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敗家王妃,錢不夠花廉價賣了王府,買家整修發現大批隱藏金銀

大清帝國的鐵帽子王,在二百多年的滿清統治時期都是皇權和財富的象徵,可以說是處於金字塔頂尖上的那一小部分人。可是在享受了二百多年的榮華富貴之後,曾經彪悍的八旗子弟在老祖宗的福廕下,早就沒有了進取之心。

清朝敗家王妃,錢不夠花廉價賣了王府,買家整修發現大批隱藏金銀

隨著宣統的退位,清政府的倒臺,沒有了大權庇佑的鐵帽子王們也是過得日漸落魄,賣房賣地的不在少數,有的淪為拉黃包車,也有的因為盜老祖宗的墳墓被判刑的。他們有了一個統一的稱呼——敗家子,其中末代豫親王愛新覺羅·端鎮,就是其中一員。

清朝敗家王妃,錢不夠花廉價賣了王府,買家整修發現大批隱藏金銀

第一代豫親王是多鐸,揚州三日,殺史可法,俘虜南明福王的都是他,因為清初在平定南方地區立下的大功而封此爵位。三十六歲就英年早逝。可是過了二百年多年之後,他的子孫早就沒有了老祖宗的勇武過人,連生活都難以為繼,不得不把注意打到賣房子上。

1916年,曾經的豫親王懋林早就去世好幾年了,現在承繼了豫親王封號的是年僅七歲的端鎮,因為空守著大宅子卻沒有錢花,端鎮的母親豫親王的老王妃就決定賣了豫親王府分錢了事。

清朝敗家王妃,錢不夠花廉價賣了王府,買家整修發現大批隱藏金銀

清朝敗家王妃,錢不夠花廉價賣了王府,買家整修發現大批隱藏金銀

不過下一件事情,完全是端鎮親力親為了。1948年的九月底,端鎮拿著豫親王府的金印去中央銀行進行兌換,此金印重270多兩,寬3.5寸,金印的正面用篆體的漢字和滿文分別刻有“和碩豫親王寶”幾個大字。金印的握手處鑄有獬豸,端的是華貴大氣。

而這麼寶貴的大印卻被以金子的原重量進行了兌換,還被剁開以鑑定成色。當這則新聞上了報紙之後,一些收藏家和文物專家們紛紛表示遺憾,就這麼把文物毀掉了實在是太可惜。而端鎮也成了不看價值只看金子重量進行兌換的第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