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中國遊客買買買背後的供給祕密

一手拎著電飯煲,一手拿著馬桶蓋,身後是被掃蕩一空的貨架,前面是等待付款的長隊……

這已成為國內小長假期間,在日本東京、北海道、大阪、福岡等地眾多商場裡一再重現的景觀。

然而,這些排隊購物的顧客,不是來自日本當地,而是來自中國大陸。據日本觀光局統計,2015 年前三季度,中國遊客人均在日消費額約合人民幣 1.45 萬元。與中國遊客相伴的“爆買”、“掃貨”之類新詞,頻頻出現於大眾傳媒,其中“爆買”一詞已入選日本社會 2015 年度熱詞。

其實,出境旅遊兼購物的中國遊客,“爆買”的遠不止日本馬桶蓋,韓國的彩妝、澳大利亞的奶粉等,也均在“掃貨”之列。

揭秘!中國遊客買買買背後的供給秘密

一組數據印證了國內遊客驚人的跨境購買力。2014 年,中國內地公民出境旅遊達 1.09 億人次,海外支出高達 1648 億美元。而一份最新報告預計,2015 年,中國遊客的海外支出將增至 2290 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購物群體。我國出境遊人數和購買力已連續三年位居世界第一。

中國消費者何以如此不惜重金、捨近求遠追捧國外商品?驅動其後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如人民幣匯率升值,境內外商品價差,仰慕外國名牌。可就實質而言,這種現象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今中國生產與消費、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結構性矛盾。

揭秘!中國遊客買買買背後的供給秘密

一方面,隨著經濟發展、財富積累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國人的消費需求隨之升級,在量的滿足之後,開始追求質量、檔次、精緻、美觀,真所謂“吃得飽還要吃得好,穿得暖還要穿得美”。近年來,又顯現了對智能化、人文化、個性化的新取向。

可另一方面,我國製造業和服務業總體上仍處於粗放發展階段,遠未跟上消費升級需求。相對於鉅變中的需求側,供給側的缺陷日漸凸顯——高端供給不足、低端供給過剩。(新供給主義經濟學認為,經歷過幾十年的計劃經濟和近二十年的總需求管理之後,只有依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才能讓中國經濟重新回到“供給自動創造需求”的均衡狀態,並恢復增長的活力。)

過剩產能的最終退出方式:促進新供給形成新動力

新供給主義經濟學認為,經濟出現產能過剩是供給側出了問題,應該引導社會資源和生產要素流入新供給領域,引導新供給創造新需求,才能真正實現去產能。

揭秘!中國遊客買買買背後的供給秘密

新供給主義經濟理論對新供給作了明確的定義:新供給是指由於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新管理模式等新財富形態,形成了新商業價值,創造了新需求,形成了新市場的供給。

新的財富形態,是新供給的載體,是區別於老化供給的創新性突破;新的商業價值是新供給財富價值的體現,是新供給的使用價值,是完成市場交換的基礎;新的需求是新財富價值的實現路徑,新供給的使用價值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方式;新市場是新需求完成對新供給反作用,進而形成良性的供需互促循環的基礎。因此,新財富形態、新商業價值、新需求、新市場是新供給的四個必要條件,四者缺一不可。

比如滴滴出行軟件的產生,人們幾乎可以隨時隨地選擇快車、專車、順風車、拼車等最適合自己的出行方式。如果沒有滴滴出行這種新供給的出現,人們依舊可以乘傳統的出租車、開車或者乘坐地鐵、公交車等,人們的生活也不會受到影響。

揭秘!中國遊客買買買背後的供給秘密

而當滴滴出行出現之後,人們的“精細化”出行需求被創造出來。在供給和需求的時間匹配上,滴滴出行基本可以做到乘車和等候的無縫銜接,人們不用在寒風或烈日中苦苦等候,司機也不用毫無目標地尋找客戶。在供需的空間匹配上,人們可以在時間、價格、服務上面進行自由選擇,對於時間和服務要求較高的顧客可以選擇快車,對於價格比較敏感的顧客可以選擇專車或順風車,等等。

