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經濟GDP排名前二十的城市有哪些?

春暖花開145590628

根據今年第一季度經濟排行榜顯示,前二十強除北上廣深外主要還是各省省會,還有少部分的東南沿海地級市。當然除此之外還有陝西省省會西安、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安徽省省會合肥以及遼寧省省會瀋陽等都發展非常強勁。


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上海經濟總量首次突破三萬億大關,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當之無愧的領頭羊。此外深圳與廣州的發展也都是有目共睹的,但今年第一季度廣州經濟總量反被天津超越,這就讓人有些匪夷所思,畢竟去年天津整體經濟放緩不如預期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但是不得不承認今年第一季度天津發的展勢頭有所好轉,反而是廣州經濟發展再一次陷入困境,這也不得不讓人為廣州未來前景擔憂。此外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一季度長沙的經濟被無錫實現反超,並且兩者差距在進一步擴大。而反倒鄭州厚積薄發成功超越經濟強市佛山,目前暫時以微弱優勢領先。由此可見前二十城市名次更替頻繁,堪比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場”。

至於前十名城市並沒有變化,還是以北上廣深天津、廣州等老牌城市領跑,頂多就是武漢與杭州之間的關係。今年第一季度杭州經濟總量與武漢進一步縮小差距,一季度杭州經濟增長量高達四百餘億,而武漢只有三百餘億,兩者相差近八十億。至於杭州今年經濟總量能否超越武漢我不太清楚,但可以預見的是今年城市經濟排行榜值得期待。另外就是十一、十二名的青島與南京,青島雖然不是省會城市,但其經濟發展一直非常強勁,根據第一季度兩市增長量來看,青島有進一步甩開南京的可能。

另外再說一下今年發展比較突出的西安、合肥還有瀋陽,去年這三座城市經濟總量差不多都在七千億左右,值得一提的是七千億檔次的城市還有東莞、泉州未上榜。由此可見城市前二十排行榜競爭之激烈,自此我也不免為排行榜最後一名城市南通擔憂,因為在這三座省會城市的強勢發展狀態下,南通甚至包括濟南、煙臺很有可能被三座城市擠下來,取而代之。

最後我認為不管是北上廣深還是中西部各大省會城市,在未來都應該攜手共進,共創地區經濟繁榮穩定發展。同時也希望未來這些城市都能夠再接再厲,在發展自身經濟的前提下,也要扛起周邊經濟發展的重擔,只有各地經濟發展保持一致,才能為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作出貢獻。


武漢斑馬繪

2017年中國城市經濟總量前二十名有以下城市:

1、上海:經濟總量30133億元,人均

12.46萬元

2、北京:經濟總量28000億元,人均12.90萬元

3、深圳:經濟總量22438億元,人均17.91萬元

4、廣州:經濟總量21503億元,人均15.31萬元

5、重慶:經濟總量19500億元,人均6.39萬元

6、天津:經濟總量18595億元,人均11.90萬元

7、蘇州:經濟總量17319億元,人均16.21萬元

8、成都:經濟總量13889億元,人均8.72萬元

9、武漢:經濟總量13410億元,人均12.45萬元

10、杭州:經濟總量12556億元,人均13.26萬元

11、南京:經濟總量11715億元,人均14.16萬元

12、青島:經濟總量

11037億元,人均11.99萬元

13、長沙:經濟總量10535億元,人均13.78萬元

14、無錫:經濟總量10511億元,人均16.10萬元

15、寧波:經濟總量9846億元,人均12.30萬元

16、佛山:經濟總量9549億元,人均12.80萬元

17、鄭州:經濟總量9130億元,人均

9.39萬元

18、南通:經濟總量7734億元,人均10.59萬元

19、東莞:經濟總量7582億元,人均9.18萬元

20、泉州:經濟總量7548億元,人均8.79萬元

從經濟總量上看,中國城市經濟總量前二十名中,有14座城市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大關,其中四大一線城市經濟總量都超過2萬億,上海更是達到30133億元,是我國首個經濟總量超過3萬億大關的城市。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看,2018年北京的經濟總量有望緊隨上海之後突破3萬億大關,重慶和天津的經濟總量有望突破2萬億元大關,而寧波和佛山有望突破萬億元大關。

從人均上看,中國經濟總量前二十大城市中,除了重慶、成都、鄭州、東莞和泉州五座城市的人均GDP不到10萬元,其它15座城市人均GDP都在10萬元以上。人均GDP最高的是深圳市,達17.91萬元,而人均GDP最低的則是重慶,僅6.39萬元。

2017年中國經濟總量為82.71萬億元,而2017年這20座城市的經濟總量總和高達29.25萬億元(摺合4.33萬億美元),約佔全國的35.3%,經濟實力非常的強大。2017年日本經濟總量也就只有4.88萬億美元,如果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保持在目前水平,再加上中國這20座城市的經濟平均增速要遠高於日本,所以2018年中國這20座城市經濟總量總和有望超過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對此你怎麼看?


