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丨中俄蒙三國元首商量了一件大事,要合建一條油氣管道

最新丨中俄蒙三国元首商量了一件大事,要合建一条油气管道

本文共1632字,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劃重點

❶ 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京、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在青島舉行了中俄蒙三國元首第四次會晤。三國元首共同研究了修建共享的輸油氣管道問題。

❷ 蒙古國提議中俄間的油氣運輸可通過蒙古國來進行。主要優勢是這條路線安全、長度短且經過草原。這一提議得到了普京的支持。

6月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京、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在青島舉行了中俄蒙三國元首第四次會晤,三國元首全面總結三方合作進展和成果,共同規劃下一階段優先任務和方向。

除了這些大方向和大動作,三國元首也討論了一些“細節”。據俄媒報道,此次會晤中三國元首就改善公路和鐵路往來交換了意見,還共同研究了修建三國之間共享的輸油氣管道問題。

其中,

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提議,中俄間的油氣運輸可通過蒙古國來進行,這一提議得到了普京的支持。據克里姆林宮網站消息,普京表示:“蒙古國夥伴提議,鋪設過境該國從俄羅斯至中國的油氣管道。總體來說,我們對此表示支持,這是很好的想法。但毫無疑問的是,在此類情形下總是需要進行精密的經濟技術論證。”

最近三年,中國天然氣消費總量平均在1900億立方米左右,平均進口650億立方米。目前4個主要的天然氣供應渠道中,俄羅斯通道能夠提供的供應量約為680億立方米/年,超過其他渠道的總和。

最新丨中俄蒙三国元首商量了一件大事,要合建一条油气管道

不過目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考慮並落實的所有對華供氣路線皆未過境第三國,它選擇的都是中俄直接交界處:布拉戈維申斯克、符拉迪沃斯託克和阿爾泰邊區。

基於未來中俄天然氣運輸的龐大體量,蒙古國提議俄輸華天然氣從蒙過境已非頭一次。

早在2006年,蒙古國就提出要作中國和俄羅斯過境運輸的中間商。蒙古國提出在巴彥奧爾加自治區鋪設阿爾泰天然氣管道,可縮短1000公里路線;2015年的烏法峰會上,蒙古國總統也向中俄兩國元首作出上述提議;2016年6月,三國聯合發佈的《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綱要》中提及,“在具體建議形成的情況下,研究過境蒙古國的中俄原油及天然氣管道的合理性”。

過境蒙古國,主要優勢是這條路線安全,路線更短,而且是在荒漠草原,管道建設起來更經濟。而對蒙古國而言,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曾令蒙古國坐上經濟發展的快速列車,但單一的產業結構也讓蒙古陷入了發展的漩渦。已持續相當長時間低迷的經濟困境下,蒙古國非常渴望在運輸、能源、採礦等投資領域與最主要貿易伙伴中國達成新合作協議。

中俄之間的地理優勢,使蒙古擁有絕佳的“橋樑”角色。但基礎設施目前還沒有跟上發展的腳步,蒙古國與中國之間僅有一條鐵路口岸,烏蘭巴托—北京國際列車開通於上世紀50年代,至今仍需換軌,客運和貨運速度都亟待提速。

受限於交通運輸,蒙古國現有的石油、煤炭等資源出口到中國僅靠公路運輸,運輸成本居高不下,降低了蒙古國資源的競爭力。

通過中俄蒙經濟走廊的互通建設,蒙古國可以獲得寶貴的出海口和外貿大通道,保證本國豐富的礦產資源能夠向外輸送,從而帶動經濟的開放性發展。從這個角度看,蒙古國也是三方合作最直接、最快的受益方。

2014年習近平訪問蒙古國,也就蒙古國最關心的過境運輸問題做出了實打實的安排。中蒙雙方簽訂了26份合作文件,涉及過境運輸的就有4條,中國向蒙古國提供的出海口將增加到8個,蒙古國通過亞洲地區走向歐美的鐵路運輸量將增加到1億噸。

正如習近平主席在蒙古國國家議會上發表的演講所說,“中國願意為包括蒙古國在內的周邊國家提供共同發展的機遇和空間,歡迎大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列車”。

最新丨中俄蒙三国元首商量了一件大事,要合建一条油气管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