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上的毛澤東外交

“2017年11月13日上午,正在越南訪問的習近平總書記同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一起來到胡志明故居。在高腳屋前,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給阮富仲送了一份國禮——《人民日報》,並向對方介紹了這些報紙的來歷。其中,泛黃的報紙共16期,是1955年胡志明主席訪華時的報道;留有油墨餘香的3期報紙,是今年1月份阮富仲訪華時的報道。

“從1955年6月23日到7月9日,胡志明主席在華期間幾乎每場活動都在《人民日報》頭版刊登。作為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的版面真實記錄了中越兩黨兩國老一輩領導人親手締造和培育的傳統友誼”。

看到《人民日報》2017年11月14日這則報道,我感慨萬千:幾十年前的泛黃報紙竟可成為國禮!

只可惜,我沒有收藏報紙的習慣,但我卻是一個收藏毛澤東封面期刊的痴者。近20年來,我堅持不懈,共收藏到毛澤東封面期刊300多種2000餘本。縱觀這些毛澤東封面期刊,最早出版的為1937年,盛行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其故事涵蓋毛澤東的一生。

受習總書記的國禮啟示,我特意對我所收藏的毛澤東封面期刊進行篩選,發現有三份期刊曾選用過毛澤東接見胡志明的圖片作為封面。同時,還發現了曾選用過毛澤東接見外國元首或政要的圖片作為封面的期刊共有43本,反映了毛澤東2次出訪和15次接見活動。

建國以來,為儘快打開中國外交困局,毛澤東積極加強與外國元首或政要的交往,雖只出國訪問過兩次,並且兩次都是蘇聯,但接見來訪的外國元首和政要無數,甚至有的外國元首或政要多次來華都得到毛澤東的接見。從1949年10月建國起,到1976年9月毛澤東逝世止,我國共與世界上107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特別是在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第二十六屆大會正式通過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這些成就,凝結著毛澤東與那些交往過的外國元首或政要的友誼,標誌著我國的和平外交政策獲得了巨大突破,取得了歷史性的偉大勝利。

這些迎來送往,創造了無數次歷史性的一刻。而這些無比重要的瞬間,或被攝影師用精密的鏡頭,或被畫家們用美妙的畫筆記錄了下來。而這些影像或繪畫在當時有很多曾登過報刊,並且有的被選入期刊封面,被廣泛報道。期刊封面作為一本期刊的門面和靈魂,所選登的圖片一定是對當時最重要事件的反映,更是同類圖片中最重要的一幅。可見,這些在期刊封面上所記錄的毛澤東外事活動一定是毛澤東所有外事活動中的重中之重,很值得我們去深入研究。

第一次出訪蘇聯

期刊封面上的毛澤東外交

1950年4月1日,《時代》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在蘇聯一汽車廠參觀的照片。標題為“毛主席在蘇聯參觀斯大林汽車廠的文化宮”。

1950年11月4日,《中國青年》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出訪蘇聯時和斯大林在一起的照片。

1951年2月25日,《新華月報》封面刊登了一幅《偉大的友誼》國畫,作者是馮真和李奇。1951年8月25日,《新農村》也選用了此畫作為封面。

1954年10月21日,《連環畫報》封面同樣刊登了一幅名為《偉大的友誼》油畫,作者是蘇聯畫家德·納爾邦姜。內附說明:“1949年12月以毛澤東主席為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團去蘇聯,和蘇聯簽訂了具有偉大意義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毛主席在蘇聯期間會見了全世界勞動人民的偉大領袖斯大林同志”。

1949年12月16日,中午12時,毛澤東抵達莫斯科開始了他對蘇聯的第一次訪問。毛澤東的這次訪蘇之行,使中蘇兩國關係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締結,對於保障中國的國家安全,推動和加速中國國民經濟的恢復發展與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接見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

期刊封面上的毛澤東外交

1955年7月5日,《世界知識》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到機場迎接胡志明到訪的照片。標題為“胡志明主席率領的越南政府代表團抵京。圖為胡志明主席和毛澤東主席在機場上”。

1955年8月,《小學教師》選用了另一張毛澤東到機場迎接胡志明到訪時的照片作為封面。標題為“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應邀來我國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到機場迎接”。

1956年8月10日,《時事手冊》封面刊登了一幅毛澤東和胡志明坐在一起會談的油畫,作者是任夢璋。標題為“毛澤東主席和胡志明主席”。

1955年6月23日到7月9日,胡志明率領的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代表團訪問中國。6月26日上午10時30分抵達北京,毛澤東率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中央和國家領導人一起到機場迎接,並一一和胡志明熱情地相互握手和擁抱。

