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書法大師的字會寫的越來越醜?

我的一個掛比隊友

這也要分人的,有些書法大師的確越寫越醜的,只是這種醜我們看不懂而已。

一些書法“大師”也越寫越醜,可是醜的可能連他自己都看不懂了。

就拿著名的書法大師顏真卿來說吧。

他的書法剛開始那是一個漂亮,筆畫乾淨利索,結構美觀,他就是靠這個通過了科舉考試,成為一代忠臣。


這是顏真卿33歲時寫的楷書《王琳墓誌》,是不是感覺清新俊雅。

而到他44歲時的作品《多寶塔碑》,又多了幾分厚重,你覺得哪個漂呢?

多寶塔碑就是唐代代表性的楷書風格。和唐人寫經比如《靈飛經》風格很相似。


而顏真卿63歲時所寫的《麻姑仙壇記》的結構卻成了這樣:如下圖

而他的行書,可能大部分人就更難以接受了,比如他的《祭侄文稿》,在大部分現代人眼裡可能就是醜書,可它確是天下第二行書,是公認的行書裡的經典作品。

如下圖:


顏真卿後來的作品,比如他的《爭做為帖》比這個有過之而無不及。

確實是越來越醜的典範。

可是越醜越得到後人的認可,就像鄭板橋一樣,如果他一隻寫他的楷書,肯定是一事無成,也沒人記得他,可是他發明了“亂石鋪街體”,卻一舉成名,名垂青史了。

有些書法家,越寫越“醜”,但不是越寫越差了,只是我們看不懂了。

當然,有些書法家越寫越醜,是真的醜,醜陋的醜,他自己都看不懂了,那就是真正的醜書了。

你覺得呢?

碼字辛苦,


不二齋

如果是公認的書法家,寫出來的字之所以被稱為醜字,我想這是每個人的認識問題,就如凡高的畫,又有多少人欣賞得了?也許凡高在我們看來隨便畫幾下會價值連城,但我們又會覺得有多好看呢?


五美軒

兩個關鍵詞:書法、醜。要回答這個問題,那就得先說說什麼是“醜”什麼是“美”。



美醜對於人來說,是一種主觀的感像。沒有絕對的標準,會隨著社會的不同階段做出改變,甚至角色互換。比如我國唐代女性以“胖”為美,現在卻全民減肥。是現在的“肥”和唐代的“肥”本身變化了嗎?非也,只是我們“看”的人變了而已。

對於書法,無衣七竅通了六竅,也算“上層水準”了。都說懷素的草書美,王羲之的蘭亭集是“古今第一行楷”,偷偷的告訴大家,其實在我眼裡,我們老師的黑板板書是最美的。為什麼?我們看的清楚,看的懂寫的什麼啊,如此簡單而已。(無意貶低書法,純屬個人感覺)。



回到書法上,能被公推為“大師”的人,基本書法功底無需我們去懷疑。相信他們每一個人都能寫出中規中矩的“字”來,讓你說不出哪裡美,也道不出哪裡醜來。那麼為什麼他們早期的字比成名之後的要漂亮呢?難不成,成名之後都不練習、退步了?當然不是。

書法也是一種文化藝術。既然是文化藝術,那麼自然就會有文化的那種“可供無限精神遐想”的特點。書寫者在“寫完後”甚至還在“寫作中”,自己心中就已經有了一個好與壞的評判。看慣了自己一貫的風格,心裡會不自覺地“生膩”,但是“百尺竿頭”,想要更進一步是何其困難。

為了滿足自己對自己的評判,有的人選擇“另闢蹊徑”,用他們的“行話”說是“返璞歸真”。這是一種原因。卻忽視了,“寫出來給誰欣賞”的問題。若是給“書法圈”的朋友大家討論,大家都懂啊,知道你“返璞歸真”如何難得,換個人難以做到。要是給普通如我這樣的人看,就真的成了“醜書”了。



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其他領域。說說寫古詩吧。“詩詞大家”寫的詩詞,偶爾有不合格律處,讀者都能理解:不是他不懂格律,是“不因詞害意”故意為之。“誰知盤中餐”五個平聲字,卻能千古流傳,就是這個道理。但他的作品如果全是這種“偶爾”,那麼我們讀者能接受嗎?



