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抗癌藥未入市 黑市代購月售百萬

看到抗癌特效藥有望簡化審批且零關稅進入市場的消息,章琪夫妻倆又想起兩年前為了保住兒子眼睛,不得已“舉牌尋藥”的場景:他們站在濟南泉城廣場的中心,舉起一塊泡沫板,上面寫著“馬法蘭來救命”,醒目的白底紅字。

當時他們的兒子小澤澤剛一歲,但因患視網膜母細胞瘤,右眼腫大面臨摘除。醫生告訴章琪,馬法蘭這種國外的抗癌藥療效好,或許能保住孩子的眼球。

然而,馬法蘭並未在內地上市,章琪遍尋不得,無奈“出了個下策”舉牌求助。

“救命藥”的上述困境,引起各界關注。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從今年5月1日起,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至零,使我國實際進口的全部抗癌藥實現零關稅。

尋找“馬法蘭”

章琪第一次聽到“馬法蘭”的時候,“像抓到了救命稻草”。

那是2016年初冬,1歲的小澤澤確診視網膜母細胞瘤後不久,一位病友向他推薦了這種藥。那時候的小澤澤右眼已經腫大,失去視力,打算做摘除手術。

醫生向章琪表達了自己的顧慮,馬法蘭可以用,但不保證療效,而且這種藥在內地買不到,需要他自行購買。

此時的章琪才知道,馬法蘭並未在內地上市。而根據我國《藥品管理法》規定,未經批准生產、進口,未取得批准文號的,按假藥論處。

“我不想兒子摘掉眼球,只能賭一把。”此後,章琪到處打聽買藥,苦尋無果。情急之下,他和妻子決定上街尋藥,舉了塊招牌,站上濟南最熱鬧的廣場上。

史華3歲的兒子得的是神經母細胞瘤,做移植手術前,醫生也給出自行採購馬法蘭的建議。在此之前,史華對馬法蘭一無所知,他開始在網上搜集資料,“代購我不放心,怕買到假藥,孩子跟著受罪。”而去香港買,又會多花不少錢。

章琪在舉牌求藥後,結識了代購馬法蘭的人,迅速決定讓對方幫忙購買。面對5800元一支的高價,章琪只能“先買一支試試。”

國外抗癌藥未入市 黑市代購月售百萬

“沒名分”的首選藥

章琪代購的第一支馬法蘭起了作用,之後,他又相繼代購了3支。

史華將兩支馬法蘭帶回後,趕忙塞進自家冰箱,直到移植手術開始前,他才塞到醫生的手裡,甚至都沒仔細看到過馬法蘭針劑的樣子,“那是救命藥,不敢亂動。”

手術很成功,兒子的病情趨於穩定。但想起香港買藥的經歷,史華還是忍不住感慨,“怎麼買個藥就那麼難。”

他不知道,馬法蘭早在12年前就曾邁進國門。1996年,葛蘭素史克的馬法蘭獲批進入中國市場,當時有關部門的定價是,2mg每片,25片一瓶的馬法蘭在中國內地的售價不能超過70元。

而據媒體報道,這個價格遠遠低於馬法蘭在美國等多個國家上百美元的定價,馬法蘭也成為當時中國內地最便宜的抗癌藥之一。幾年後,葛蘭素史克將馬法蘭賣給另一家藥企,馬法蘭便沒有再申請進入中國內地市場。

國外抗癌藥未入市 黑市代購月售百萬

▲代購者提供的美國版馬法蘭針劑實物圖。

醫藥戰略規劃專家史立臣也提到,馬法蘭對部分腫瘤有一定的效果,但並非人人適用,醫生會綜合實際病情和病人體質等因素來決定是否使用含馬法蘭的方案。

對此,孫媛表示,外購進口藥行為違規,除了買藥的家屬,用藥的醫生也在承擔著風險。“一方面,醫生出於本職,也想給患者用最好的藥治好病人;而另一方面,醫生使用未入市的藥也是違規行為,而且還得承擔很大的風險。

隱秘“藥市”

多年以來,在多種腫瘤患者群體中,馬法蘭幾乎成了一種口耳相傳的“秘笈”。然而,苦於沒有正規購買渠道,這些人跟章琪、史華等一樣,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出境購買,要麼尋求代購。一個馬法蘭的隱秘“藥市”由此而生。

劉濤早在2012年就接觸過藥販子,那年,他做多發性骨髓瘤移植手術前,用了馬法蘭。

劉濤回憶,當時私買馬法蘭還比較容易,甚至有醫生會幫忙介紹藥販子。“我找了個藥販子,買了幾支針劑,當天下午就送到了。”劉濤說,那時候的藥販子還會囤貨,要價也便宜,“瑞士版的才1500元一支,現在已經要2500元左右了。”

國外抗癌藥未入市 黑市代購月售百萬

國外抗癌藥未入市 黑市代購月售百萬

▲代購者提供的瑞士版馬法蘭針劑實物圖。

6年來,她見證了馬法蘭藥市的變化,價格在飛漲,購買渠道也從線下發展到網絡。

按其3000元/支馬法蘭的報價,這名“代購者”所在的公司一個月馬法蘭的銷售額就超過200萬元。

對這種代購行為,孫媛等醫生表示擔憂,馬法蘭等抗癌藥對運輸條件有一定要求,一般需要低溫保存,否則會影響療效甚至失效,“普通的快遞運輸有很大風險,醫生也沒法進行藥效檢測。”

