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管了嘴,邁了腿,還吃著藥,為什麼還是控制不住升高的血糖?


為什麼管了嘴,邁了腿,還吃著藥,血糖還是控制不住?

那麼你要反思一下,下面幾個問題你真的做得足夠好嗎?

1 嘴管得夠嚴嗎?

”管住嘴“的核心思想是進食有規律,同時減少總能量的攝入量。所有攝入的澱粉、糖類、脂肪、蛋白質等都是能量的來源,不僅僅是少吃糖或者少吃飯那麼簡單。要控制好血糖,應該這樣做:

  • 三餐要定時、定量。米飯、肉類、蔬菜的相對比例最好固定下來,減少米飯或麵食的比例,加大蔬菜的比例,肉類適量也不可過多。

  • 三餐外儘量少吃零食,特別是油炸類、含澱粉、含糖等食物。低糖水果可以適當吃一些。

做到以上要求,才有可能使血糖的波動有固定的規律,更有利於控制。

2 腿邁得夠勤嗎?

”邁開腿“的目的是增加身體能量的消耗,避免多攝入的能量對身體造成更大的負擔。因此運動量足夠大,時間足夠長,才有可能達到上述目的。簡單輕鬆的散步溜達可能是不夠的。

3 體重管理好了嗎?

”管住嘴,邁開腿“是否有成效,最直接的反映就是體重。對於肥胖(包括腹型肥胖)的糖尿病人來說,體重下降不僅本身能降血糖,還能大大增強降糖藥物的敏感性。體重如果沒有變化或者不降反升,說明第一或者第二條沒有做好。

4 藥物使用量是否足夠?

降糖藥不是吃上就可以讓血糖正常,還要不停監測血糖水平,調整使用劑量。對於一種降糖藥效果不好的患者,可能還需要2種以上降糖藥聯合使用。要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調整觀察期,才能夠確保血糖水平達標。

有一部分患者必須依靠注射胰島素。

各種降糖藥物有的是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有的是增強胰島素的敏感性,但是如果身體胰島素分泌不足,則口服降糖藥難以發揮作用。這時則必須通過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水平。胰島素是人體自身分泌的一種物質,除了使用上稍微麻煩一些,其實比口服藥副作用更少,更安全。請不要有牴觸情緒。


鄭醫生百嗑

1接受糖尿病知識教育

提倡平衡膳食,控制總熱量、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主食要定量,粗細搭配要合理,全穀物、雜豆類約佔主食的1/3。應定時定量定餐,而不能以飢餓來降低血糖。避免白米麵等精細作為主食,推薦選擇低血糖生成指數GI、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低GI的有果糖、乳糖、巧克力、全麥粉面條、小麥、蕎麥(黃)、小米、紅豆、黑豆、綠豆、黃豆、馬鈴薯、山藥、龜苓膏、藕粉、百合、花生、葡萄、桃、李子、蘋果、草莓、櫻桃、獼猴桃、黃瓜、芹菜、青椒、西紅柿、胡蘿蔔等。每日碳水化合物佔45-60%(低GI食物可達60%),膳食纖維25-30g/天;膳食總脂肪佔25-35%,以植物脂肪為主,超重、肥胖者控制在30%以內;蛋白質攝入佔15-20%;多吃新鮮蔬菜(300-500克),兩餐之間選擇適量低GI的水果,種類、顏色要多樣化;多食魚類、蛋類、豆類和牛奶等優質蛋白,不吃醃製、煙燻、油炸等高GI食品,清淡飲食,戒菸限鹽限酒,鹽每日少於6克,要求進餐順序為先蔬菜再到肉類最後才是主食。

3.適當運動

規律的運動鍛鍊,可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減輕體重、消耗熱量並減少心腦血管危險因素,使得血糖得到很好控制。每週堅持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至少150分鐘,心率以(220-年齡)×(50%~70%)計算,如70歲糖尿病患者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時心率以75-105次/分為宜。運動形式依據自身條件、喜好和狀況,可選擇快走、跳舞、散步、太極、騎車、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等。如無禁忌證,每週應進行2~3次的抗阻運動,鍛鍊耐力和力量,要求兩次鍛鍊間隔時間≥2天。