要是都用“甲骨文”做書寫,我估計所有人都是“醜書”的書法家了。(並非詆譭甲骨文,只是借它的形象讓大家參照)

於是,答案也就不言自明瞭。


文家四少燕無衣

書法大師是現代的,還是古代的?若是古代大師,他們的書藝會隨著歲月的增長而功力更加深厚。所謂的人書俱老。是緣於他們對書法本身的理解和不懈的追求完美。


現代的“大師”,他們在尚未成名之前,都是很努力刻苦的學習訓練的。為什麼成名之後就越來越不如從前了呢?問題的產生有多種。

第一是成名之後的應酬增加,忙於炒作。臨帖練習勢必會減少。第二種是以為自己成名了,就不能再臨帖了,應該創新屬於自己的東西。其結果是迄今為止,尚未有人創新成功。而且還有一大波人,非常大的一波人,並不懼怕被撞得頭破血流的結果,他們還在瘋狂的創新中。


第三類則是擔任了協會領導職務,把職務的高低當成了書法功力的高低,不思進取,目空一切。更有一類協會高官,他們認為書法寫的規規矩矩的沒意義,寫的再好也寫不過電腦、複印機等現代印刷技術。他們就提倡一些所謂的俱有個性的作品。

總的來說,假如不是名與利在作祟,就不會出現今天大師們越寫越醜的現象。

(文中配圖均為作者所寫)


子衿tjk

呵呵,現在有書法大師嗎?可能題主要表達的是有一些比較有影響力的書法練習者為何字越寫越醜?

(之所以不用書法家,是因為以前的書法家都是歷史的選擇,現在的有些人覺得拿毛筆寫字的就算書法家,哈哈)

可能大家覺得醜的字應該是下面這幾種:

(除了一團亂線,墨的濃淡乾溼,塊面與留白之外沒看出啥,說是書法,感覺在說一個冷笑話,可能作者想往畢加索的道路走一走吧,哈哈)

(我覺得這個比第一個好點,至少還能看出是漢字,他的出發點可能就是想通過書法來表達一些藝術思想吧,不過好像不夠高明,感覺讓人一下子就看出來套路了,比如墨的濃淡,字的開合以及字勢動靜的對比等等。雖說是一種探索,但是把筆畫弄得像個快散開的麻繩一樣就不應該了,一看就給人心浮氣躁的感覺,你看了是什麼感覺?



這副作品個人覺得又比剛才兩幅又進了一步,是一副碑帖結合,楷行草相雜的書法作品,嗯,這次我覺得可以稱為書法作品了。雖然有些朋友覺得平常看到的工工整整的字才是好字,因而有些排斥。但這幅作品創作的元素基本都是從傳統中來,用筆上看線條凝練,碑和帖的筆法都有,字勢變化豐富,就是那個“含”和“蘭”字我覺得鏈接得有點突兀了。章法還是不錯的,只是刻意設計的痕跡還是有些明顯(

你覺得是哪裡?歡迎留言探討),當然,參賽嘛,得符合考試要求,展覽就得以突出視覺感。

扯了那麼多,迴歸到正題。為什麼有人越寫越醜,因為追求不同了嘛,別罵,我可沒說境界哈。

有人為博眼球,有人為博利益,有人為求突破而不得想另闢蹊徑,總之只有當事人才知道。

書法雖說不能真的能做到字如其人,但至少能從作品中感受書寫者的狀態和態度

這只是我自己的感受,你的感受是什麼?

最後再來一副:這符合你心目中的醜書嗎?

