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無人機技術來解救鯨魚,減低解救工作風險

人類汙染環境並非止於陸地上,捕魚的廢棄漁網、斷裂的繩索等,會纏繞魚類,排到海上的塑膠也會被魚類誤食。每年秋天座頭鯨都會游去夏威夷群島的溫暖水域過冬,不過常出現被漁網纏繞的事件。有NPO 非營利組織與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DJI 合作,使用無人機技術來解救鯨魚。

利用無人機技術來解救鯨魚,減低解救工作風險

利用無人機技術來解救鯨魚

解除鯨魚身上被纏繞的漁網或繩索,其實非常危險,因為要駕駛小型快艇,靠近鯨魚再用長桿刀具來切斷纏在其身上的繩索,然而解救的對象是13.7 米長、40 噸重野生動物,自然有相當的風險。雖然過去NOAA 的團隊在30 年來解救了1,300 頭鯨魚,但去年有志願者在解救途中,被憤怒的鯨魚襲擊而亡。為了令解救過程更安全,團隊轉而利用無人機作堪測, DJI 更為此捐贈數臺Phantom 4 Pro 助任務進行。

利用無人機技術來解救鯨魚,減低解救工作風險

減少靠近次數

非牟利組織Oceans Unmanned 致力於把無人機技術用於海洋保護,該組織新推出的freeFLY 計劃,就是使用無人機在支援大型鯨魚被繩索纏繞的解救工作。創辦人Matt Pickett 是NOAA 的保護區經理,他表示過去要解救鯨魚,至少要接近三次,分別是前期評估,解救工作和最終檢查,然而靠近次數愈多則風險愈大。當使用無人機技術在空中拍攝監測,就可以做到初步評估和最終檢查,這樣只要靠近鯨魚一次解開纏繞的繩索即可,減少接近的次數意味著風險降低,這樣對鯨魚和解救團隊都是好事。

而後網丨更多:https://www.ierhou.com丨原文:https://www.ierhou.com/4339.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