4.血糖監測


藥事健康

說明嘴還是管的不夠嚴,腿還是邁的不夠開。如果患了糖尿病在飲食方面是必須要注意的,不能吃稀的比如稀飯、麵湯、雞湯、排骨湯、魚湯,糊的比如粥,黏的,比如洋芋餈粑,玉米麵糊糊等,油炸食品,因為這些東西的熱量都比較高,一但食用會導致血糖極速飆升。有的人患了糖尿病,就認為自己只要不吃甜食,每頓吃少點就可以了,其實不是。其實嚴格按照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方式來說,可以吃的東西並不少。每天可以喝一杯牛奶,一個饅頭(大約二兩),2兩瘦肉,4兩疏菜,然後再根據醫生的囑託,嚴格按時按量口服降糖藥,就一定能把血糖降下來。同時對於糖尿病病人來說每天要堅持進行身體鍛鍊,每天至少鍛鍊半小時,直到身體微微出汗就可以了。但鍛鍊的時候要防止低血糖出現,鍛鍊時口袋裡隨時裝著糖,一旦出現心慌,身體出虛汗,全身乏力,就立即吃一顆糖!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如果還是降不下來就需要增加降糖藥物的量,或者根據血糖檢測的實際情況聯合用藥!實在不行就需要注射胰島素了!


醫學慕課

“快樂的小大夫”為您解答,喜歡關注~

糖尿病根據其病因在臨床中通常可分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類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幾種類型。

但如果遵循上述原則,血糖仍舊控制不好,可能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

(1)導致患者血糖升高原因,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通過規律口服降糖藥來控制,但對於胰島素絕對缺乏的患者口服降糖藥擇不能有效的控制血糖,例如1型糖尿病患者則只能長期注射胰島素來控制的血糖,像胰腺炎、胰腺切除手術後等都會導致患者的胰島素缺乏,口服降糖藥難以控制。

(2)降糖藥物選擇不當和過於單一,藥物搭配不合理、用量不足,也可以導致血糖控制不佳,例如磺脲類藥物長期應用,則可能由於過度刺激胰島細胞,導致胰島分泌功能衰竭。聯合其他類型的降糖藥物不失為一種好的降糖方法。

(3)患者精神心理因素導致,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還會對患者造成心理上的打擊,導致患者出現抑鬱、緊張、焦慮等因素,也會導致血糖控制欠佳。

(4)此外當患者合併一些疾病,處於應激狀態下,血糖也會出現控制不理想的情況。

“快樂的小大夫”每天為您推送健康醫學知識,分享病例,不要忘記點擊右上角關注呦!

快樂的小大夫

管住嘴邁開腿相當於一個指南,而真正做對這兩件事情並不是單純從字面上理解就可以的。

而吃藥其實更多的只是在血糖形成之後去幹預,並不能從源頭上控制血糖的生成。

說到管住嘴,很多人做的是嚴格讓自己少吃,尤其是一些動物食品。對於糖友來說,還會嚴格讓自己少吃主食甚至不吃主食。如果真是這樣,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對於糖友來說,管住嘴首先是控制總能量,一般情況下,一天熱量控制在1500-2000大卡之間;其次是控制精製糧食的攝入,換之加入雜糧,另控制總主食的攝入,一般一頓飯吃相當於3-5兩米飯的量即可。

對於糖友來說,最適合的常見雜糧排序如下:青稞米、燕麥米(注意是整顆米,不是麥片)、藜麥、蕎麥米、各種雜豆、黑米、全麥麵粉、小米、糙米等。雜糧與精糧的比例為1:1-1:2比較合適。

