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不成反而负债数万,不良机构又玩儿新套路,专坑35岁以下

找一份高薪好工作几乎是每一个求职者的心愿,尤其是职场道路刚刚开始的大学生们。但如今网络求职套路多,不断升级,总是让人防不胜防。求职不成,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件屡见不鲜。

求职不成反而负债数万,不良机构又玩儿新套路,专坑35岁以下

据新闻报道,成都大三学生李毅(化名),在求职过程中误入了以招聘为幌子的培训结构,面试官承诺只要进行为期3—4个月的培训,就可以推荐一份每月工资至少在4000—5000元的工作,但需要缴纳18800元的培训费。

当李毅有所犹豫,对此怀疑时,面试官对李毅一再劝说,还抛出了诱惑的条件:“培训费先由公司垫付,学员半年后开始还款,一共还18个月。培训前3个月,公司还给学员提供4000元生活保障。”最终李毅与该公司签订了合约。

李毅在工作人员指引下下载了手机APP“找我学”,并录入了个人身份信息。“当时只是说以后还款要用到这个软件,直到收到还款信息,我才知道是办理了网贷。”如此,李毅的工作还没有着落,还没有开始挣钱,就先欠下了万元贷款。

这是网络招聘中很常见的“假招聘、真套路”。在面试过程中以面试者能力不足需进行培训为由,变相收取培训费用。目前,各大招聘网站上大多都有防骗提醒,例如“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求职者收取财物(如办卡费、押金、培训费),扣押或以保管为名索要身份证、毕业证及其他证件等行为,均涉嫌违法,请您提高警惕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很多求职者像李毅一样陷入骗局当中呢?

求职不成反而负债数万,不良机构又玩儿新套路,专坑35岁以下

有网友参加类似培训,培训2年,负债7万元

卫士蓝高端猎头认为,这些假借招聘名义变相收取培训费,甚至办理网贷的无良机构深谙求职者对一份高薪好工作的渴望。这份渴望本是求职者开拓职场道路的动力,却也变成了弱点,成为了无良机构使用“糖衣炮弹”疯狂轰炸的薄弱环节。

求职不成反而负债数万,不良机构又玩儿新套路,专坑35岁以下

李毅收到的面试通知短信

面试中,他们往往采用“欲扬先抑”的打法。先告知求职者无法胜任该工作,指出求职者问题所在,打击求职者的自信,从而让求职者陷入焦虑的情绪当中。这时,面试官会以“救星”的姿态告诉你,能力不行没关系,只要培训几个月,保准给你找到好工作。先让你陷入黑暗,再给你以阳光,你说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这就是糖衣炮弹第三波。

既然说到培训了,那就肯定涉及到高昂的培训费用了。当面试官谈到缴纳费用时,求职者可能中毒已深,警惕性有所下降,并不会觉得有所不妥。即使理智还在,面试官还有“先培训,后还款,发放生活补贴”的绝招,让你觉得其实也没付出什么代价就得到了一份本来难以企及的高薪好工作。这就是糖衣炮弹第四波

然而,当炮弹褪去糖衣,现实又是怎么样的呢?

求职不成反而负债数万,不良机构又玩儿新套路,专坑35岁以下

人无完人,初入社会的职场新人有一些经验、阅历、专业技能上的短板是很正常的事情,卫士蓝高端猎头建议各位求职者不要过度在意,更不要急于求成。凡以招聘为幌子才能招到学员的培训机构,其培训能力、师资力量大多比较薄弱。而且很多培训机构自身也有技术研发等业务,打着培训的名义,将业务交给学员来完成,双向赚取培训费与业务费。

对学员而言,这件事情最终就演变成了给别人打工,却还要交学费的结果。即使后期培训机构有推荐工作,但这份工作真的能如你所愿吗?

最后,卫士蓝高端猎头在此提醒广大求职者,天上掉馅饼是不存在的,在职场更是如此。求职面试一定要多加防范,避免上当受骗。求职者意识到自身能力不足,存在短板是好事,可以在正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或先从基础岗位做起,从而获取经验,提高自己。当能力到了,高薪工作自然也就不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