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維爾專訪:時代變了,三獅的求勝欲沒變

内维尔专访:时代变了,三狮的求胜欲没变

加里-內維爾在莫斯科接受了ESPN的專訪。在他看來,世界盃首戰對陣突尼斯,確實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但他並不覺得這將是歷史的重演。

作為前曼聯隊長,加里-內維爾一共代表三獅軍團出征85次,參加了兩屆世界盃,而在掛靴之後還曾擔任霍奇森在三獅軍團的助理教練。

二十年前,1998年世界盃上英格蘭的首場比賽,他們在炙熱的馬賽迎戰突尼斯,而在二十年後,2018年世界盃上,英格蘭的首場比賽又是對陣突尼斯,而且此番伏爾加格勒的預計溫度會達到30度。

1998年,格倫-霍德爾的球隊在世界盃首場比賽中2-0輕取對手。儘管加里-內維爾希望在本屆世界盃首場比賽中取得同樣的勝利,但他堅持認為索斯蓋特的球員擁有完全不同的心態和期望,畢竟這些年來英格蘭在大賽舞臺上栽了不少跟頭。

“早在1998年世界盃的時候,我們在1996年歐洲盃上收穫了信心,所以能夠樂觀的對待比賽。我們贏得了勝利。”加里-內維爾說道,“我們贏得了對陣突尼斯的比賽——我沒有首發,但沒有人記得,因為大衛-貝克漢姆和歐文也沒有首發。我真切地感受到,有了這樣一支球隊,屬於我們的時代就要來臨了。”

“這種期望已經消失了。真的,但是在那個時候,人們真心希望英格蘭能夠奪得最後的冠軍。有些球員經歷過困難,但困難在那個階段並不算多。我們那個時候都沒有經歷過對陣羅馬尼亞的失利(1998年世界盃和2000年歐洲盃),或者是對陣冰島的失敗。”

如果用一場比賽來概括如今英格蘭在重大比賽中搞砸一切的能力,那麼就是2016年歐洲盃上對陣冰島的八分之一決賽:英格蘭1-2輸給了不起眼的冰島。那天晚上加里-內維爾坐在替補席上,親眼目睹了一群有著極高評價的球員是如何在激烈的戰鬥中集體表現不佳,並苦吞惡果。不過在他看來,這將是三獅軍團吸取教訓的一個好機會。

“大多數人都會記得對陣冰島的那場比賽。”加里-內維爾說道,“如果你在一場重大比賽中狀態下滑了5%,那麼你就會陷入困境。但由於這已經是兩年前的事情了,所以我認為人們會更加關注今夏的比賽,特別是首場比賽。”

“兩年前的我們沒有能夠取勝,因為我們缺乏專業精神,或者是大意輕敵,所以我們輸給了冰島。那場比賽我們踢得很糟糕,而且沒有處理好比賽。這是足球比賽,這並非是一個人的事情。那些小夥子都是不錯的小夥子,所以我想,在對陣突尼斯的比賽中,像阿里、斯特林、拉什福德這樣的年輕球員,都將從以往的比賽中吸取到經驗。”

“一名球員必須從他的負面經歷中走出來。即便你在比賽中犯了一個錯誤,你也必須立即採取行動。錯誤管理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你的生活並非只有足球。當你離開它的時候,一定要從它身上學到一些什麼,並從中學習。”

内维尔专访:时代变了,三狮的求胜欲没变

無論如何,三獅軍團身上的壓力從未發生過變化。索斯蓋特在某種程度上為這個國家注入了一種現實主義的氣息,但這可能只會持續到第一粒失球的出現。儘管索斯蓋特承認球隊必須避免自滿,但加里-內維爾堅持認為,本屆世界盃上英格蘭所遇到的挑戰與四年之前在巴西所遇到的挑戰是不同的。

“首戰對陣突尼斯,一個不錯的開局。”加里-內維爾說道,“我們可以坐在這裡說,每一場比賽都很艱難。我們可以說,不能不尊重對手,我們不能夠自滿,但我們也可以說,這和2014年的比賽是不同的。當時我們首戰對陣意大利,然後對陣烏拉圭,這比賽看得你都想罵人。”

“當你看到這些,意大利、烏拉圭和哥斯達黎加,結果就如同我們所看到的那樣。當時的英格蘭正處於過渡階段。我們失去了蘭帕德、特里、費迪南德、傑拉德、阿什利-科爾這一代人,取而代之的是丹尼-羅斯、盧克-肖、菲爾-瓊斯、羅斯-巴克利、斯特林和斯通斯,因此那是一場完全不一樣的比賽。”

然而在談及這一問題的時候,需要說一點兒背景資料。20年前加里-內維爾代表英格蘭出征世界盃之前,格倫-霍德爾在1996年歐洲盃比賽中是奪冠大熱,但他們在半決賽中因為點球大戰輸給了德國。

如今和20年前的情況還有另外一個區別,那就是球員的經驗。加里-內維爾搖著頭,回憶起那個時代球員在世界盃開賽前所面臨的挑戰。

加里-內維爾說道:“世界盃對於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我所說的‘老派的英格蘭風格’。‘加扎事件(加斯科因被排除在球隊之外)’的影響是巨大的。謝林漢姆深夜外出的事情,使得他不得不公開道歉。貝克漢姆也被排除在外,因此那場比賽之前,球隊飽受爭議。”

近些年來,這種“野蠻”的爭議越來越少。斯特林身上槍支的紋身讓他成為了媒體的焦點,儘管過去人們會樂於看到球員在鏡頭面前公開道歉,但最近發生的任何關於“醜聞”的事情,都得到了球隊的支持。

“在過去三場比賽中,我一直都是幕後團隊的一員。這三場比賽都表現得很平靜。”加里-內維爾說道,“我想把這作為第四場比賽,並沒有什麼特殊。但有些時候,‘焦慮’和‘我們對抗全世界’的心態會對我們有所幫助。”

“在1998年的時候,我就知道這一切,而它也確實激勵了球員。那個時候的媒體和現在完全不一樣。媒體有著一種老派的、恃強凌弱的態度。儘管現在的媒體仍舊扮演著很關鍵的角色,但我認為它只不過存在於界限之內,而且邊界更加清晰。”

“那時媒體有種更加強硬的態度。他們想要的是摩擦和爭議,但現在媒體更加需要的是一個關於誰將獲得出場機會的足球故事:是斯特林嗎?還是拉什福德?當年的媒體,即便是比賽前10天,也沒有人關心誰會出場比賽。”

“所有的一切都是關於誰不該出門,誰在抽菸,誰在喝酒。基本上就是誰做啥事被揪了小辮子。你幾乎一直被跟蹤。公平來說,現在的球員也更加專業了。在社交媒體、智能手機普及的年代,他們更有自知之明瞭。”

20年來,很多事情都發生了變化,但有些事情還是不會發生變化的:英格蘭對陣突尼斯之時所展現出來的必勝決心。

“我不會坐在這裡說,這將是一場艱難的比賽,因為它不是。”加里-內維爾說道,“對陣西班牙、葡萄牙啥的,才是艱難的比賽。”

(西地那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