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七十二變,竟暗藏四大缺陷?或被豬八戒天罡三十六變完爆!

幾十年來,一直有娶媳婦要三大件的說法。三大件到底是什麼,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變化(比如,七十年代是自行車、手錶和縫紉機, 八十年代為冰箱、彩電和洗衣機,現在估計是車子、房子、票子)。

當然,名著《西遊記》裡,孫悟空也有三大件:地煞數七十二般變化、筋斗雲、金箍棒。豬八戒只有兩大件:天罡數三十六般變化、上寶遜金耙(上寶沁金耙)。豬八戒原來是天蓬元帥,處於大羅金仙的境界,被貶之後,法力受損。孫悟空變成高翠蘭,嚇唬豬八戒,說自己的老爹請來法師降妖,要除掉你這妖怪。豬八戒自信的說:我會天罡三十六變,還有上寶沁金耙,就算你爹請來九天蕩魔祖師,我也不怕,那也是老相識。沙和尚就一大件:降妖寶杖。沙和尚沒得可吹,只能吹一吹自己的木頭棍子。

孫悟空在菩提祖師那裡學藝時,有一天菩提祖師講到妙處,孫悟空上躥下跳,菩提祖師問,你這類人猿,想幹嘛?孫悟空說,我聽到妙處,情不自禁。菩提祖師又問,你到我這裡多長時間了?孫悟空說,只記得桃子吃了七次了。菩提祖師說,那就是七年了,你想學什麼啊?我這裡有四門功課,不是說學逗唱,也不是煎炒烹炸,而是術、流、動、靜,孫悟空問這四門功課能長生嗎?菩提祖師說想得美。孫悟空只想學長生術,說這些都不想學。起的菩提祖師打了孫悟空三下,進了內廳。晚上孫悟空在三更時分到了菩提祖師塌下,菩提祖師教了孫悟空長生術。後來過了三年,菩提祖師問孫悟空最近學習如何?孫悟空說自己已經快悟得大道了。菩提祖師說,別扯了,你還差得遠呢。給孫悟空講了一下三災。嚇得孫悟空趕緊問,怎麼躲避三災。菩提祖師說,躲避三災的辦法就是:有一般天罡數,該三十六般變化;有一般地煞數,該七十二般變化。”孫悟空貪多,學了地煞數七十二般變化。

這裡第一次出現地煞七十二變。

這裡講的很清楚,七十二變是用來應對三災的。三災是怎麼來的呢?菩提祖師講得很明確,如果一個人學會了長生之道,那麼將會鬼神難容。因為生老病死是天地大道運行的一般規則,如果只有生,生之後學會長生之道,沒有死,那麼就違背了天地大道,有生無死,人滿為患,三界就會失去平衡,有生有死才是平衡之道。所以,學成長生之道後,依然要小心,上天會用三災來消滅學會長生之道的人,以此來維持天地三界的平衡。

孫悟空學會七十二變之後,有一次在師兄弟們面前賣弄學問,變了一棵松樹,被菩提祖師發現,直接開除學籍。

孫悟空七十二變,竟暗藏四大缺陷?或被豬八戒天罡三十六變完爆!

西遊故事中第二次出現七十二變是在孫悟空大戰二郎神時。

按照書中摘錄如下:

卻說真君與大聖變做法天象地的規模,正鬥時,大聖忽見本營中妖猴驚散,自覺心慌,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走。真君見他敗走,大步趕上……二郎圓睜鳳目觀看,見大聖變了麻雀兒,釘在樹上,就收了法象,撇了神鋒,卸下彈弓,搖身一變,變作個餓鷹兒,抖開翅,飛將去撲打……那大聖趁著機會,滾下山崖,伏在那裡又變,變了一座土地廟兒,大張著口,似個廟門,牙齒變做門扇,舌頭變做菩薩,眼睛變做窗欞。只有尾巴不好收拾,豎在後面,變做一根旗竿……(具體細節,詳見《西遊記》第六回)。