對於剛開始添加雜糧的人來說,一次添加過多雜糧會影響口感,而且可以會讓腸胃不適,建議循序漸進添加。

在管住嘴的同時,還有一類食物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優質蛋白。而優質蛋白主要存在於瘦肉、大豆及製品、雞蛋、牛奶等食物中。優質蛋白除了可以修復胰腺,還可以在我們體內血糖下降的時候調動胰高血糖素將脂肪轉化為葡萄糖以維持血糖平穩。

糖友們每天吃2-3兩瘦肉、2兩豆腐(或其他豆製品)、200ml脫脂牛奶(或無糖酸奶)、一顆雞蛋(含蛋黃)、再加上穀物蔬菜中的蛋白,基本就可以滿足身體對優質蛋白的需求了。

管住嘴另一個關鍵是關注油,除了明眼上可以看到的食用油,還要注意食物中的油,主要是肉類中的肥肉,和堅果中的油脂。另外就是零食中的油,大部分零食含油量高達30%以上,而且好多都是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對健康是極其不利的。所以,儘可能不要吃包裝類零食。

另一點就是夏天要控制吃水果的量,一天吃不超過半斤,而且儘量分多次吃。

在提一點跟管住嘴關係不是很大的但是很關鍵的,就是吃飯的順序,遵循湯(水)-菜-肉-主食的順序,可以很好的控制餐後血糖。

再說邁開腿,一定要注意一點就是不要空腹運動。我認識的好幾位朋友,喜歡晨跑,還有喜歡晚上下班走路1小時的,其實這都是非常錯誤的。因為空腹運動,本身體內血糖就很低,這個時候運動,會讓血糖更低,之後吃飯血糖又會出現快速反彈,會讓血糖進一步惡化。

運動最佳建議時間在餐後1-2小時之間,運動後半小時需要進行加餐。

運動除了常見的有氧運動,比如慢跑,走路,游泳,還建議可以做一些氣功運動,比如太極、八段錦,這些對血糖平穩也是非常有益的。

另提醒一點,對於體重太大的人,不建議跑步和走路,因為容易對膝蓋造成損傷。

關於吃藥,一定不要把吃藥當做血糖平穩的救命稻草,真正能讓血糖平穩下來的是飲食生活習慣。吃藥並不能治本,沒辦法修復受損的胰腺。而且不要看其他人吃了某個藥效果很好就私自跟著吃,因為症狀不同,需要的藥物也是不同的。私自吃藥不僅起不到作用,還有可能傷害身體。

我是營養師王麗玲,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喜歡我就點擊右上角關注,學習更多健康養生知識。


營養師王麗玲

我也是一個糖尿病患者,經過20年的洗禮,現在己能比較理想的管控血糖了。(在我的動態裡有幾篇關於糖尿病的答題,你感興趣可以看一下)。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迸發症,只要合理的控制了血糖,人生一樣完美。

希望你的血糖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蘇舟2

覺得一切都是吃出來的,糖尿病!觀其所說,本人認為:是腎精不足,虧損,虛耗精血所致。補腎固精益氣養血。六味地黃丸多吃。不要間斷,胰島素照常用。可延年。可益壽。如果吃:六味地黃丸,發現口乾舌燥,有熱感,喝:黃蓮水連喝三天!血糖自降。


說古論今俠

我猜測,有一部分糖尿病病人,他們是不知道按常規的方案,經過多年之後,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值,大多數比原來高的。

關鍵在於,這種狀況敢對病人透露嗎?


橋牌宣傳競賽部部長

我管了嘴,邁了腿,還吃著藥,為什麼還是控制不住升高的血糖?

這裡我們要澄清的,就是病因,糖尿病要解決的肝臟代謝血糖的問題,肝臟問題不解決,管住嘴等等沒有實際意義。痛風要解決的是肝臟代謝嘌呤和抑制嘌呤生成的問題,其他的炎症解決的修復壞掉的細胞等等。

我們要做的,最關鍵是重新認識各種疾病的形成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