胡志明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早在1921年,周恩來與胡志明就結識於法國巴黎,後與周恩來還有過多次接觸,共同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而奔波。中國的抗日戰爭爆發後,胡志明於1938年底從莫斯科到達延安,和毛澤東、劉少奇、朱德等人並肩作戰。

1950年1月上旬,胡志明又一次來到中國。同時,越南民主共和國外交部長黃明鑑致函周恩來,宣佈“承認毛澤東主席所領導的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並互換大使”。當時, 毛澤東和周恩來正在莫斯科訪問,知道消息後馬上給在國內劉少奇發回急電,同意立即與越南建交。由此,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承認越南民主共和國的國家。

與上述胡志明都是秘密來華不同,1955年胡志明來華的這一次,是第一次公開來訪,中國各種宣傳媒體都作了大量報道。

接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總理奧托·格羅提渥

期刊封面上的毛澤東外交

1956年1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新聞公報》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總理格羅提渥親切握手的照片。標題為“毛澤東主席在1955年12月9日接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政府代表團時,和格羅提渥總理親切地握手”。

接見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

期刊封面上的毛澤東外交

1957年5月20日,《僑務報》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到機場迎接伏羅希洛夫,一起向在場群眾揮手致意的照片。標題為“伏羅希洛夫主席和毛澤東主席在機場上向歡迎的群眾招手”。

1957年10月21日,《時事手冊》封面刊登了一張伏羅希洛夫到訪中國時和毛澤東在一起的照片。標題為“中蘇友誼萬歲”。

1957年11月25日,《新中醫藥》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與伏羅希洛夫坐在一起親切會談的照片。標題為“親密的會見—毛澤東主席和伏羅希洛夫主席在一起(1957年5月北京)”。

1957年11月,《民族畫報》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和伏羅希洛夫與樂團成員合影的照片。標題為“毛澤東與伏羅希洛夫在北京觀看蘇聯哈薩克斯坦國立庫爾曼喀則民間樂隊演出後與團員合影”。

參加建國八週年慶典和接見多國元首與政要

期刊封面上的毛澤東外交

1957年10月20日,《世界知識》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和多國元首及政要坐在天安門城樓上談笑言歡的照片。標題為“毛主席陪同貴賓們在天安門上看國慶狂歡夜景”。

1957年10月31日,《新聞攝影》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和阿里斯托夫一起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的照片。標題為“毛主席與阿里斯托夫在天安門檢閱臺上”。

1957年10月1日北京舉行了盛大閱兵和五十萬人大遊行活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八週年。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及黨和國家的其他領導人,一些社會主義陣營中的外國元首和政要,在天安門檢閱臺上檢閱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和群眾遊行隊伍。這些外國元首和政要主要有: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中央第一書記兼總理 卡達爾、蘇共中央主席團委員兼黨中央書記阿里斯托夫、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國民議會主席斯坦鮑利奇等。此次活動,進一步加深了社會主義陣營國家之間的友誼。

赴蘇聯參加慶祝十月革命四十週年紀念大會

期刊封面上的毛澤東外交

1957年11月30日,《新聞攝影》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站在飛機舷梯上向送行人員揮手致意的照片。標題為“慶祝十月革命四十週年毛澤東離京赴蘇”。

1957年12月6日,《廣州工商》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在宣言上簽字的照片。標題為“毛澤東主席在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和工人黨宣言上簽字”。

1957年12月11日,《解放軍戰士》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和赫魯曉夫親切握手的照片。標題為“毛澤東主席11月4日拜會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赫魯曉夫”。

1957年12月22日,《旅行家》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與伏羅希洛夫兩人四手緊握在一起的照片。標題為“蘇聯伏羅希洛夫主席和毛澤東主席熱烈握手”。

1957年,蘇聯《星火畫報》第19期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會見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羅夫的照片。

1958年1月1日,蘇聯《蘇中友好》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出席十月革命四十週年慶典的照片。標題為“赫魯曉夫、薩瓦茨基、毛澤東、蘇斯洛夫、宋慶齡在蘇聯最高蘇維埃偉大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四十週年紀念大會上”。

1958年1月11日,《大眾電影》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和赫魯曉夫、貝爾加寧一同出席紅場閱兵的照片。