而在原著火焰山章節,再看孫悟空、豬八戒與牛魔王大戰時的賭鬥變化:

八戒發起呆性,仗著行者神通,舉鈀亂築。牛王遮架不住,敗陣回頭,就奔洞門,卻被土地陰兵攔住洞門,慌得卸了盔甲,丟了鐵棍,搖身一變……變作一隻黃鷹,返來旺海東青。行者又變作一個烏鳳,專一趕黃鷹。牛王識得,又變作一隻白鶴,長唳一聲,向南飛去。行者立定,抖抖翎毛,又變作一隻丹鳳,高鳴一聲。那白鶴見鳳是鳥王,諸禽不敢妄動,刷的一翅,淬下山崖,將身一變,變作一隻香獐,行者認得,也就落下翅來,變作一隻餓虎,剪尾跑蹄,要來趕獐作食……(具體細節,詳見《西遊記》第六十一回)。

通過孫悟空賣弄學問和孫悟空與二郎神、牛魔王的大戰,很容易給我們造成一種誤區:七十二變就是能變七十二種物品的法術神通。其實七十二變並不是只會變化七十二種物品的法術神通。

我認為七十二變應該是七十二種法術神通,變化僅是其中一項神通法術。三十六變也一樣,是三十六種法術神通,不是僅會變化三十六種物品。

為何這麼說呢?

在西遊故事中 ,孫悟空運用七十二變這項本領時,大部分是運用其中的“變化”這項神通,比如變成很多小妖怪或者蒼蠅、蜜蜂等,打入敵人內部,打探消息。但是,書中明確寫到了,七十二變不只是會變七十二種物品。在平頂山蓮花洞那個故事中,金角大王、銀角大王命令巴山虎、依海龍去請乾孃壓龍洞九尾狐狸精,孫悟空變成依海龍,拔了一根猴毛變成巴山虎,書中明確寫到:這叫做七十二變神通大,指物騰那手段高。

孫悟空七十二變,竟暗藏四大缺陷?或被豬八戒天罡三十六變完爆!

這裡明確寫到了,自身變化成某些物品,是運用七十二變,而把某些物品(猴毛)變成另外的物品(巴山虎),也是七十二變其中的一項法術神通。所以,這裡就足以明明白白的證明,七十二變絕不是僅會變化七十二種物品。如果七十二變僅是會變化七十二種物品,那要是遇到了七十二種物品之外的東西,孫悟空怎麼變化呢?有人可能會認為,七十二變重點是指變化的神通,重點不是在數字“七十二”上,遇到任何物品,都能納入“變化”之中,如果是這樣,那就學“一變”就行了,不用學七十二種,學會一種變化之術就夠用的了,反正學會一種(變化之術),就能變一切看見過的物品。

前兩年網上出現一種說法,傳的沸沸揚揚:

天罡三十六法:

斡旋造化 顛倒陰陽 移星換斗 迴天返月

喚雨呼風 振山撼地 駕霧騰雲 劃江成陸

縱地金光 翻江攪海 指地成銅 五行大遁

六甲奇門 逆知未來 鞭山移石 起死回生

飛身託跡 九息服氣 導出元陽 降龍伏虎

補天浴日 推山填海 指石成金 正立無影

胎化易形 大小如意 花開頃刻 遊神御氣

隔垣洞見 迴風返火 掌握五雷 潛淵縮地

飛砂走石 挾山超海 撒豆成兵 釘頭七箭

地煞七十二術:

通幽 驅神 擔山 禁水 借風 布霧 祈晴 禱雨

坐火 入水 掩日 御風 煮石 吐焰 吞刀 壺天

神行 履水 杖解 分身 隱形 續頭 定身 斬妖

請仙 追魂 攝魂 招雲 取月 搬運 嫁夢 支離

寄杖 斷流 禳災 解厄 黃白 劍術 射覆 土行

星數 佈陣 假形 噴化 指化 尸解 移景 招來

逐去 聚獸 調禽 氣禁 大力 透石 生光 障眼

導引 服食 開壁 躍巖 萌頭 登抄 喝水 臥雪

暴日 弄丸 符水 醫藥 知時 識地 辟穀 魘禱。

後來,網上又闢謠,說這些是出自清代《歷代神仙通鑑》,跟西遊故事中的三十六變和七十二變,完全是兩碼事,不要弄混(網上曾一度把七十二變謠傳為七十二種法術,事實上那七十二種法術的出處是清代徐道編撰的《歷代神仙通鑑》,和《西遊記》沒什麼關係。而且七十二種法術的真實名稱是地煞七十二術,並非地煞七十二變)。

我也比較認可《歷代神仙通鑑》的這種說法,雖然《西遊記》成書在明代,《歷代神仙通鑑》成書在清代,但是他們之間有一定的傳承關係。我們多次強調,《西遊記》是總結歷代故事、戲劇而編纂成的,本身就是集大成者,《歷代神仙通鑑》也不是憑空創造的,而是參考以前的故事、書籍、傳說而彙總的。《歷代神仙通鑑》極有可能是受到《西遊記》的啟發,羅列出了七十二變和三十六變的具體內容。

七十二變和三十六變,有什麼缺陷嗎?在西遊故事中,明確寫到了孫悟空七十二變的缺陷,因為孫悟空是主角,所以對他的描寫比較多,因此,缺點暴露也比較多。

孫悟空七十二變,竟暗藏四大缺陷?或被豬八戒天罡三十六變完爆!

第一個缺陷,在五莊觀鎮元大仙的故事裡,孫悟空等人逃跑後,用樹枝變成師徒幾人,想忽悠鎮元大仙,鎮元大仙命徒弟用龍皮鞭打孫悟空,每打一下,孫悟空都打一個冷戰,打了才幾下,孫悟空已經受不了了,收回法術,師徒幾人瞬間現出樹枝的本相。可見這種七十二變只是能變化外形,而且十分消耗法力,難以持久,只是應急之用。

第二個缺陷,孫悟空變飛禽、走獸、花木、器皿、昆蟲之類,可以連身子一同變化,但是,要是變人物,只能變腦袋,脖子以下無法變化。還是一身毛的猴子之身,帶個尾巴。

第三個缺陷,不能大喜大悲,必須很穩重,如果一衝動、一激動,就容易現原形。在獅駝嶺故事中,就是因為孫悟空笑了出來,結果,臉部現了原形,被老三大鵬精看了出來。

第四個缺陷,變成東西,就是隻有這種東西的能耐,所以在與二郎神、牛魔王賭鬥變化時,才會有高低之分,因為(牛魔王)變成了豹子,就只有豹子的力氣和速度,打不過(孫悟空變成的)狻猊。孫悟空變成麻雀,就只有麻雀的體型、速度和力量,就是打不過二郎神變成的餓鷹,因為二郎神變化的餓鷹比麻雀的體型。速度、力量都強大。

天罡三十六變,基本是沒有缺陷的,只不過因為豬八戒被貶之後,法力受損,他才說自己會變大物件,比如水牛、大象、石頭等,不會變小物件,其實,豬八戒是偷懶,大物件,一般比較粗獷,消耗法力較少,小物件一般比較精緻,消耗法力較多。在盤絲洞那個故事裡,豬八戒就曾經變成過一條小魚。

三十六變和七十二變,哪一種比較厲害呢?看名字就知道,天罡比地煞厲害、能耐。

此外,七十二變和三十六變中的這個“變”字,我認為,應該理解為“隨機變化”,也就是權變、應變、機變,也就是遇到危險、困難時,可以隨機應變,戰勝困難的法術神通。比如需要飛天時,就能飛天,需要遁地時,就能遁地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