溫床,國際癌症研究所此前曾證實,肥胖可能增加食管癌、結腸癌和直腸癌、腎癌、子宮內膜癌、乳腺癌(尤其是絕經後的女性)患病風險。而且,肥胖還有可能增加男性患乳腺癌的風險。

是乳腺癌五年的存活率示意圖,一直以來癌症這個詞帶來的都是恐懼與悲傷,但通過數據仔細看可以發現,如果早期可以儘早積極就醫,其實不是威脅到我們生命的大問題。老話長談,定期體檢,小病早醫。

乳腺病五年存活率

0期 97.5%

1期 95.3%

2期 88.7%

3期 70.6%

4期 24.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