我是小寶,歡迎點關注,我們多多探討,謝謝


小寶的思考

其實書法的美醜不能靠眼睛來做簡單的評判。書法作品是書法家即時即地功力、審美取向、精神狀態綜合的結果。不同的書家,作品的面貌肯定有別,即使是同一個書家,也不可能寫出同樣的作品。被號稱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如果當即請王羲之再寫一幅,未必就能達到第一幅的水平,即使功力和審美沒啥變化,但精神狀態變了。這就是藝術品和工業品的區別,因為前者不可複製,只能是“這一個”,不可是“這一類”。書法的美一定是建立在繼承前人公認的審美標準基礎上的再創作,因為審美是一門經驗的學問。一個剛出生的孩子,不可能懂得書法之美。同樣一個從來不接觸書法的成人,也不具有書法審美的經驗,所以也不可能懂得欣賞書法,更無法評判美醜。接下來談書法的美醜,就順理成章了。在外行人看來是美的書法,行內人士未必苟同。行內認可的書法,外行人未必喜歡。所以一旦被行內認可的作品,一定是功力深厚、審美鮮明、風貌獨特的書法作品。這類作品即使很多人說她是醜字,也不奇怪,因為他們不懂。比如鄭板橋的字,亂石鋪街,已經大大出乎“群眾”的想象了,會說她美嗎?!但是她確實是有個性的書法。懷素的草書,一般人恐怕連字都認不出,但她是極品書作,極具審美意蘊。到了這種境界的書作,就不能用簡單的美醜二字來評判了。只要是書家“平靜”、“寧靜”、“專注”、“微醉”、“迷狂”狀態的作品,都是美的。當然其中肯定有“精品”、“妙品”、“神品”之別。


寧波婁新科



大家看看,我這個高中數學老師的字,應如何長進呢?


喜陽羊

客觀上說,藝術總是一個探索和發展的過程,書法也離不開這個規律。

毛澤東在《實踐論》與《認識論》中從哲學上詳細解釋了實踐與認識發展的螺旋式上升過程,這裡面有一個潛入和上升反覆交替的過程。對所謂的醜書先生們,他們實意是奔創新而去,但當他們潛入下去的時候,卻深入其中出不來了,沒有達到上升卻走深陷其中,卻找不到回家的路,沒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上升。這與練氣功走火入魔是類似道理。


正午的陽光1919

書法作為一種藝術,有些不被世人理解很正常,但有些確實讓人看了難以消化,甚至引起腎上腺激增情不自禁粗口成髒時有發生,那些所謂的醜書大師之所以寫醜書,我相信他們應該也有相當不錯的書法功底,否則難以走到今天有如此的名氣,他們為什麼不是一開始就走醜書這條路而是成名之後才有此行為,相信他們比誰都懂,書法藝術經過上千年的發展,各流各派各種風格基本定形,他們不是不想寫好,是因為他們覺得寫的再好也難以超越古人,這是一個炒作的年代,唯有不走尋常路另僻蹊徑。不出格而以產生共鳴的心態才有此怪異行為。我認為醜書大師們應該為書法藝術多發表些不要太脫離群眾的健康積極的作品,為更多在書法藝術這條路上還在苦苦耕耘和跋涉的後輩們指引正確的方向和榜樣。

個人認為不管是哪種藝術,最終都是要讓人欣賞和認可的,能讓人賞心悅目歎為觀止的應該才是書法藝術的發展方向,而不僅僅是譁眾取寵如癲癇般的胡亂塗鴉來愚弄老百姓不懂藝術,個性不等於亂來,顛覆傳統也未必是出類拔萃。,否則自己愛咋寫就咋寫沒必要拿出來展覽,讓不懂書法藝術的老百姓更加迷茫和困惑。。。


隨緣160739707

首先,一定要糾正一點,就是“大師”這個詞。哪有那麼多大師啊,從概念上說,能稱得上大師的,都要有開宗立派的實力,這就要求要有個人突出的,而且是符合審美的書法風格。這個放眼上千年書法史能做到的就沒幾個。

其次,書法不是以醜或者不醜來定義的。應該從符不符合書法技法要求,以及有沒有韻味,意味或者姿態來評判。書法一直是一個特殊的藝術存在。因為人人都要寫字,所以很多人覺得寫了點字就懂書法了。一定要明白一點,發展了上千年的書法,一定不是一個沒有跨入門檻的人隨隨便便就能看懂的。現在能看到的大部分網上作品是糟粕,根本沒有什麼規範。

再者,說醜,那蘇軾,徐渭等的字要怎麼論,那都是取得了大成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