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神槍──毛瑟C96

抗戰神槍──毛瑟C96

.

我小的時候,俺媽給我買了本歷史書籍,上頭是介紹中國曆代歷史,其中還有插圖呢,我超喜歡的,書末的最後一段名叫“武昌起義及民主中國的誕生”,在介紹武昌起義的插圖令人印象深刻──幾個軍人拿著毛瑟C96往前衝。印像深刻倒不是因為被革命情感打動,而是因為這把槍實在長得噁心,惡得令人過目不忘!哈哈!說來諷刺,雖然當初是這麼想的沒錯,不過隨著年齡增長,看歷史看得越來越多,才知道C96的醜不是醜,而是時代下的過渡特徵,令人著迷的歷史結晶。

.

先說說這把槍的起源吧,1890年左右的德國工業發展旺盛,當時毛瑟兵工廠正迅速擴張中,應徵了好多好多工人,由於薪資開的老天高,吸引了費德勒一家三兄弟的注目,他們三兄弟可不一般,是個機械界的明星呢!在應徵前村子上就已經傳出他們天才般的機械天賦(別問我村子上的人怎知道的),所以順利的當上兵工廠上的"非血汗勞工了",為啥這麼說?看看他們的職位就行了:老大菲德爾·費德勒是廠裡實驗車間主任,老二弗裡德里克·費德勒和老三約瑟夫·費德勒都是廠裡的高級設計師。

.

抗戰神槍──毛瑟C96

有天,老二弗裡德里克·費德勒在家中閒著沒事,突然靈光一閃,想說:“喔喔!最近好像彈匣式槍械好像很紅耶,我也來作作看好了。”,隨後操起設計圖,畫了份手槍草稿,老大、老三看到後覺得這草稿還挺有搞頭的,於是搬來鐵塊鐵板,在家裡磨阿磨阿,最終完成C96手槍的雛形。(史料紀載是在家裡作的,真搞不懂他們為啥不用工廠機器)當時老二把這把槍設定為半自動手槍,老實說當時德國已經有很多種半自動手槍了,象是C93博查特就是一例,不過因為C96握起來比較舒服(圓球狀的木製握把耶,超高級的),最終被軍方看中,大量生產。(P.S:半自動的意思是上膛後一按坂機便可以射出子彈,不像老式的左輪手槍這麼麻煩,要撥動擊錘,按坂機才能發射)

.

要說C96之所以能順利生產,還有關鍵性的一點:當時德意志由威廉二世所掌握,當時他是個掌權還不到十年的新手皇帝,心頭充滿幹勁,想要搞出一番作為,而到底要怎麼作才會讓大家覺得自己很屌呢?威廉二世覺得:讓百姓吃得飽、穿得暖,這種東西看不到也摸不著,倒是大艦巨砲,亮恍恍的刺刀最吸引目光,最炫泡了。於是開始採用新式裝備,象是馬克沁機槍、G98(K98的前身)等明星武器,都是在當時裝備的,而威廉二世一看到C96那方方的彈匣,細細的槍管,詭異的圓球握把,一整個獵奇心大增,又看到C96能夠半自動射擊,威廉二世不禁大喊:“好科幻呀!我喜歡!”隨後裝備德軍,一共生產了100餘萬支毛瑟C96,軍官優先裝備。(不過時間不長,後來P08生產後,C96就被軍官嫌不方便,打入冷宮)

.

抗戰神槍──毛瑟C96

這把槍最大的特色有三個:

.

1.彈匣位置:他的彈匣位置十分奇葩,竟然跟現代步槍一樣長在前面(一般的手槍彈匣都藏在握把),這導致槍枝的重心都跑到前面去了,使用起來笨重費力,槍口上跳問題嚴重。

.

2.他的退彈孔位置,有當兵的都知道,一般的槍枝都是往右手邊退彈殼的,而這把槍不是往左,也不是往右,是往上!如果你射擊角度沒掌握好,C96的彈殼從從你的頭上飛過........或是直接燙爆你的煞氣臉龐。

.

3.到底算手槍還是步槍呢:作為手槍,他威力過大;作為步槍,他威力過小。要當手槍用,他後座力會害你手抽筋,要當步槍用,他又沒有步槍的準度。

.

總結完三大特色,讀者可能會發現這把手槍的特色怎麼就是缺點阿.....沒錯呦,這把槍確實超多問題的,所以在P08手槍發明後就逐漸被取代掉了,喔!你可能會問說既然被取代了,那這些二手C96會跑去那兒呢?答案就是中華民國啦!當時中國面臨軍閥大戰,蔣介石想玩北伐,張作霖想幹吳佩孚,馬步芳想搞回族獨立,王亞樵想吃張嘯林,而要達成這些目標,到底要怎麼作呢?答案就是拿槍殺爆他們阿!不過當時中國的兵工廠超爛,只能生產打一發裝填一發的步槍,而且槍膛超容易自爆。所以大家都把目光拋向西洋,希望這群科技樹滿級的洋人能賣武器給自己。洋人盛行資本主義,管他甚麼人權,反正賣槍有錢賺就是了,隨後接了超多訂單,製造超多武器給中國,英國的李恩菲爾德、蘇聯的莫辛納甘、德國的G98和C96紛紛流往中國。

.

抗戰神槍──毛瑟C96

毛瑟工廠前後生產100餘萬支C96,其中70%銷往中國!話說當時中國軍人沒讀過多少書,根本不知道“C”怎麼念,甚至連阿拉伯數字的“96”都不知是啥,拿到槍後就胡亂取名,看他可以裝填20發子彈,就把它稱為“20響”;看他的槍托可以開闔,就把它稱作“盒子炮”,看它射擊時彈殼會亂飛,又把它稱為“駁殼槍”;看它烤漆很亮,又叫它“鏡面匣子”。總而言之,C96在中國有超多名字的,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一把槍有這麼多名字,也可以想見當時中國軍閥分裂有多麼誇張,竟然連一把槍的名字都不能統一。

.

有意思的是,當時德國人就是因為討厭C96的超大後座力,以及彈殼跳到頭上的問題才放棄它的,然而國軍卻把劣勢轉為優勢,使用了平放射擊動作(也就是槍轉90度射擊),這樣一來彈殼既不會砸到自己,還能靠著後座力彈跳,以此來作戰術掃射!哇賽,死腦袋的德國人作夢也不會想到自己搞不定的劣槍,落後的中國轉了轉手腕就搞定了!

.

如果AK-47是共黨武器的象徵,那麼C96就是民國時期的扛壩子。文章最後,我本來想要用一位名人的名言來作為結尾,可惜找不到,所以就拿自己的愚見作為結尾吧:“C96手槍是軍事過渡時期產生下來的怪物,它醜得不行,又難使用。不過卻是個名副其實的活歷史,它伴隨著近代中國的興衰,見證了黃花崗起義(當初黃興拿的就是C96喔),辛亥革命,連年的軍閥混戰,慷慨激昂的熱血抗戰,以及悲劇的國共內戰,是在中國運用最久最廣泛的手槍,對歷史的邁進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