錦繡中源

2017最新整理2016中國GDP經濟排行前20 1.上海26688億元



2.北京 24541億元



3.廣州 20004億元



4.深圳 19300億元



5.天津17800億元



6.重慶17010億元



7.蘇州15400億元



8.武漢11756億元



9.成都11721億元



10.浙江杭州11720億元



11. 南京10450億元



11.青島10100億元



13.長沙 9309億元



14.無錫9157億元



15.佛山8600億元



16.寧波8560億元



17.大連8150億元



18.鄭州7920億元



19. 瀋陽7644億元



20.煙臺7003億元



。隨著改革開放的全面深化,相信以後會更好。


夢鄉野

2017年全國GDP總量突破80億元,不少城市也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排名前二十的城市依次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天津、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青島、長沙、無錫、寧波、佛山、鄭州、東莞、西安、大連。(具體數據可參考文後的主要城市GDP總量排行榜)

2017年上海GDP總量超越3萬億。北京GDP總量依舊不敵上海,僅28000.4億元。但是北京同上海經濟差距縮小,2016年上海較北京多2566.85億元,2017年差距縮小至2133.46億元。2016年GDP重新核算後,廣州便被深圳超越。2017年深圳GDP達22438.39億元,廣州GDP為21503.15億元,深圳GDP總量比廣州多出近500億元。

排名第五的重慶2017年GDP總量逼近2萬億,為19500.27億元。由於天津經濟放緩,GDP增速僅3.6%,2017年天津GDP總量18595.38億元,被重慶趕超,排名第六。

再看新一線城市,長沙表現尤為突出,2017年GDP破萬,為10535.51億元,同比增長9.0%。寧波GDP也逼近萬億,為9846.9億元,同比增長7.8%。蘇州、成都、武漢經濟也格外搶眼。

以下為2017年主要城市GDP總量的排行榜:


中商產業研究院

截至2016年,中國城市經濟GDP前20名城市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重慶、蘇州、武漢、杭州、南京、青島、長沙、無錫、佛山、寧波、成都、鄭州、煙臺、東莞、南通。


 

中國城市經濟GDP前20名城市的入門門檻,是6768.20億元(南通),而這個數字,卻僅僅是排名第1名上海27466.15億元的零頭不到。當我們在討論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時,如果唯城市GDP總量論,難免就會走入誤區,對城市的判斷不夠公允。既要上海的GDP總量是南通的4倍多,也要看到上海的人口總量是南通的3倍多。所以城市之間這4倍的GDP總量差距,並不能等同於體現各地在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巨大差距。此時,我們可以找出另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數據——人均GDP。20個城市的人均GDP數據一般都在1倍的差距裡,多的也不過就是2倍多一些。



在全國經濟總量前20的城市中,深圳是在經濟前20強城市中人均GDP數據最為亮眼的。如果計算地均GDP的話,由於深圳市總面積相對較小,只有1996平方公里,所以地均GDP依舊是傲世群雄的。所以深圳應該是目前中國經濟水平發展較為成熟的城市。


其餘三大一線城市方面,北京上海雖然在總量上比廣州有優勢,奈何人口總量超出廣州太多,最終在人均GDP這一數值上,落後了廣州一些。從這一角度說,三大一線城市應該是各有優勢。


