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試點取消出租車“份子錢”,拒載議價問題能解決嗎?

广州试点取消出租车“份子钱”,拒载议价问题能解决吗?

在12日召開的廣州市政府部門定期新聞發佈會上,市交委黨組書記、主任陳小鋼詳細回應了近期備受關注的出租車管理問題,並介紹“公交優先”戰略與“公交都市”建設進度。

據介紹,近日的出租車調價增收保證落入司機口袋,即將迎來深度改革的出租車行業將告別備受詬病的“份子錢”制度。陳小鋼還給市民打包票說:上出租車前不要再問“去不去”。

調價只是“遲到”的第一步

陳小鋼說,廣州的出租車行業,在改革開放後一度成為引領全國的名片,率先出現揚手即停、計時收費等先進服務理念。這些源於倫敦、紐約,通過中國香港引入的管理模式,如今卻經受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近年來,以網約車為代表的新業態,為市民出行提供了新選擇,卻同時讓出租車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由於改革和相關機制沒跟上,出現議價、拒載等一系列市民反映強烈的問題。

“我們一直跟蹤研究,司機們為何要拒載、為何要議價?”陳小鋼表示,出租車價格長時間沒獲得調整,是造成司機拒載的一大原因。

譬如遇到交通擁堵時段,司機會因慢行費用過低,而拒絕前往擁堵路段服務,“難免造成市民不滿”。

著眼長期,陳小鋼提出了出租車行業面臨的三大問題:價格機制、管理模式、立法保障。“國內兄弟城市已經比廣州先行一步,近年來已相繼啟動了出租車價格的調整。”他形容廣州剛剛完成的出租車調價為“解決問題的基礎一步”,可調價遠非解決問題的萬靈丹,還需針對上述三大問題綜合施策。

據市交委統計,調價後的出租車司機(雙班制)月均增收超過3500元,促使優質駕駛員包括老駕駛員顯著迴流,有望藉此提升服務質量。陳小鋼透露,近兩年出租車行業出現缺員,全市20000多輛出租車,最嚴重時缺口達8000人以上,導致沒經過專業訓練、缺乏職業精神的非編司機問題普遍化。

广州试点取消出租车“份子钱”,拒载议价问题能解决吗?

上車前不要問“去不去”

陳小鋼說,在調價基礎上,政府部門更需要加強監管,發動社會共治共管,如開通各種投訴方式,讓市民參與行業監督。此外,他表示要加強對駕駛員的關愛,如設立關愛基金,救助困難司機,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司機需要市民乘客的信任與尊重,司機也需要尊重廣州的文化、市民的感受。這樣才能形成良性的氛圍,開啟每一段愉快的旅程,重建出租車行業的良好生態。”針對拒載爭議,陳小鋼直接為市民提供打車指引:“不要問去不去哪裡,不用問多少錢,打開門、坐上車,看有沒有資格證。遇到非法營運問題,立即撥打12345投訴。

調價增加收入 保證落到司機手中

陳小鋼介紹,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廣州出租車行業經歷了承包制、工薪制等探索,在網約車等新業態出現後,舊有管理模式舉步維艱。以廣州如今實現的承包經營製為例,優點是管理簡單,缺點則是企業風險轉嫁到司機身上,如份子錢,有其合理性,但收取方式讓司機感到不公平,工作體驗不佳。

他形容,每月先交納份子錢,再通過辛苦勞動一點點賺回來,猶如“填坑”,長期為司機所詬病。

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為更好地構建運營管理模式帶來了可能。陳小鋼說,市交委正引導出租車企業,探索全新的司企分配模式,改變過去份子錢的“粗暴”做法——企業旱澇保收,司機得不到公平待遇。通過互聯網平臺,可對司機每筆收入進行實時清分(租車成本、稅費、管理費用、司機收入),實現與企業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通過統一清分,保障司機勞動的應得報酬。

“過去技術條件限制,現在互聯網技術則提供了改革契機。”陳小鋼表示,市交委將按此模式,先在國有企業內試行,然後推廣至全行業。“此次調價完成後,通過平臺統籌,讓增收到達司機手上,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陳小鋼還形容,出租車行業的個體運營特徵明顯,每一臺車猶如一個企業運營主體,改革的最終目標是把司機當成職業經理人,而非簡單的僱傭勞動者,從而讓出租車行業逐步走向現代企業模式,實現權責明晰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广州试点取消出租车“份子钱”,拒载议价问题能解决吗?

來源 | 廣州日報、南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