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家訓,六百三十四個字,影響中國三百年,至今很多話張嘴就來

這部家訓,六百三十四個字,影響中國三百年,至今很多話張嘴就來

我們今天的門窗,主要強調功能,比如透光性,比如開啟的嚴謹,等等,不注重裝飾。現代人即便在窗戶上貼一個裝飾,也就寫四個字:恭喜發財。土了,太土!

你要看我們那門窗館裡的門窗,上面那字有意思。字多,上面寫著什麼呢?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再有什麼呢?“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這話聽著都很對仗。

這話出自於誰呢?出自於清代朱柏廬先生的《朱子家訓》。如何治家,其實是個難題。我們過去說修齊治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第二個,就是齊家。這是我們今天大多人議論最多的一個話題。

家風,一個家庭有一個家庭不同的家風。家訓是什麼?有大家訓小家訓,有自己為自己家寫的,也有使用公用的。比如,朱柏廬先生的《朱子家訓》。過去的古人認為,人必有家,家必有訓,就是這個意思。

《朱子家訓》,也稱《朱子治家格言》,它是一種格言體,兩句兩句都是對仗的,主要是以家庭道德為主的一種啟蒙讀物。

朱柏廬這個人呢,他的名字叫朱用純,是江蘇崑山人,是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入清以後就隱居了,就教書去了。他深感當時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很難學到真正的學問,所以就自己編寫教材。他這一生,精神上是尋求一種安寧,嚴於律己,除了願意結識官吏、豪紳,也願意去結識下層人。

《朱子家訓》,全文不算太長,六百三十四個字。過去是要求背誦的,我大概能背個大半,因為我們過去背的時候,人說這東西有糟粕。有沒有糟粕呢?確實有點糟粕。所謂的糟粕,就是今天的社會不時興了。其實道理沒有問題。

《朱子家訓》,內容簡單明瞭,對仗工整,朗朗上口,很多話你張嘴就來。比如,“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未雨綢繆,臨渴掘井,這是兩種生活狀態,它告訴你,哪個宜,哪個不宜。

其中有一些警句,我們過去講究節約,“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講得非常好。我們今天端著飯吃的時候,一定要想這東西來得不容易啊。你仔細想,確實不容易啊。我們隨便把一碗米飯“哐當”扣垃圾桶裡了,你知道這碗米誰種的?經過了多遠運到你跟前?還有人給你做熟,最後你扣在垃圾桶裡了。所以,古人講得很有道理,你不要以為這個事就這麼一點,就是一碗米飯,真的是來處不易。

我們年輕的時候說的一些糟粕,當時並不是糟粕,當時是糟粕就不寫進去。今天看著有糟粕,比如有這樣的話,“奴僕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豔妝”,你說現在咱都一夫一妻制,沒有妾,不能納妾。好,那我們就把妻妾切忌豔妝,改成妻子切忌豔妝。為什麼說切忌豔妝呢?豔妝出去容易招事。“奴僕勿用俊美”,現在的家裡哪有奴僕啊?現在家裡有時候會僱家政人員吧,僱經紀人吧,就不能太俊美。如果太俊美,就會出大問題。

《朱子家訓》,有的地方寫得很淺顯,誰都懂,比如說“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說得多好!“勿飲過量之酒”,我估計很多人都遵守不了。為什麼?經常一喝就暈,喝大了。“勿貪意外之財”,這事好像簡單,其實沒那麼簡單。比如說,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馬上交給警察叔叔的手裡邊,你撿到一百塊錢,也會交到警察叔叔的手裡邊。結果馬路邊上有一百萬塊現金,沒人管你,你是不是會嘀咕,這個時候你能把這個錢交上去嗎?這個時候你的內心就開始糾結。錢少你肯定不會糾結。這就是它要告誡你的,“勿貪意外之財”,因為這財產不歸你。如果你非得貪這意外之財,後面的這個禍,你很難預料。

還有一些概念,相對來說就比較熟悉,比如《朱子家訓》中說“施惠勿念,受恩莫忘”。你給人家的好處,不要老是記著,別老惦記這事。你受人家的恩惠,一定不能忘了。不像我們現在,我們現在是什麼?把錢一捐出去,馬上自個兒給自個兒貼一個標牌,叫什麼呢?慈善家。到處說我是慈善家,我捐了多少錢幹什麼。這在古人面前,不算一個善行。善於與人見,不是真善,善行一定要隱藏起來。過去古人對報恩這個事兒,很在意。我們很熟悉的一句話叫“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所以《朱子家訓》說“施惠勿念,受恩莫忘”,是這個意思。

(文章源自網絡,講述人馬未都先生)

《朱子家訓》,即《朱子治家格言》,讀者口碑推薦蔡禮旭老師的版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