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南區:發展種養、光伏發電等項目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

欽南區:發展種養、光伏發電等項目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

欽南區:發展種養、光伏發電等項目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

儘管窗外的氣溫超過30℃,但在欽州市欽南區黃屋屯鎮圩埠村的澳門紡織生產線培訓現場,18名“工人”正在針織機前嫻熟地做著針織活兒。

“來這裡工作比在外幹苦力工幸福多了,有電風扇吹、又陰涼不用曬太陽。”村民黃小鳳說。

欽南區:發展種養、光伏發電等項目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

▲ 圩埠村與澳門紡織公司合作建立的紡織生產線培訓現場

參加培訓前,黃小鳳是個地道的農民。自村裡引進澳門扶貧車間項目以來,她從4月開始接受培訓學習,如今已能熟練地掌握針織機器的操作。

駐圩埠村第一書記楊樊說:“目前我們只是進行前期的培訓工作,培訓期間每人每天60元的務工費,等項目的車間建設好了,他們就是廠裡的正式工人了,到時每人每月工資能有2500元左右。”

圩埠村是“十三五”貧困村之一,農民經濟收入以種植、養殖以及外出務工為主。隨著脫貧攻堅深入推進,在幫扶單位的努力下,該村引進了澳門扶貧車間項目,並以村委會的名義修建扶貧車間,然後租借車間給引進的企業建設紡織生產線。這種“村企共建”的模式,預計能使村集體年收入達3萬元,還可解決150多名群眾就業問題。

此外,圩埠村還建成了220平方米的光伏扶貧電站項目,年收入約3.7萬元,並與一家農業科技公司簽約合作養龜項目,預計年收入2.4萬元,村集體收入日漸增長。

欽南區:發展種養、光伏發電等項目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

▲ 康熙嶺鎮新營村光伏扶貧電站項目

圩埠村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只是欽南區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區立足破解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難題,不斷提升貧困村自身“造血”功能,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2017年,該區共投入專項資金1100萬元,為2016年和2017年摘帽村每村劃撥50萬元用於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讓已脫貧的貧困村集體收入全部達到2萬元以上。

今年以來,欽南區繼續堅持“輸血”和“造血”相結合,以委託經營、資產收益等方式,全力幫助貧困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目前,該區已有25個貧困村與當地一家農業龍頭企業簽約發展養龜項目,已有28個貧困村開展光伏發電項目。其中,圩埠村等3個貧困村已建成光伏發電項目。

站在合作社承接的中馬欽州產業園區地下管廊項目施工現場,犀牛腳鎮丹寮社區興丹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劉日強掩飾不住內心喜悅:“有了興丹專業合作社承接的這些項目,用不了幾年,我們社區居民的生活肯定大變樣。”

近年來,丹寮社區積極利用處於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核心區的地理優勢,社區居民人均出資3000元,成立欽州市興丹種植專業合作社,並通過投資控股設立一家勞務公司,積極參與園區的開發建設,使集體經濟不斷得到壯大。去年9月30日,合作社第一次分紅資金達220多萬元,社員每人得到1500元,社區集體收入約16萬元。該合作社的成立實現了園區得開發、社區得發展、支部得壯大、群眾得收益的多贏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