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建軍:“四個統一”破解新時代難題

汤建军:“四个统一”破解新时代难题

汤建军:“四个统一”破解新时代难题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深刻認識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的長期性和複雜性,深刻認識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的尖銳性和嚴峻性,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這就是我們面臨的時代難題,如何破解新時代這些難題呢?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形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始終堅持“四個統一”, 構成一個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有效破解推進偉大事業的時代難題,開闢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嶄新境界。

(一)堅持科學性與時代性相統一,開闢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新境界。十九大報告指出:“國內外形勢變化和我國各項事業發展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重大時代課題,這就是必須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針對這一時代課題而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論斷。這一新思想在解決理想信念問題、腐敗問題、發展不平衡及貧困問題、國際政治文化地位與經濟地位不匹配等一系列問題上具有鮮明的理論特徵,明確了我們黨在新時代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去實現什麼樣的目標任務等重大問題,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科學性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體實踐的時代性的辯證統一。

所謂鮮明的科學性,是指這一新思想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中國新時代所面臨的實際問題,無論是其新思維、新內容、新方法,還是其新戰略、新方法,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充分體現出真理的強大魅力。黨的十八大以後,習近平先後提出“中國夢”“四個全面”“五大發展理念”“五位一體”等。他多次強調,要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底線思維等五種能力,正確判斷形勢,保持戰略定力,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他還注重方法的科學性,倡導以全面的、聯繫的觀點看問題,堅持“破”與“立”結合,積極推進“五個統籌”。

所謂鮮明的時代性,是指這一新思想不僅根據新實踐發展要求把握“三大規律”,而且科學研判當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還提出了黨在新時代新階段的總任務。馬克思說:“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在建黨一百週年時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建國一百週年時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圍繞實現中國夢,他從內政外交、治黨治國治軍等多方面提出了新時代的總任務、總體佈局和戰略佈局等,解決了新時代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比如,提出“打虎”“獵狐”“拍蠅”,既堅定了黨性,又解決了新時代管黨治黨不嚴的毛病,深受全國各族人民歡迎和擁護。

(二)堅持繼承性與創新性相統一,開創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時代。沒有對優秀傳統文化和我們黨科學理論的繼承,任何理論都有可能犯歷史虛無主義的錯誤;只是固守寶貴經驗和老的教條,則很難跟上歷史的車輪,容易喪失其先進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繼往開來,不斷推進黨的指導思想發展和完善,體現了繼承性和創新性的辯證統一。

其繼承性從理論淵源上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從具體實踐看,習近平同志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都是對歷史經驗的總結、對時代難題的回答,具有濃厚歷史底蘊和歷史傳承性。

這一新思想最大特點就是創新性。習近平同志指出:“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不斷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向前進。”這一新思想以堅持基本理論、基本原則、基本立場為前提,這既保障了其具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魂,又保障其基本理論、基本原則和基本立場根據新時代新特點不斷得到發展。這一新思想在戰略研判、戰略目標、藍圖設計、戰略佈局等方面都提出了嶄新的內容和要求,從頂層設計到具體操作都有鮮明的改革創新性質。比如,提出巡視巡查制度,就把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和自下而上的群眾監督有機結合,體現了繼承性和創新性的統一,是新時代我們黨執政跳出歷史週期率的戰略安排,為建設政治文明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三)堅持針對性和系統性相統一,提升了破解時代難題的新水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解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實踐所遇到的戰略問題中不斷形成和發展的,都是針對新時代熱點難點的科學回答,問題導向極強。其主題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其目標引領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其主要內容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這一新思想的系統性,從內容方面看,以習近平總書記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多方面著手,提出系列治國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論斷,系統推進現代化強國建設;從結構層面看,以習近平總書記從民族復興、黨的建設、為人類社會做更大貢獻三個層次著眼,系統推進現代化強國建設;從歷史發展角度看,以習近平總書記從歷史傳承、現實發展、未來走向三個維度,系統推出現代化強國建設的重要使命。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倡導綠色發展,就抓住了當代社會發展的核心資源——生態環境,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不僅對中國發展甚至對世界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

(四)堅持人民性和黨性的統一,提高了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的新能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他說:“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于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他還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

“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居黨的執政基本方略之首,要求將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從嚴管黨治黨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就需要自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和統一領導,在各方面保持同黨中央的一致,同時不斷髮展和完善黨的領導體制,提高黨的執政本領。

總而言之,“四個統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突出特徵,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體實踐緊密結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緊密結合、堅持把追求真理與修正錯誤緊密結合,在提出偉大夢想、開展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過程中形成的科學理論,這一創新理論贏得了全黨全國人民絕大多數的廣泛認可、自覺實踐和有力支持。

當前,我們學習和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應該抓住其突出特徵,真正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其立場、觀點和方法上來,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服務“四個偉大”。

(本文根據省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湯建軍在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6月9日在長沙舉辦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體系和重大意義”高峰論壇上的發言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