劉濤是那些掌握購買渠道的人之一。

他坦言,自己推薦並非為掙錢,只是想給病友介紹一個安全的渠道,以免被藥販子欺騙或買到假藥。劉濤也不會向供貨人收取好處費,“但對方會主動給我發個紅包表示感謝。”

“假藥”困境

劉濤也有自己的憂慮。“我知道這個藥是沒有審批的,幫忙介紹買藥也有風險,但是病友相信我,我又不想看到人家無藥可用。”

他的擔心不無道理,因代購抗癌藥涉案者不乏先例。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僅去年,就有4起涉嫌非法生產、銷售進口抗癌藥的案件,馬法蘭均在其列。

今年年初,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公佈一起涉案總金額超千萬元特大“假藥”銷售案件,主要涉案人員被認定“生產、銷售假藥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千五百萬元。被告人從境外採購未經國家批准進口的藥品,走私入境後售給患者,涉及數量較多的有馬法蘭、格列衛、易瑞沙等抗腫瘤藥品。

而這起案件,就是當下馬法蘭代購市場的一個放大版。

在有關部門嚴厲查處的同時,不少代購抗癌藥案件也引發爭議。

2002年,江蘇人陸勇得了癌症,靠高價藥物維持生命,後來他找到去印度買便宜仿製藥的方法,數千病友讓他代購,也因此引來訴訟。2014年7月,沅江市檢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對陸勇提起公訴。事發後,1002名癌症患者在聯名信上簽字為他聲援。第二年初,沅江市檢察院對“抗癌藥代購第一人陸勇案”撤訴,並解釋稱“陸勇的行為不構成銷售假藥罪”。

全國政協委員塗輝龍曾對此案發表看法稱,陸勇事件引發爭議的同時,也揭開了一個“現實困境”:癌症病人急需特效藥延續生命,但所需藥品要麼價格相對國外市場高太多,要麼根本就未入市,代購藥品又涉嫌違法。

至於為何沒有引進內地市場,史立臣稱,馬法蘭效果好但使用量不算太大,藥商考慮到成本和效益,不願申請進口。

對此,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馮文化進一步解釋稱,國外藥企不申請入市,內地藥企不願生產仿製藥,這是“缺藥”的一大因素。“很多國外藥企生產的抗癌藥和罕見病藥患者群體小,定價也比較便宜,而註冊申請又得花一筆不小的費用,因此藥企也不願意申請中國市場。”馮文化稱,這些藥需求不大,生產成本也很高,所以內地藥企也不願仿製。

他舉例稱,兩年前,他也曾想研發馬法蘭仿製藥,後經過了解,馬法蘭的生產設備成本就高達3000萬元,生產所需的無菌原料也價格不菲,無奈之下只能選擇放棄。

“救命藥”解困

孫媛在採訪中提及,除馬法蘭外,目前仍有多種在國外取得臨床驗證的抗癌類藥物沒能走進國門。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原院長俞光巖稱,如今藥品私下買賣越來越多,涉及品種越來越廣,以抗腫瘤藥物為甚,馬法蘭就是其中一種。

這些藥物未能進入中國市場,究其原因,不僅有藥商藥企對成本的考慮,也有審批方面的原因。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馮文化表示,一種進口藥在進入中國市場前,需經多個審批流程,從申請註冊到臨床試驗,有些甚至需要1到3年才能完成,但這並不意味著審批流程有問題。“藥品進口審批其實哪個國家流程都差不多,而中國的申請品種多,審批部門的人力卻很少,才導致大量品種積壓。”

針對目前國內藥品審批慢,以及部分臨床必需藥、罕見病藥品短缺問題,時任國家食藥監總局局長畢井泉(現任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在今年兩會期間提出四點原因:我國要求藥品在結束臨床一期試驗後,從臨床二期開始才能在國內申請;國內知識產權保護不完善,國外藥商不敢在國內上市;醫保報銷目錄調整不及時,藥企擔心收不回成本;審批人手不足。

畢井泉說,食藥監總局正在和有關部門積極協商解決問題,對於不合理的要求予以取消,同時加強知識產權制度,對於審批效率,通過優化流程和增加效率予以解決。

據新華網報道,4月2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介紹降低抗癌藥品費用有關情況時提到,相關部門研究確定了降低癌症患者藥費負擔的具體措施:

進口抗癌藥品實行零關稅。自今年5月1日起,以暫定稅率方式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鹼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為零。此外,對已納入醫保的抗癌藥實施政府集中談價和採購,加快癌症防治藥品審批上市,降低抗癌藥品流通成本,並提升診療能力和合理使用抗癌藥品。

馮文化表示,目前審批的問題正在解決,加上新政策的實施,很多進口藥將很快進入市場。“比如一款進口疫苗,幾年前就向中國申請上市了,卻一直沒批下來,一個多月前,這個藥被批准入市,審批只用了8天左右。”馮文化說,要解決“救命藥短缺”的現狀,除了免去關稅加快審批,還應促成藥企主動申請入市,這樣才會有更多進口藥獲批上市。

此外據他了解,馬法蘭或會在不久後再次進入內地市場,“目前已有一家國內藥企獲批生產馬法蘭仿製藥,此外,還有一家國外生產馬法蘭仿製藥的藥企也提出了入市申請,可能還在審批中。”

(文中章琪、史華、劉濤均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