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不成反而負債數萬,不良機構又玩兒新套路,專坑35歲以下

找一份高薪好工作幾乎是每一個求職者的心願,尤其是職場道路剛剛開始的大學生們。但如今網絡求職套路多,不斷升級,總是讓人防不勝防。求職不成,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事件屢見不鮮。

求職不成反而負債數萬,不良機構又玩兒新套路,專坑35歲以下

據新聞報道,成都大三學生李毅(化名),在求職過程中誤入了以招聘為幌子的培訓結構,面試官承諾只要進行為期3—4個月的培訓,就可以推薦一份每月工資至少在4000—5000元的工作,但需要繳納18800元的培訓費。

當李毅有所猶豫,對此懷疑時,面試官對李毅一再勸說,還拋出了誘惑的條件:“培訓費先由公司墊付,學員半年後開始還款,一共還18個月。培訓前3個月,公司還給學員提供4000元生活保障。”最終李毅與該公司簽訂了合約。

李毅在工作人員指引下下載了手機APP“找我學”,並錄入了個人身份信息。“當時只是說以後還款要用到這個軟件,直到收到還款信息,我才知道是辦理了網貸。”如此,李毅的工作還沒有著落,還沒有開始掙錢,就先欠下了萬元貸款。

這是網絡招聘中很常見的“假招聘、真套路”。在面試過程中以面試者能力不足需進行培訓為由,變相收取培訓費用。目前,各大招聘網站上大多都有防騙提醒,例如“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求職者收取財物(如辦卡費、押金、培訓費),扣押或以保管為名索要身份證、畢業證及其他證件等行為,均涉嫌違法,請您提高警惕並注意保護個人信息!”。

那麼,為什麼還會有很多求職者像李毅一樣陷入騙局當中呢?

求職不成反而負債數萬,不良機構又玩兒新套路,專坑35歲以下

有網友參加類似培訓,培訓2年,負債7萬元

衛士藍高端獵頭認為,這些假借招聘名義變相收取培訓費,甚至辦理網貸的無良機構深諳求職者對一份高薪好工作的渴望。這份渴望本是求職者開拓職場道路的動力,卻也變成了弱點,成為了無良機構使用“糖衣炮彈”瘋狂轟炸的薄弱環節。

求職不成反而負債數萬,不良機構又玩兒新套路,專坑35歲以下

李毅收到的面試通知短信

面試中,他們往往採用“欲揚先抑”的打法。先告知求職者無法勝任該工作,指出求職者問題所在,打擊求職者的自信,從而讓求職者陷入焦慮的情緒當中。這時,面試官會以“救星”的姿態告訴你,能力不行沒關係,只要培訓幾個月,保準給你找到好工作。先讓你陷入黑暗,再給你以陽光,你說驚不驚喜,意不意外?這就是糖衣炮彈第三波。

既然說到培訓了,那就肯定涉及到高昂的培訓費用了。當面試官談到繳納費用時,求職者可能中毒已深,警惕性有所下降,並不會覺得有所不妥。即使理智還在,面試官還有“先培訓,後還款,發放生活補貼”的絕招,讓你覺得其實也沒付出什麼代價就得到了一份本來難以企及的高薪好工作。這就是糖衣炮彈第四波

然而,當炮彈褪去糖衣,現實又是怎麼樣的呢?

求職不成反而負債數萬,不良機構又玩兒新套路,專坑35歲以下

人無完人,初入社會的職場新人有一些經驗、閱歷、專業技能上的短板是很正常的事情,衛士藍高端獵頭建議各位求職者不要過度在意,更不要急於求成。凡以招聘為幌子才能招到學員的培訓機構,其培訓能力、師資力量大多比較薄弱。而且很多培訓機構自身也有技術研發等業務,打著培訓的名義,將業務交給學員來完成,雙向賺取培訓費與業務費。

對學員而言,這件事情最終就演變成了給別人打工,卻還要交學費的結果。即使後期培訓機構有推薦工作,但這份工作真的能如你所願嗎?

最後,衛士藍高端獵頭在此提醒廣大求職者,天上掉餡餅是不存在的,在職場更是如此。求職面試一定要多加防範,避免上當受騙。求職者意識到自身能力不足,存在短板是好事,可以在正規培訓機構進行培訓,或先從基礎崗位做起,從而獲取經驗,提高自己。當能力到了,高薪工作自然也就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