1957年11月2日,毛澤東率中國代表團訪問蘇聯,並參加十月革命四十週年慶典。這是毛澤東第二次出訪蘇聯。代表團主要成員有宋慶齡、鄧小平、彭德懷、陳伯達、胡喬木、李先念、烏蘭夫等。11月14日,毛澤東先後拜會了伏羅希羅夫主席、赫魯曉夫總書記。11月16日,毛澤東率中國代表團參加了慶祝十月革命四十週年紀念大會,並在大會上講了話。同時,毛澤東還出席了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及64國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分別簽署了《莫斯科宣言》和《和平宣言》。

第二次接見蘇共總書記赫魯曉夫

期刊封面上的毛澤東外交

1958年8月20日,《世界知識》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與赫魯曉夫親切握手的照片。標題為“毛澤東同志和赫魯曉夫同志在會談公報上簽字後,熱烈握手祝賀”。

1958年8月25日,《新中醫藥》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和赫魯曉夫在一起的照片。標題為“中蘇兩國的和平政策得到了各國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1958年7月31日,赫魯曉夫的專機秘密地抵達北京南苑機場,毛澤東親自帶領劉少奇、周恩來和鄧小平前往機場迎接。在稍事休息後,赫魯曉夫就趕往中南海和毛澤東舉行會談。之後,雙方又在8月1日、2日、3日在中南海游泳池旁、頤年堂和勤政殿舉行了幾次會談,主要討論了國際形勢、原子武器等問題。毛澤東在會談中提出要發表會談消息和公報,赫魯曉夫認為他此次是秘密訪問,不宜對外發表消息和公報,但毛澤東勸說道,秘密來可以公開走嘛。赫魯曉夫最終同意了毛澤東的意見。

《會談公報》強調了中蘇雙方對國際形勢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但沒有提及此前在長波電臺和共同艦隊問題上的分歧與爭論。誠然,此時中蘇兩國在某些項目合作上已經出現了難以彌補的裂痕。

接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工農革命政府總理明尼赫

期刊封面上的毛澤東外交

1959年5月20日,《世界知識》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周恩來、陳毅與來訪我國的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工農革命政府總理明尼赫·費倫茨一行的大合照。標題為“毛澤東主席5月6日接見了以明尼赫為首的匈牙利黨政代表團”。

1959年4月,明尼赫率領匈牙利黨政代表團訪問中國,簽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友好合作條約》。

參加建國十週年慶典的第三次接見蘇共總書記赫魯曉夫

期刊封面上的毛澤東外交

1959年10月8日,蘇聯《蘇中友好》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在北京機場迎接赫魯曉夫到訪的照片。標題為:“蘇聯政黨代表團團長、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尼·謝·赫魯曉夫於9月30日到達北京”。

1959年10月16日,《上海教育》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和赫魯曉夫以及其他國家元首和政要在天安門城樓上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週年慶典的照片。

1959年10月20日,《世界知識》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和赫魯曉夫一起在天安門城樓上的照片。標題為“毛澤東主席和赫魯曉夫主席在天安門上”。

1959年10月20日,《大眾攝影》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和赫魯曉夫一起步入天安門主席臺的照片。標題為“毛澤東主席和赫魯曉夫同志步入天安門檢閱臺”。

1959年11月5日,《新聞攝影》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和赫魯曉夫在一起的照片。標題為“毛澤東和赫魯曉夫同志”。

1959年11月10日,《紅領巾》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和赫魯曉夫坐在一起會談的照片。標題為“赫魯曉夫和毛主席”。

接見老撾王國政府首相梭發那·富馬親王

期刊封面上的毛澤東外交

1961年5月10日,《世界知識》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接見梭發那·富馬親王時親切握手的照片。標題為“毛主席和梭發那·富馬親王親切握手”。

接見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

期刊封面上的毛澤東外交

1961年6月25日,《世界知識》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主席率中國代表團與蘇加諾總統率印度尼西亞代表團在一起會談時的照片。標題為“毛澤東接見蘇加諾總統”。

1961年6月13日至15日,印度尼西亞蘇加諾總統應邀到我國進行訪問。期間,蘇加諾總統和毛澤東主席進行親切會見,並和劉少奇、周恩來進行了友好會談。兩國政府間互換了兩國友好條約批准書,並聯合發表了《新聞公報》。

接見尼泊國王爾馬亨德拉

期刊封面上的毛澤東外交

1961年10月25日,《世界知識》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主席和尼泊爾國王馬亨德拉親切握手的照片。標題為“毛主席接見尼泊爾馬亨德拉國王和王后”。

