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A股投什麼?券商看好這些投資機會

來源 / 國際金融報(王媛媛)

近期,券商中期策略會陸續召開,興業證券、華泰證券、中信建投證券等多家券商對下半年A股走勢的判斷逐漸出爐。多家券商認為,經濟轉型過程仍然持續,下半年總體呈現震盪格局,A股估值已靠近長期價值區域,大創新、消費升級等重點領域值得挖掘。

下半年A股投什麼?券商看好這些投資機會

經濟轉型迎投資新機遇

政策方面,中信建投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黃文濤表示,當前宏觀經濟正處在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政策中期目標中穩增長的權重下降,經濟轉型的重要性上升,“高質量發展”、“新經濟”成為政策主基調。在革故鼎新的政策基調下,預計以房地產投資、基建投資、出口為代表的舊動能將會趨弱

供給與需求方面,華泰證券表示,去產能、去庫存工作逐漸進入尾聲,大國製造的建設駛入“快車道”,補短板將持續發力。在槓桿率可控的情況下,核心在於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重點就是促進人、土地、資本在城鄉之間的流動。預計全年消費增速走勢前低後高,汽車消費或將在下半年啟動改善;製造業投資與去年持平,基建、地產均較去年回落。

至於去槓桿,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認為,去槓桿在結構上形成“國進民退”的矛盾,且這種收緊可能正在蔓延為結構性的流動性危機。而糾錯何時啟動仍是一個很大的不確定因素。

華泰證券認為,當前的外部環境與內在需求都指向對外開放,但各類資產價格對此仍然預期不足,因此可能存在較大的預期差。中國在新興市場的對比當中優勢明顯,未來A股中長期可能觸發外生流動性寬鬆牛市。

黃文濤指出,“革故鼎新”蘊藏著五個維度的投資機會:

一是促進結構改善和產業升級惠及的領域,如高端製造、軍民融合、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

二是改善民生福祉、消費升級惠及的領域,主要是大眾消費、出境旅遊、文娛消費等;

三是區域振興規劃惠及領域,如粵港澳大灣區等;

四是鄉村振興戰略惠及領域,如農業機械等;

五是環保惠及領域,如新能源汽車等。

估值靠近長期價值區域

至於下半年A股的整體走勢,興業證券策略研究中心總經理王德倫表示,A股在流動性環境整體偏緊、風險偏好不時受到擾動、經濟基本面在新舊動能切換過程中階段性承壓等背景下,總體依然是震盪市格局。

廣發證券策略研究首席分析師戴康亦表示,2018年A股是一個震盪市。2017年是“盈利牽牛”,做趨勢不做交易,順勢而為。2018年是“折返跑,再均衡”,在慢牛格局中的震盪期,做交易不做趨勢,勇於做逆向投資。

華泰證券則認為,2018年以來,流動性邊際改善有望主導A股市場估值重塑。站在當前時點,政策拐點拉動資本開支上行,將成為主導A股下一階段投資邏輯的核心變量。

東北證券認為,從A股的估值分佈結構和股市資金佔比等角度來觀察,已經靠近長期價值區域,經濟韌性的保持是市場運行的“壓艙石”,對市場的總體方向保持樂觀。預計下半年,盈利確定性的兌現將成市場最主要的驅動力量。

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延續年初以來對創業板指的看好,認為新經濟投資週期正在開啟,當前堅持防禦性投資策略。早則中報期,晚則三季報期,創業板指數是引領下半年A股市場的希望所在

興業證券研究院副院長張憶東表示,三季度投資可以秉承價值投資、戰略看多,重點關注上半年被拋棄的價值股和週期股裡被錯殺的資產,包括房地產、保險、手機產業鏈、航空、造紙等細分行業龍頭,以及“抱團取暖”的行業裡尋找真正的核心資產。

看好消費升級和大創新

不少券商看好消費領域的投資機會。光大證券認為,新經濟時代,消費才是真成長、科技提升TFP(全要素生產率)是兩大趨勢性機會。德邦證券亦表示,消費升級行業由於增長相對較為確定,值得重點挖掘,但需警惕通脹升溫風險。中信建投證券也表示,從經濟發展的主線來看,經濟轉型疊加消費升級是長期歷史主線。

下半年A股投什麼?券商看好這些投資機會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指出:“中國消費升級的確定性比較高,只有消費升級才能帶動製造業升級。尋找在消費領域的確定性,佈局消費裡面的世界級企業,這是一個新的投資思路。”

王德倫則認為,A股創新成長股的週期將可持續2到3年,建議以大創新為主線。他進一步指出,從結構上看,今年將進入大創新主線的“春天”。看好大創新板塊中的消費電子、半導體、創新藥、基本面反轉的軍工股、半導體設備和工業自動化,及計算機領域中具備國產化、自主可控特徵的板塊龍頭。

戴康認為,對於相對收益投資者來說,市場風格向均衡方向發生轉變,目前是處於新舊經濟的轉換期,建議投資者優先配置前期調整充分的週期板塊,包括地產股、航空股等。

此外,中信建投證券表示,創新驅動新經濟的轉型,芯片、創新藥和新能源汽車等新經濟將嶄露頭角。

張憶東表示,下半年更看好港股,二季度末至三季度初將是年內更好的加倉期。年初至今持續建議輕倉,三季度秉承價值投資可以樂觀一些。“風險偏好、資金面、基本面三大預期差”三季度有望糾偏,港股將有望反擊,恢復向上彈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