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直通車操作方向

2018直通車操作方向

今年的改動太少,操作界面也只是是修修改改,就是一些人群整合了,創意動態標題之類,還有定時推廣之類,以及報表方面的一些修改。但總的來說,對直通車的操作影響是微乎其微,建設性的操作變動不大。想著應該沒什麼變動,就沒寫了,後來發現又是有一定的變動,而且是不小,主要是權重計算的邏輯。

那麼操作界面變動不大,直通車還能有什麼變動呢?

今年我一共和四個客戶朋友吃飯聊過。四個客戶都反映直通車要加大力度,但是從各自的直通車數據上看,數據都是向好的狀態。這裡可以小總結為一點,店鋪不行,還是歸罪是直通車,但是直通車數據是不斷在提升的呀!這怎麼回事?接下來繼續看!

大家知道,限制人群,限制地域,限制關鍵詞,這三個限制,壓縮了流量入口,並不意味著流量變小了,車手的壓縮流量,就是為了數據變優質了!這點沒錯吧?沒錯。這是直通車一直以來最有效的優化方面。【限制減小入口會優化流量的轉化率點擊率收藏加購等等,但不意味著流量減小。】這句話如果是車手才可以理解,不過簡單解釋一下:減少流量入口,例如減少詞,可以流量精準了,權重提高了,流量本來減少了,但是由於權重提高,排名會上升,單個詞的流量會增加。這一點不多說,理解一下就知道了!

為了找出原因,我操作方面做了改變。

先說回我們的直通車優化,一直是走著這個循環:增加——測試——減少——增加。每天都是。最終迴歸的不是增加,而是減少了,因為減少過的內容一般不會再去增加了,例如一個大詞“連衣裙”,我們用了,流量轉化不行,肯定短時間不會去增加。這一點說明我們普通的優化思維會將流量入口減少。

那麼,我一個店鋪改變了什麼?我增加了入口,這個是無奈之舉,當然也只有是直通車權重足夠高了,都是10分左右才做這一步(這裡是為了解釋變動,操作細節就不說了)。我增加了入口,就是增加了更多地域,更多人群和關鍵詞,但花費不變。這裡會使流量廣泛性增大,因此精準性減少。有的時候,一旦直通車的數據變差了一點,作為店主是很敏感的,但是,我發現店主並不會察覺到什麼,我看了下銷量和自然流量,確實增加了,因此店主也不會在乎直通車的情況了,畢竟直通為的是店鋪!

如果不理解邏輯,直接操作的話,簡單明瞭,開更廣泛一點的流量試一下就行了。下面是我的理解的原因和邏輯。

2018直通車操作方向

以上反應了一個問題,就是雖然直通車花費不變,流量變的不精準,但是單量減少,但是自然流量權重增加?是跟入口有關係了。入口增加,自然流量就好了?以前不是把握精準人群,流量就會好?現在人群的作用也不大啊。是不是人群沒有用了?我們繼續往下看!

大家在補充單量的時候,有沒有感覺,就是補充再多的筆數,也頂不過一個優質的號?這裡說明精準人群依舊有權重的作用。這一點可以跟上有掛了。一個什麼樣的聯繫呢?

例如:a 直通車只投廣州,,點擊量1000,轉化30筆。但店鋪權重偏低。

b 直通車流量不變,通投多個城市,點擊量1000,轉化20筆。店鋪權重提升。

c 人群還是佔有比重的,但縮小入口的人群權重小。店鋪無人群的單量增加無用!

綜上所訴,只有一個點。讓我這樣幫大家理解吧,直通車影響店鋪的,不在是按單量轉化率算,不在是按一個人群精不精準了。而是不精要精準人群,並且要更多維度的精準人群了,以一個人群類型為一個單量類型計算,重複不累計!(直通車好像陸續迴歸到自然流量的計算邏輯了)

2018直通車操作方向

半年多來,賣家對直通車投入開始降低了,導致這種的,我估計是跟上面的變動所導致的。直通車如果數據很優質,不知道直通車悄然變動,操作方向不清晰,也會鬱悶。不過直通車變動終歸有原因。可能淘寶為了扶持流量入口呢。不過如果我們知道直通車的權重邏輯之後,也並不怕了!

還有不知道直通車投的人少了,是不是又變藍海了嗎。不過終究淘寶玩法少了,老淘寶人的激情少了,花的心思也可能少了,這個對有活力的淘寶人來說或許也可能是一個突破口吧。

2018直通車操作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