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個地方端午節除了賽龍舟,還必吃這種飯

原來!這個地方端午節除了賽龍舟,還必吃這種飯

大家,週四好。

我是百裡挑一的

“食裡挑一”挑爺。

過幾天就是端午了。

沒有龍舟賽的端午,是平淡的。

而講到賽龍舟,又怎能少得了龍舟飯!

老人信奉:

吃過龍舟飯,飲了龍舟酒,

家業興旺身體健康!

龍舟飯從來是龍舟文化的重要內容。

如果說,龍舟賽是男兒力量的競爭;

那龍舟飯,挑爺表示也很爺們!

原來!這個地方端午節除了賽龍舟,還必吃這種飯

賽龍舟

在潮汕,

哪裡還保留有一百多年前龍舟賽會的傳統習俗?

饒平的黃岡鎮,算一個!

那裡的西門社,在將近四十年的時光裡,

年年賽龍舟,年年吃龍舟飯。

龍舟飯,不單指賽後慶功的宴席,

也包括了排練期間的每一頓飯。

據說最初的龍舟飯,還真是在龍舟上吃。

船上顛簸,為了便於食用,

才有了肉菜炒飯的形式。

從潮汕到珠三角地區,無一例外。

尤其在多飯多肉份量大,這一點上也是高度一致。

經常可以看到,龍舟手捧著臉盆大小的盆吃飯。

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維生素,

才能補充龍舟手們劇烈運動消耗的體力。

所以在食材的選擇上,一定要有肉,

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是首選;

蔬菜則不侷限,只要新鮮就好。

大量的辣椒、姜蒜是必須的,

助養體內正氣,排祛溼氣。

五月的溼氣侵體,可不是鬧著玩的。

原來!這個地方端午節除了賽龍舟,還必吃這種飯

炒龍舟飯

鑼鼓聲中,勝負分曉。

然而,在龍舟手眼裡,

能參與,公平競爭,本身就是一種榮譽。

一頓豐盛的壓軸宴席將端午氛圍推向高潮。

既為勝者慶功,

又用味道聯絡感情,敦睦鄉誼。

座上多是德高望重的鄉賢,

村民也以受邀為榮。

原來!這個地方端午節除了賽龍舟,還必吃這種飯

吃桌的村民

潮汕人慶祝喜事,流行“做桌”,

不僅要“澎湃”,更講究吉祥意頭!

潮語“十二菜桌”,

形容一桌十二道菜,已是非常的豐盛。

而西門社的龍舟飯,

一直延續著十六道的傳統。

這是不會拒絕大魚大肉的場合,

雞鴨魚肉,海鮮端午粽,堆成小山。

每一道菜都被賦予了好意頭,

“添丁”、“有餘”、“高中”、

“百合”、“金玉滿堂”、“展翅高飛”……

原來!這個地方端午節除了賽龍舟,還必吃這種飯

準備食材

這裡歡迎熱情,歡迎豪氣,

更歡迎很男人的敬酒!

酒杯交碰的聲音,是生活的喜悅,

是村社的榮譽,是來年再戰的約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