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下半场,差异化运营成决胜关键点

2017年对于智能电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由于乐视自身的问题,引发了智能电视内容体系的一轮重新洗牌,在内容格局重构的同时,运营打法上也出现了诸多新的变化,可以说,以此为界,智能电视行业进入了下半场。

乐视跌倒,大家吃饱

乐视的经历让人扼腕,毕竟,是乐视在盗版横行的时代开始做正版内容,在电影业尚不火爆的时候做影视投资,在智能家居还不活跃的时候做智能电视……

随后,虽然小米、PPTV、暴风、微鲸等纷纷入局智能电视,但基本上乐视在电视硬件和内容方面还是占据优势的。

微鲸电视则是直接整合腾讯视频和芒果TV等内容平台,并且凭借黎叔的资源优势,汇集了包括TVB影视、BBC少儿甚至好莱坞等资源库。

智能电视下半场,差异化运营成决胜关键点

在智能电视硬件方面,去年受上游液晶面板价格暴涨的影响,彩电市场进入“寒冬”,然而小米、微鲸和PPTV智能电视销量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逆市上涨。

尤其是PPTV智能电视,在去年的双十一“O2O购物节”期间,全线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21%,刷新历史新高。其中,畅销单品PPTV-55P1S更是创下万台机器被抢空的最快用时纪录。可以说,在2017年智能电视整体销量不容乐观的大环境下,PPTV智能电视成为年度销量最强劲的一股势力。

经过从硬件到内容的抢食,国内智能电视市场版图基本划定,接下来,就看大家怎么玩好手头的东西了。

体育内容,渐成新宠

智能电视下半场,差异化运营成决胜关键点

智能电视抢夺体育内容显然是有着自己的预判。

相比影视综艺来说,体育类收视群体的忠诚度高,收视和消费时长更高,并且有付费收看的习惯,也就是说,体育内容能带来更为优质的流量及变现入口。以PPTV智能电视为例,在整合了上百亿体育内容之后,其大屏端体育客户端PPTV聚体育在2017年9月份累计用户数就突破一千万大关,进入12月,聚体育日活用户持续破百万,活跃终端最高超271万。

体育内容不仅可以增强自身平台吸引力,还可以构建庞大的共享平台。去年6月,PPTV智能电视正式提出开放共享战略,助力康佳、小米、飞利浦、极米、酷开、夏普、长虹、海信等品牌上线了包含PPTV百亿赛事资源的体育频道,PPTV百亿体育IP覆盖终端数超8000万。

智能电视下半场,差异化运营成决胜关键点

2018年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体育大年,冬奥会、世界杯、亚运会等一系列重量级的体育赛事接踵而至,相信对于体育内容的抢夺会更加激烈,而原有的体育内容也将会发挥更大的价值。

OTT爆发,决胜差异化

2017年,智能电视保有量达到了1.7亿左右,这还不算近1亿的各类智能机顶盒,比如小米盒子,专注于看球追剧的PPTVQ1和P1盒子等。

有预测说2018年两个终端的总存量将突破3亿,而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会是4亿,这说明智能电视及机顶盒已经有足够的实力作为单独的互联网终端,去产生OTT(OverThe Top,通过互联网越过运营商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行业规模化的广告效益。

智能电视下半场,差异化运营成决胜关键点

事实上,去年整个OTT行业广告收入已经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2017年,OTT广告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130%,其中贴片广告16亿,同比增长70%,开机广告4.6亿,同比增长20%。汽车、快消、电商、手机等行业大品牌纷纷在OTT大屏亮相。

开机广告毕竟时长有限,过多过长会引发用户反感,所以各智能电视厂商更多的是在贴片广告上寻求更多玩法,比如前贴片、暂停贴片、后贴片,还有关机广告、桌面推荐、互动广告、电视电商等新的广告植入形式。

在这个进行差异化运营以寻求更多OTT开放合作机会的过程中,同时拥有硬件终端和内容优势的智能电视厂商无疑可以抢得先机,在乐视倒下之后,满足这个条件的似乎只有PPTV了。

随着用户收视体验的持续升级,会员也成为OTT前向收入的主要模式,也是各家智能电视和视频网站抢夺的重点。所以,大家都在拼命做爆款自制剧,或者引进独播、首播内容,吸引用户成为付费会员,享受尊贵的会员服务。

后向付费方面,和其他智能电视厂商不同的是,PPTV智能电视采取广告、会员和电商多条腿走路的策略,打通苏宁易购的电商互动体验,在电视内容中嵌入大屏购物频道,为用户提供生活服务类视频等电商化应用场景,引导用户购买。

同时,内容IP的周边产品,比如明星照片、海报、背包、艺术品等周边衍生商品,还可以在苏宁门店中销售,这对PPTV智能电视也是一大反哺。

智能电视下半场,差异化运营成决胜关键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