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打好“組合拳”抓黨建促脫貧

今年以來,我市認真制定《關於選優工作力量建強基層組織助推脫貧攻堅的意見》,進一步促進黨建工作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精準對接,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

我市深入開展貧困鄉鎮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分析研判工作,擇優選拔27名熟悉扶貧開發、現代農業、村鎮建設、基層治理的幹部進入鄉鎮領導班子。實施農村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行動,調整退出不稱職村幹部36名,新選拔補充村幹部48名。從市縣機關新選派128名駐村幹部,強化幫扶一線工作力量。公開選聘一批貧困村大學生村文書,在全市動態儲備1000名村級後備幹部。深化脫貧攻堅“三富三思”主題實踐活動,開展“感恩奮進”主題教育和幹部講政策、專家講技術、典型講經驗、群眾講黨恩等活動,持續激發貧困群眾感恩奮進、艱苦奮鬥的內生動力。聚焦產業扶貧,全面推行“黨組織+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產業黨建模式,確保戶有增收項目、村有致富產業。按照“因村施策、按需對接、精準幫扶”原則,組織實施“科技特派員支農計劃”和“百名農技專家聯百村興產業助脫貧活動”,選派500多名科技特派員,到貧困鄉鎮村和農業園區、產業基地駐點指導產業發展。持續開展鄉鎮幹部農技推廣能力提升工程,以貧困鄉村幹部、貧困戶、致富帶頭人等為重點,積極培育生產能手、經營能人和“田秀才”“土專家”,著力增強造血功能和自我發展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