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工智能創新大賽啟動 上海向全球AI創新人才發“英雄帖”

世界人工智能創新大賽啟動 上海向全球AI創新人才發“英雄帖”

圖說:人工智能創新大賽啟動 採訪對象提供

六月的上海,人工智能炙手可熱。世界人工智能創新大賽昨天在上海啟動,阿里、騰訊的人工智能掌舵者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的機器學習之父都齊聚上海,熱議人工智能的發展前景。

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上海人工智能相關產業規模700億元,形成了較成熟的產業技術和商業模式,智能駕駛領域達到全國領先水平。專家建議,上海要勇立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潮頭,抓住新一輪科技發展機遇。

搶佔人工智能高地

“2017年,上海發佈了《關於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打造全國人工智能高地的戰略目標,並將發揮數據資源豐富、智慧應用廣泛、產業門類齊全,產學研用及人才集聚等優勢,推進包括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智能芯片等人工智能核心產業發展,加快人工智能在醫療、交通、公共服務等重要場景的應用落地。”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總工程師張英介紹。

目前上海已建成法人庫、實有人口庫和空間地理庫三大基礎數據庫;數據交易中心日均數據交易量佔全國50%。全國已有1/3人工智能人才集聚上海,在計算機視覺、語音語義識別、腦智工程等領域掌握話語權;擁有一批人工智能領域院士;復旦設立類腦智能研究院;同濟、交大籌建人工智能研究院,近期人工智能戰略專家諮詢委員會也在組建中。

一項智庫報告指出,2017年,人工智能行業融資額度超過500億元,但商業落地做得最好的一批企業總營收不足100億元,目前人工智能還處在早期發展階段。這其中,上海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空間很大。除了培育人工智能技術企業,上海更注重技術與產業的結合,推動人工智能的應用與落地。去年11月,上海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實施意見正式出臺,提出全面實施“智能上海(AI@SH)”行動,到2020年,實現上海成為國家人工智能發展高地的總體目標,從政策上強調了人工智能具有的戰略意義。

城市無大腦無未來

“我們喊了這麼多年的智慧城市,忽然發現沒有大腦,智慧無從談起。比如,運用一些智能設備來解決交通擁堵的問題,結果只是把堵點A換到了B。如果只是購買一堆硬件,智慧城市沒有未來。”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在世界人工智能創新大賽相關論壇上提出,一個有數據大腦的城市,才能真正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王堅認為,人工智能對城市的意義在於,要把城市大腦變成未來城市的一個基礎設施,把大數據變成城市最基礎的資源。“有些城市的大數據部門變成了招商部門,而不是城市重要的發展部門。”他建議,要像規劃土地資源一樣規劃數據資源,像規劃垃圾處理一樣規劃數據處理,像規劃供電能力一樣規劃計算能力,“將來有一天,不是土地決定房價,而是數據。”

王堅舉例說,以數據大腦為核心,實時監控分析道路車流量,依據動態的交通數據,自動切換和調配信號燈時間,甚至在車流巨大的路段,全程綠燈不停車,是城市大腦給出的一套城市治堵方案。

騰訊人工智能實驗室負責人姚星則認為:“AI時代的核心技術是通過人才來掌握的,如果人才問題解決了,AI時代,恐怕還是中國來引領世界。目前,人工智能只是在行業中起到輔助作用,在商業模式裡還沒有唱主角,將來應該實現AI+所有行業。”同時,姚星表示,我國正大力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去年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將“新一代人工智能”列為研發應用的關鍵詞,這些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更明確的方向和更多的政策扶持,加碼了中國引領世界AI發展的潛力。

全球招募創新人才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曦在峰會上表示,人工智能作為未來戰略新技術,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維護國家戰略的重要途徑。近年來,世界人工智能產業逐步進入新階段,包括移動互聯網、大數據、超算等新理論、新技術從各方面驅動人工智能產業加速發展,各類企業和機構通過深度學習、跨界融合、人機協同、自主研發等方式涉足人工智能,金融、醫療、教育等傳統行業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轉型升級,構築人工智能先發優勢。

“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AI與實體產業的融合。只有當人工智能內化為產業經濟的核心能力,我們所做的一切才真正具有價值。在此征程上,上海將歡迎全球人工智能產學研人才。”張英介紹,世界人工智能創新大賽將從全球挖掘人工智能優秀項目,為上海打造人工智能高地提供有力平臺支撐。世界級的人工智能大賽,是9月份即將舉辦的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大賽為期三個月,將進一步推動國內外創新項目的集聚以及在優質項目評選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據悉,大賽將分為四個賽道,分別圍繞人機交互服務、人工智能醫療、無人駕駛和智能機器人展開對壘。根據計劃,大賽將於今年6月至7月間依次進行各賽道賽事,決賽將於8月舉行,9月開始優秀團隊路演展示。

上海長寧區發起的“虹橋智谷”人工智能產業聯盟也於昨天同時成立。為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知名龍頭企業集聚發展,長寧區還將對相關入駐長寧人工智能產業創新樓的企業,給予每年最高150萬元、最長連續三年的辦公房租補貼。此外,對獲得國家、市級項目資金扶持的人工智能項目,單個項目累計匹配扶持金額最高可達500萬元,並設立長寧區人工智能產業專項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