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端午節又準備到了

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這天吃粽子一直是

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文化傳統

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說到粽子

那流派可就多了

北方人愛吃甜粽

南方人愛吃肉粽

國內最大的粽子――大肉粽產於廣西南寧,以肥豬肉、綠豆為餡,清香、軟糯、甘潤、膏腴不膩。

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廟,綠波廊、湖心亭兩處皆有。長約寸許,形如枕頭,火腿為餡,小巧清鮮;湖心亭以為茶食,甚妙。

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然而在千篇一律的粽子面前,

卻有這麼一股清流,

不走尋常路,

堅持傳承老工藝,

追尋兒時記憶中的味道,

做出了不一樣的粽子。

那是什麼粽子呢?

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噹噹噹當……

就是今天的主角——南寧涼粽!

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那人正在包涼粽

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南寧手工涼粽,是按照傳統工藝,將多種清涼解熱的植物枝幹燒成灰,以山泉水反覆過濾製成灰水,再用草木灰水浸泡糯米,手工精心包粽成形後,再用柴火煲煮,然後就是幾個小時的翹首期盼……

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為了幫大家找尋正宗的南寧涼粽,週末不加班製作組來到水街尋味,南寧水街小吃有著悠久歷史和傳統,很多"老南寧"往往只認準在水街上吃到的才是正宗的南寧小吃,比如南寧人春節必備的肉粽年糕、元宵節常吃的湯圓、三月三的五色糯米飯、清明祭祖的燒豬、端午節的涼粽,還有夏天喝的涼茶,涼粉、糖水、馬蹄糕等等,人們只認準在水街吃到的才是正宗的、原味的。

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一進水街市場的大門,萌編就看到一位阿姨在包涼粽,黎炳春做南寧傳統美食已經近二十年了,以前在石巷口開店,後來搬到水街市場,她家的東西堅持天然食材,純手工製作,從黎阿姨嫻熟的包粽子手法上就不難看出,她是位包涼粽高手。鋪粽葉、放糯米、包粽子、纏線繩,一分鐘一個,一氣呵成!大寫的佩服!

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黎阿姨說:端午節包涼粽是南方地區都存在的習俗,在南寧過端午節都要包涼棕,又叫做"灰水粽"。包涼粽前先到山上砍回一些諸如苦楝樹等樹木的枝葉,在陽光下曬到半乾時就堆放到平地裡燒,然後把得到的灰放到一個竹製容器裡用清水衝濾,最後用過濾得到的棕黃色的水來浸泡準備好的糯米。而且包涼粽的糯米也有講究,要用大糯。

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注意:大糯是這種大大圓圓的糯米,不是那種細細長長的糯米喲)

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經過浸泡後的糯米會在原來的香氣中透出一股草木灰特有的清香,包出的粽子煮熟後多呈淡黃色或者棕黃色。煮好的涼粽久存不變質,放在冰箱裡冰一下剝開即食,冰涼爽口,彈脆爽滑,入口不僅綿軟滑膩,那股草木清香更是在唇齒間久久不散。

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黎阿姨說:“涼粽主要有三種吃法:一種是直接蘸白糖吃,一種是用紅糖熬成糖油,點蘸吃,還有一種是直接蘸蜂蜜。”

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南寧人主要愛吃這三種吃法,當然,如果你想開發點花式吃法黑暗料理也可以,比如沾辣椒醬、蘸芥末等等。

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端午吃涼粽,不僅是吃一種美食,更是一種情懷,每當吃到涼粽黎阿姨就會想起小時候吃涼粽的情形,她說:“那時候捨不得馬上吃,吃之前先拿個涼粽當孫悟空的金箍棒玩,玩夠了再打開小口小口的品嚐。”

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在水街我們還見到78歲的黃蓮英奶奶正自己家的店裡在包涼粽,黃奶奶雖然年紀很大了,但她依然親力親為親自上陣包粽子,嫻熟的動作,清晰的思維一點都不輸年輕人。

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黃奶奶舍不掉的也是這種對傳統美食孜孜以求的情懷……

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時代在變

人們的生活在改變

而始終不變的是

人們對傳承傳統美食的追求

因為我們深知

美食可以喚起更多的美好回憶

今年端午

讓我們一起回家吃涼粽吧

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對不起!今年端午我要回南寧吃粽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