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飞电器为什么会破产拍卖?这是一场自掘坟墓的葬礼

近日,某司法拍卖网站的一则拍卖消息引发了家电业的大地震,新飞即将破产清算,进行司法拍卖。虽说商场如战场,优胜劣汰本是常事,但新飞曾经风靡全国,被国家领导人当作国礼,甚至打败过三星、西门子、海尔等大牌,如今走到破产拍卖的地步,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新飞电器为什么会破产拍卖?这是一场自掘坟墓的葬礼

第一代新飞掌门人刘炳银在生前曾说过,“新飞有两个上帝,一个是顾客,一个是员工。”卫士蓝高端猎头对此十分同意,如果非要问新飞电器为什么破产?大概就是因为新飞把这两个“上帝”都弄丢了。

新飞是如何把顾客这个“上帝”弄丢的呢?

“全厂累计亏损已达70余万元,企业连续3个月靠贷款为职工发工资。”这是新飞前身无线电设备厂在1981年的状况。厂长刘炳银在依靠组装“黑白电视机”和“收录两用机”赚到钱后,便将主意打到了冰箱上面。

刘炳银决定引进意大利飞利浦公司的设备和技术生产冰箱,曾当着数百名新飞冰箱销售商代表、新闻媒体和新飞员工的面,砸毁400多台不合格的冰箱。在刘炳银的带领下,新飞风光无限,一度进入中国最有价值品牌前十位。

新飞电器为什么会破产拍卖?这是一场自掘坟墓的葬礼

1990年5月20日,新飞公司销毁400台不合格冰箱现场。 图片来自《广告到底》

1994年,新加坡丰隆集团与新飞成立了合资公司。虽然刘炳银对此持反对意见,但在确定合资公司还是新飞说了算之后,勉强同意了合资计划。合资后,新飞推出的无氟冰箱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但是新飞并没有趁热打铁向多元化发展,反而知足了起来,不上市不拓展产品线,为日后被市场淘汰埋下了隐患。

2000年新飞想要进军空调市场,却遭到了新加坡丰隆集团的反对未能如愿。直到2001刘炳银患病去世,新飞都没能打开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但接过董事长接力棒的李根却通过调整企业管理结构,与刘炳银时期的“权力垄断”不同变为放权给团队,并推行激励机制。再一次将新飞推上了行业第二的地位。

好景不长,2005年9月,新乡当地政府以5.1亿元的价格将39%的股权出售给了丰隆股份,丰隆电器在新飞电器的持股比例一跃提升至了90%。至此,丰隆终于获得了新飞电器的经营管理权。由于新加坡方与中方管理理念的不同,及对中国市场的把握不准,导致本就发展落后的新飞陷入了企业管理混乱,市场份额丢失的境遇,从此一蹶不振。

新飞又是如何把员工这个“上帝”弄丢的呢?

新飞创始人刘炳银非常注重企业文化和员工关怀,在新飞内部推行“正式工、农民工,都是新飞主人翁”的理念。每年初六初八公司上班第一天,刘炳银都要带着中高层干部在门口夹道欢迎员工上班;发放米面油等节日福利,给职工集体过生日、改善食堂伙食等更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只要刘炳银没有出差在外,就会穿着和员工相同的工作服,与员工一起做广播体操。这些有温度的管理方式,让员工们在内心坚信自己是新飞的主人翁。

新飞电器为什么会破产拍卖?这是一场自掘坟墓的葬礼

但这一切在2006年都变了,随着新加坡丰隆集团空降到新飞的张冬贵担任董事长之后就变了。中外管理理念的冲突,将刘炳银时代留下的有温度的企业文化一点点都抛弃掉了,新飞整个企业变成了一个运转中的冷冰冰的“冰箱”。即使张冬贵离职之后,新任的管理者也大多换汤不换药,沉睡的新飞再也没有被唤醒过。

曾有知情人士爆料,“2003年3月15号,新最先进的无氟冰箱生产线发生火灾,员工没等消防车来就冲进厂房灭火,厂房熏得一片漆黑,十天之后厂房焕然一新,都是员工一点点清理的。”但是在2007年,新飞电器的空调厂房又发生了一场大火。“当时员工就站在路边,看着大火说,他妈的烧光了才好。”

仅仅几年的时间,员工对新飞的感情由爱成恨,人心涣散。原有的四五百名技术研发人员也走了一大半,其中九成进入了竞争对手企业,研发部门形同虚设。这一变化直接导致新飞产品跟不上潮流变化,失去了大中型城市的市场,只能转战三四线小城市,业绩一日不如一日。

新飞电器为什么会破产拍卖?这是一场自掘坟墓的葬礼

到了2012年,刘炳银已逝世11年。新飞员工将刘炳银的遗照放大打印出来,贴在厂区门口,千名员工进行了罢工。这背后是新飞员工十年未涨工资的无奈,是新加坡丰隆集团对中方员工不认可频繁空降管理人员的后果。据了解,2012年,河南新乡职工平均收入水平在2160元时,新飞员工的工资还停留在十年前千元月薪的水平。当时有媒体报道,新飞的新加坡管理层的工资水平是普通员工平均水平的23倍以上,如此大的差距进一步激化了新加坡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矛盾。试问,这种时候,那个员工还会觉得自己是新飞的主人翁呢?

总而言之,新飞作为自主品牌曾经是民族的骄傲,在经过资本乱入和一届届管理层的不断作死之后,陷入了沉睡。卫士蓝高端猎头觉得这更像一场自掘坟墓的葬礼。新飞在巅峰时期没有选择上升,而是躺了下来,而新加坡的加入更像是为新飞增加了一副棺材,躺的更舒服的同时也陷入了困境。当发觉落后想要站立起来时,这场葬礼已经进入尾声,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善观时变,顺势而为的企业容易抓住顾客,自主自强,以人为本的企业不会失去员工。这两个“上帝”,才是商场的致胜法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