如何引導新供給創造新需求

在沒有供給約束和供給抑制的情況下,市場可以通過“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完成生產要素從投入到實現要素收入的過程,進而形成新的生產力。此時,政府需要創造市場化的環境,使得勞動、資本、土地等生產要素能夠在新財富價值和消費者效用滿足的作用下,完成正常的投入產出和再投資,引導新供給的形成,進而創造新需求。

一種新供給的產生會對上下游供給產生帶動作用。一項產業的新供給不僅可以創造出對於該項產業的新需求,往往還會產生引致消費帶動相關配套產業的需求,通過產業鏈而輻射到上下游產業,進而輻射整個經濟,通過供給擴張的帶動作用創造出成倍的新需求。

揭秘!中國遊客買買買背後的供給秘密

比如Uber或滴滴出行,它不是通過設計出新的產品進行銷售,而是通過新的商業模式將現有資源進行整合,與不同行業形成協作互補,同時運用互聯網創新技術,為用戶提供專車、快車、順風車、代駕等全面的出行服務,解決了大城市多年來“打車難、打車貴”的問題。

再以美國蘋果產業鏈為例,來看一下新供給是如何創造新需求,使得美國經濟走出衰退的。

第一,新的商業價值附加是新供給創造新需求的基礎。正如喬布斯所言,蘋果公司“重新發明了手機”,而在此之前,人們是無法想象一部手機能夠沒有鍵盤,而且能像個人電腦一樣運行復雜的程序,實現繁多的功能。

第二,新供給與新需求的快速擴張。在 2007 年蘋果手機上市之前,這個世界對蘋果手機的需求是零。而 iPhone 這一新供給在消費者中創造了巨大的新需求。

揭秘!中國遊客買買買背後的供給秘密

第三,外延式的新供給擴張繼續形成新市場,才能最終形成新動力。蘋果通過其操作系統和 APP Store 軟件付費下載系統,形成了 iOS 生態圈,通過軟件創造了更大的新需求。

第四,資本通過乘數效應在經濟中發揮創造作用,是新供給形成新動力,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蘋果公司的 iPhone 等產品,和其他周邊相關產品的銷售收入,分別轉化成公司利潤、股東紅利、員工薪酬、銀行利息、房地產租金等要素報酬,再次進入美國的經濟循環,加速了供給創造自身需求的宏觀循環,從而推動美國經濟走出衰退,形成復甦。

只有促進新供給形成新動力才能真正去產能

從根本上解決產能過剩問題,只能通過引導要素資源從供給成熟、供給老化的產業向供給形成、供給擴張階段的新業態來實現。一方面,通過重點領域的制度要素供給,破除阻礙成熟供給、老化供給向新供給形成和擴張的機制障礙,建立要素自由流動和轉移的公平環境,健全勞動、資本、土地、技術、金融等要素按邊際要素貢獻參與分配的機制。

另一方面,鼓勵各個市場主體創新發展,打造孵化和投資結合、線上線下結合的開放式服務載體,為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新管理模式等提供支持。

正如奔馳汽車前總設計師說過“奔馳賣的不是汽車,而是一件藝術品,只是碰巧它會跑”,同樣,特斯拉賣的也不是交通工具,而是環保、時尚。

揭秘!中國遊客買買買背後的供給秘密

總之,只有引導要素資源從供給成熟、供給老化階段向新供給形成、供給擴張階段轉移,引導新供給,創造新需求,形成新動力,才能真正去產能,並順利完成經濟結構轉型。一旦資本、資源、勞動開始向新供給、新業態集中,老化產業的產能過剩將自然消除,不但供需市場可以恢復均衡,經濟也將重新開啟新的增長週期 !

*本文摘自《供給側改革》、《新供給主義經濟學》、《供給側改革:下一步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