白馬華菲特

一、中國城市GDP產值超過三萬億元的城市有一個:1、上海30134億元(直轄市)。 二、GDP產值超過二萬億元的城市有三個: 2、北京(首都、直轄市)28000億元。3、深圳22000億元,苜次超過廣州,居全國第三位,人均產值188396元,全國之首。4、廣州21503億元。(以上北上廣深是中國四個超大一線城市)。 三、GDP產值超一萬億以上的有十個城市: 5、重慶(直轄市)19500億元,首次超越天津,居全國第五位。6、天津(直轄市) 18595億元。7、蘇州(地級市)17000億元。8、成都13889億元、9、武漢13400億元。10、杭州12556億元。11、南京11715億元。12、青島11037億元。13、長沙(省會)10536億元。14、無錫(地級市)10512億元。(以上未註明直轄、省會、地級市者均為副省級城市。 四、其餘6個城市為萬億元城市:15、寧波(副省級)9846億元,超越佛山,居全國15位。16、佛山(地級市)9505億元。17、鄭州(省會)9003億元,18、南通(地級市)7735億元(原22位上升3位)。19、東莞(直簡子市)7580億元(原20位,上升1位)。20、泉州(地級市)7548億元,(原13位,擠身20強)。△在上述20城市中,15個為沿海地區城市,中部有武漢、長沙、鄭州三個城市,西部的重慶與成都。


留研





不僅前20名而是100強


清音悠韻1

全國2016年城市GDP排名前20中,長三角有6個城市:上海、蘇州、杭州、南京、無錫和寧波,領跑全國。珠三角有廣州、深圳和佛山3個城市上榜。京津冀城市群北京和天津上榜。

以上3個城市群有10個城市的GDP進去全國前20名,數量佔一半。尤其是長三角城市群的經濟實力遙遙領先,獨佔6家。由於發展均衡,腹地廣闊,預計長三角的實力將進一步加強。得益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經濟轉型加速,珠三角城市群實力也將大增。

北上廣三城2016年度GDP跨入2萬億俱樂部。預計今年深圳也將進入2萬億俱樂部。


紅谷新視界

說起中國的經濟GDP排名前20,能進入前20的, 基本上都是全國的一二線城市,那麼,前20名,都有那些呢?是不是都是一些耳熟能詳的城市?一起來看看吧。下面先是一張前20排名表。

首先,可以看出著名的北上廣深,和重慶,天津位列前6名,不負眾望。

1.上海,30133億元,同比增長6.9%,人口有2418萬。


2.北京,28000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有2171萬。



  3.深圳,22286億元,同比增長8.8%,人口有1090萬,廣東省第一名。



  4.廣州,21500億元,同比增長7.3%,人口有1404萬,廣東省第二名。



  5.重慶,19530億元,同比增長9.5%,人口有3372萬。



  6.天津,18595億元,同比增長3.6%,人口有1547萬。



  7.蘇州,17000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有1065萬,江蘇省第一名。



  8.成都,13890億元,同比增長8.1%,人口有1592萬,四川省第一名。



  9.武漢,1340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有1077萬,湖北省第一名。



  10.杭州,12556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919萬,浙江省第一名。



  11.南京,11715億元,同比增長8.1%,人口有827萬,江蘇省第二名。



  12.青島,11258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有871萬,山東省第一名。



  13.無錫,10511億元,同比增長7.4%人口有653萬,江蘇省第三名。



  14.長沙,1020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有765萬,湖南省第一名。



  15.寧波9850億元,同比增長7.6%,人口有788萬,浙江省第二名。



  16.佛山,9500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有846萬,廣東省第三名。


  17.鄭州9003億元,同比增長8.2%,人口有1001萬,河南省第一名。



  18.南通,775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有730萬),江蘇省第四名。



  19.東莞(廣東4)7580億元,同比增長8.2%,人口有832萬,廣東省第四名。



  20.煙臺,7550億元,同比增長6.5%,人口有701萬,山東省第二名。



在這其中,各省之間的距離還是多少能表現出來。

全國前20的城市中:

1.廣東省:第三名深圳,第四名廣州,第十六名佛山,第十九名東莞。有4個城市位列前20名。廣東省的經濟在全國是一路領跑的。

2.江蘇省:第七名蘇州,第十一名南京,第十三名無錫,第十八名南通。有4個城市位列前20名。

3.山東省:第十二名青島,第二十名煙臺。有2個城市位列前20名。

4.浙江省:第十名杭州,第十五名寧波,位列前20名。

5.河南省:第十七名鄭州,位列前20名。

6.四川省:第八名成都,位列前20名。

7.湖北省:第九名武漢,位列前20名。

8.湖南省:第14名長沙,位列前20名。

其他省份沒有城市進入全國前20名,在此其中,只有山東的省會濟南市沒有進入前20名,廣東省和江蘇省都有4個城市在前20名,是較為發達的省份。不管各省各市的經濟情況怎樣,都應該找到適合本省發展的方式,因地制宜,才能更好的發展。


自然34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