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古瓷鑑定七大絕招

買古瓷有講究。下面是本人多年來在收藏經驗中自創的買古瓷“七看鑑別法”,現與大家共享。

解說古瓷鑑定七大絕招

一看造型 古瓷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造型,有時從器形就可以判斷出大致是什麼時代的瓷器。不同時代、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製作工藝、生活習慣和審美標準,因此生產的瓷器有不同的造型特點。為鑑定工作提供了依據。除了掌握各時代、各地區瓷器的造型特點以外,還要觀察其造型的方法,對器物的口沿、腹部、底足、耳、流、柄、系等都要細緻觀察,總結出規律。

二看胎質 不同年代的瓷器在胎質上各有不同。由於胎釉成分和燒造條件的不同,燒造的器物質地、胎色、釉色各不相同,成為鑑定的重要依據,鑑別胎色、胎質主要是觀察底、口和器身縮釉露胎處的顏色和質地,注意其特徵。鑑定釉質則要注意觀察釉色、光澤以及氣泡的疏密等特徵。

三看紋飾 不同時代的作品紋飾各具特色,帶有當時的文化氣息。每個時代、地區的器物紋飾,都有不同的風格和特點,其不同主要表現在花紋題材、裝飾手法、裝飾部位等等,這些都反映了當時當地人們藝術欣賞、生活習俗、製作技術等的不同,成為鑑定時參考的重要因素。

四看款識 有些古瓷器的底部印有款識,每個朝代的款識都有不同的寫法。從款識上也可以鑑定出一個古瓷器的年代及價值的高低。刻、劃、印、寫在器物上的文字。不同時期的款識,有不同的文字內容、書體、筆法、結構、書寫位置、字數等。這些也是鑑定的重要依據。對一些款識筆法的細緻之處,如橫、豎、撇、捺、勾、挑、點、肩等特徵,要認真體會和對比,才能看出真偽。

解說古瓷鑑定七大絕招

五看工藝 在收藏的時候不僅要看這件瓷器的年代器形,工藝的高低也是體現價值的一個重要指標。比如影青碗,北宋時採用仰燒,故碗底留有印記;而南宋時則採用復燒(碗底朝上,一個疊一個),故碗沿留有“芒口”,所以南宋時的碗多數是有包邊的。藏品想送拍至國內一線拍賣行(北京保利,中國嘉德,北京翰海等)或私下交易,詳情可詢:一八七,一五五一,一八四零,陳經理!宮廷用的碗包金邊,有錢的大戶人家包銀邊,而普通的百姓用的碗就只能包銅邊了。在收藏的時候,從這些碗採用的包邊殘留材質就可以推斷出這瓷碗以前的主人的身份,從而認定它們的價值。器物成型工藝不同,燒造方法不同,燒成溫度和燃料不同會在器物上留下不同的特徵;這些特徵,也應特別注意

六看手感 所謂手感,就是指收藏者在購買瓷器時把玩這些瓷器的感覺,如手感是否圓潤順暢。據說有些真正有經驗的收藏大家在鑑定一件古董的時候,只要把它拿在手裡摩挲一會兒,就能把這件器物的真假和價值估摸得八九不離十。

七看彩料。帶釉彩的瓷器,各時期、各瓷址往往各具特色。由於所用彩料成分不同、配製方法不同、燒製條件不同,因而彩料的呈色也有區別,有些區別是十分細微的,要仔細觀察才會發現。

解說古瓷鑑定七大絕招

總之,必須對瓷器上各個方面的風格和特點都瞭解,才能找出鑑定古代瓷器的依據。但是,我們鑑定古代瓷器時不能孤立地去觀察某一方面的特徵就妄斷真偽,必須綜合造型、胎質、胎色、釉彩、工藝、釉色、款識等方面進行綜合的鑑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