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內向”張小龍與馬化騰“情投意合”,雙方一拍即合

在微軟宣佈了MSN本土化戰略之後,從資本市場到互聯網業界,很多人認為騰訊的末日可能要到來了。

而微軟的Hotmail太強了,騰訊必須要補上這塊板。補板的最佳辦法,就是收購Hotmail在中國的最強競爭對手,於是Foxmail進入了騰訊的視野中。

Foxmail的開發人是華南地區一位傳奇的軟件工程師張小龍。張小龍就讀於華中科技大學電信系,1994年研究生畢業後到京粵電腦工作。

在1996年前後,他獨立寫出了Foxmail。“Foxmail沒有模擬誰,是比Outlook更早的一款郵件客戶端。我記得我寫Foxmail的時候,丁磊正在寫Webmail。

所不同的是,丁磊的郵箱是基於網頁開發的,而我的是基於客戶端。當時中國的聯網速度很慢,反而客戶端比較快。”Foxmail出來後,中文版使用人數在一年內就超過400萬,英文版的用戶遍佈20多個國家,名列“十大國產軟件”。

“性格內向”張小龍與馬化騰“情投意合”,雙方一拍即合

張小龍因此被業界視為繼求伯君之後的第二代軟件工程師的代表人物。張小龍個性內向,不喜歡混圈子,是一位業餘網球高手。他對商業的興趣不大,在Foxmail如日中天的時候,他都沒有想到要組建一家公司來進行商業化運營。

此後,他進入廣東科學院下屬的靈通公司。1998年,張小龍以1200萬元的價格將Foxmail賣給了深圳博大。接下來便是互聯網泡沫的破滅,博大一直沒有找到讓Foxmail實現盈利的辦法,張小龍只好帶著10多位工程師轉而去做企業郵箱服務器,這是一個很小的市場,可謂苟延殘喘。

“性格內向”張小龍與馬化騰“情投意合”,雙方一拍即合

2005年2月,劉熾平代表騰訊前往收購Foxmail,曾李青與他一起執行。

騰訊與張小龍的談判,因雙方的氣質接近,對互聯網的理解相同,一開始就順利契合。

談判進展得很快,到3月16日,騰訊對外公佈,已正式簽署了收購Foxmail軟件及有關知識產權的協議,這是騰訊歷史上的第一例收購案,準確的收購價格迄今未對外宣佈。張小龍不願意到深圳工作,馬化騰做出讓步,成立了廣州研發中心,由張小龍出任總經理。

“性格內向”張小龍與馬化騰“情投意合”,雙方一拍即合

也是在2005年的2月,在主管國際事務的網大為的努力下,騰訊與美國谷歌宣佈業務合作。騰訊已經開始為其國內用戶提供谷歌的網頁搜索服務。

同時,騰訊還將提供谷歌在網上針對搜索結果的廣告服務Ad Sense。谷歌的網頁搜索框嵌入騰訊的各主要互聯網服務,包括QQ即時通信的客戶端、網站、TT瀏覽器、騰訊TM和騰訊通RTX。 對Foxmail的收購和與谷歌的合作,被看成是騰訊應對MSN本土化的兩個外部性防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