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潤道德滋養 營造文明家園——武威市強化思想道德建設助力“創城”側記

隨著我市成功入選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武威,這座古今交融、傳承創新的歷史文化名城開啟了新的發展篇章。今年以來,“天馬故鄉”的兒女備受鼓舞,進一步堅定信心,用辛勤的汗水、激情的實踐,澆灌文明之花,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增光添彩。

吹響創城號角

文明市民是文明城市最美的風景線,文明市民離不開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是“創城”的重點工作,也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先決條件。“創城”工作開展以來,我市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宣傳,著力培育道德文明風尚,建立健全了長效常態創建工作機制。市委常委會先後4次召開了會議對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進行專題研究部署,制定了《2018年全市宣傳思想工作要點》等規範文件,切實加強黨員領導幹部政治理論學習。市創城辦緊扣《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和全市“創城”三年規劃等方案,建機制、夯基礎、抓重點、促難點,對標精準創建,有序推進“創城”工作。

“創建文明城市,從你我做起”“文明武威人,最美風景線”……當下,在武威大街小巷,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公益宣傳,已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同時,我市還制定了《創城工作宣傳指導方案》,編印《創城宣傳標語100條》《公益廣告圖集》等,在《武威日報》開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專欄,武威電視臺製作播出“創城”專題節目,利用宣傳牌、電子屏、建築圍擋等發佈公益廣告,打造了一批主題街、主題廣場、主題公園,進一步深化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大創建”行動。近期,我市提煉形成了“崇文尚德、包容創新”的武威城市精神並廣泛宣傳,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開展了“弘揚雷鋒精神、創建文明城市”“共築誠信武威”“書城不夜·書香武威”全民閱讀等活動,形成了良好的宣傳動員格局。

培育文明風尚

志願者是創建文明城市的宣傳員和推動者。在我市“創城”工作中,志願者的身影無處不在。

6月7日,涼州區兩百多輛愛心送考車統一張貼標識,接送參加高考的考生,這是一支浩浩蕩蕩的愛心送考隊伍,更是傳播文明新風、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明風尚引領先鋒。

我市全力推進志願服務制度化,廣泛宣傳《志願服務條例》,組織市、區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開展文明城市志願服務活動,爭做文明宣傳員、勸導員、監督員、志願者。

同時,我市組織百名志願者常態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印發倡議書2萬多份。開展第六屆甘肅省道德模範候選人評選推薦工作,組織開展了“新時代好少年”宣傳推選活動,加大志願服務先進典型宣傳推選力度,加強網絡文明傳播,推進移風易俗。組織實施樹新風強動力助脫貧“八項活動”,開展了“倡導婚嫁新風、抵制天價彩禮”、孝老敬老志願服務等活動。協調教育、交通等9個部門印發了“創建文明城市·倡導文明新風”為主題的“一封信”。深入推進文明禮儀、文明交通、文明旅遊、文明餐桌、文明勸導、文明上網行動,為12320家餐飲單位制作“節儉養德”“光盤行動”等提示牌,發放“文明餐桌公約”溫馨提示卡1000張、“文明餐桌行動”倡議書3萬餘份。

釋放城市魅力

街面乾淨整潔,街景絢麗多姿,老城區舊貌換了新顏……夏日的武威城區處處生機盎然,和諧文明之風處處吹拂。

我市在建立健全長效常態創建工作機制上做文章,今年以來,全力加強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道德模範推薦等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市文明委制定了《2018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要點》,同時,委託第三方評估機構,以武威城區為重點,延伸至城郊及部分鄉鎮、單位,隨機抽查了402個點位,發放調查問卷200份,形成了書面測評報告,對反饋的城區存在衛生死角、公益宣傳發力不勻、小區管理存在薄弱環節、城市秩序需要進一步改善、文明旅遊工作亟需加強等8個方面24類1460個具體問題書面向責任單位發整改函,分類交辦問題,要求建立臺賬整改。

我市對全市596個市級以上的文明單位建立電子檔案,開展文明單位“亮牌承諾”活動,廣泛開展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積極開展“我為創城進一言”等活動,引導群眾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從不同角度,對市、縣區領導幹部和創城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累計培訓1420人次。對27個部門、行業創城工作進行了分類培訓指導。組織相關人員前往安徽蕪湖、江蘇張家港、深圳、嘉峪關、金昌等市考察學習,借鑑創城先進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