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也要養豬了?看大佬們這些年的“不務正業”

6月7日,在上海峰會上,阿里雲正式發佈“ET農業大腦”,希望將人工智能與農業結合工作。今年2月份,馬雲就已公開提到過將進入養豬業。所謂人工智能養豬,也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加上大數據技術,對豬進行包括視頻圖像分析、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科技化的照料。目前,這種技術已應用於生豬養殖、蘋果及甜瓜種植等產業。

【馬雲&人工智能豬,母豬多產三隻崽】

馬雲也要養豬了?看大佬們這些年的“不務正業”

馬雲也要養豬了?看大佬們這些年的“不務正業”

馬雲也開始養豬了!那麼阿里的豬與其他的有什麼不一樣呢?答案就是開頭提到的人工智能加大數據。這樣一來,減少了每天人工粗糙枯燥的數據抄寫和騰挪,而改用更精細化的方式科技養豬。通過這些數據,可以有效分析豬的行為特徵,判斷豬是否有患病,是否有疫情等情況。據悉,通過人工智能,阿里養的母豬的年生產能力可以提升3頭,死亡淘汰率可降低3%左右。

互聯網大佬養豬已經不是頭一遭?沒錯,還有那口碑“低開高走”的網易黑豬!

【丁磊&網易黑豬肉,一隻拍賣了27萬元】

馬雲也要養豬了?看大佬們這些年的“不務正業”

2009年,中國互聯網企業網易老總丁磊在廣東省兩會高調宣佈養豬,網易正式進軍養豬業。當時消息一出,嘲笑聲不絕於耳,畢竟網易與養豬聽起來實在是有些不搭。隨後幾年,網易豬又一直未見動靜,許多人更加猜測這是紙上談兵。但2015年烏鎮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丁磊用“丁家豬”宴請一行互聯網大佬並獲得一致好評。到了2016年底,養了7年的網易豬突然高調面世,藉著“黑色星期五”網易考拉大促,將三頭“丁家豬”進行了為期三天的1元起拍活動。結果,三頭豬分別以10萬、16萬、27萬的高價被買走。現在不僅在網易平臺,超市裡也可以買到網易豬肉。甚至有人稱,中國養豬業已經進入網易時代。

【劉強東&京東跑步雞,不跑到百萬步不要】

馬雲也要養豬了?看大佬們這些年的“不務正業”

2017年5月,劉強東高調宣佈京東的扶貧項目:跑步雞。什麼是跑步雞呢?就是必須放養,且給雞腳帶上計步器,每隻雞必須跑到一百萬步以上,經過這種運動量的雞京東承諾以當地三倍的價格回購。據媒體報道,京東跑步雞生長週期為160天左右,體重約有三四斤,而市面上的養殖雞週期一般不超過45天。此外,跑步雞還享受著:一週三次的應季水果蔬菜供應,實時攝像頭的全天監控,數只大白鵝的巡邏看護。

除了養雞,此前京東生鮮還與科爾沁牛業簽署攜手共建“專屬牧場”的協議,開始進軍牧場養牛業。

此外,還有那些年經典的“三果志”。

馬雲也要養豬了?看大佬們這些年的“不務正業”

雖說這些相較於大佬們的主業,都可以算得上是“不務正業”。但從他們做這些事的出發點來看,都有讓人們的生活品質更高的心願。其實無論這些“副業”成功與否,都是社會經濟在不斷嘗試、不斷突破的體現,這些精英們代表的是社會經濟富有朝氣的前景。不論是養豬還是種水果,不安於現狀,堅持朝更好的方向改變都是值得敬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