1961年10月,尼泊爾國王馬亨德拉應邀訪問中國,得到了毛澤東的接見。10月5日,劉少奇和尼泊爾國王馬亨德拉簽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王國邊界條約》。《中尼邊界條約》是繼《中緬邊界條約》之後,我國同鄰國締結的第二個邊界條約,使兩國曆史上遺留下來的邊界問題,獲得了永久的全面的解決。

接見印度尼西亞共產黨主席艾地

期刊封面上的毛澤東外交

1965年8月25日,《世界知識》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接見印度尼西亞共產黨主席艾地時親切握手的照片。標題為“毛澤東主席會見艾地主席”。

艾地曾於1957、1959、1961、1963和1965年五度率團訪問中國,這是第三次。此次訪問,主要探討了加強中尼兩黨之間關係的可行性,

接見阿爾巴尼亞部長會議主席謝胡

期刊封面上的毛澤東外交

1966年5月25日,《世界知識》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和謝胡、卡博在一起的照片。標題為“毛澤東同志和謝衚衕志(右)、卡博同志(左)在一起”。1966年6月1日,《支部生活》(雲南)封面;1966年8月,《僑務報》封面同樣刊登了此照片。

1966年6月,《大眾電影》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和謝胡親切握手的照片。標題為“毛澤東同志和穆罕默德·謝衚衕志親切握手”。

接見埃塞俄比亞海爾·塞拉西一世

期刊封面上的毛澤東外交

1971年12月,《人民畫報》封面刊登了一張毛澤東接見埃塞俄比亞帝國海爾·塞拉西一世皇帝的照片,標題為“毛主席會見海爾·塞拉西一世皇帝陛下”。

1971年10月5日,海爾·塞拉西乘專機抵達廣州,次日轉達北京,開始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10月7日下午3時30分,周恩來與海爾·塞拉西在釣魚臺國賓館18樓舉行了親切的會談。中埃兩國簽訂了經濟技術合作協定、貿易協定。中國政府無私慷慨地向埃塞俄比亞提供公路、打井、供電、竹編等13個經援項目,並決定派出醫療隊赴埃塞俄比亞。10月8日傍晚6時,毛澤東主席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海爾·塞拉西。這次會見意義非同尋常,為海內外矚目。這也是“九一三”林彪事件後,毛澤東首次公開露面。

接見美國總統尼克松

期刊封面上的毛澤東外交

1972年3月6日,美國《時代》週刊封面刊登了四張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時的相關照片,其中左上角的一張為毛澤東會見尼克松時相互握手的場景。

2012年2月,美國駐華大使館為紀念尼克松訪華40週年,其館主辦的《新交流》專門出版了一期特刊,封面仍然為毛澤東會見尼克松時相互握手的照片。標題為“改變世界的一週”。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時30分,美國總統尼克松乘坐的“空軍一號”飛機抵達北京。尼克松及夫人急忙走下舷梯,向前去迎接的中國總理周恩來伸出了手。此刻,中美兩國領導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結束了20多年的隔絕狀態,標誌著中美關係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尼克松一行對中國進行為期七天的歷史性訪問。訪問期間,尼克松總統會見了毛澤東主席,並同周恩來總理進行了會談。雙方就國際形勢和中美關係交換了意見,著重討論了印支問題和臺灣問題。2月28日,中美雙方經過反覆磋商,終於在上海發表了《聯合公報》(又稱《上海公報》)。

接見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的夫人伊梅爾達·馬科斯

期刊封面上的毛澤東外交

1974年,香港《萬花筒》第十六期封面刊登了一幅毛澤東和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的夫人伊梅爾達·馬科斯在一起的鉛筆畫。標題為“毛澤東主席與馬科斯夫人”。

1974年9月,伊梅爾達·馬科斯第一次訪華,第一站是北京,先會見了周恩來總理,並於9月27日飛往湖南長沙會見了毛澤東。毛澤東向伊梅爾達·馬科斯介紹了中國“文革”的情況和中國的歷史。伊梅爾達·馬科斯也向毛澤東介紹了菲律賓的情況,談到雙方合作的領域。當時,伊梅爾達·馬科斯還應毛澤東即興要求,用中文唱起了《我愛北京天安門》。伊梅爾達·馬科斯在同毛主席和周總理的會談中沒有談到建交的先決條件。伊梅爾達·馬科斯在會見周總理時表示:如果你們想同菲律賓建交,她回去後可以向總統提出建議。不到一年,兩國就建立了外交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