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大戰硝煙瀰漫,弱電行業的這個官司,結果如何了?

北京時間3月23日凌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將對從中國進口的規模約為60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關稅,中美貿易戰的衝鋒號角正式吹響。

中美貿易大戰硝煙瀰漫,弱電行業的這個官司,結果如何了?

01

這場硝煙瀰漫的貿易大戰,雖然近期有所緩和,進入中場休息階段,但中國近年來多領域的高速發展,顯然已經動了美國的奶酪,讓美國坐立不安。不論是軍事、石油、科技、工業,中國都在不斷挑戰著美國的霸主位置。貿易戰,已經是軍事戰爭之外美國最後的底牌。

在這場貿易大戰中,弱電行業正悄無聲息的展開了一場民族企業的自衛反擊戰

庭上,雙方就河姆渡網站上所售的康普產品是否為假冒產品的問題展開了激烈交鋒。美國康普公司認為河姆渡公司網站上所售的康普商品為假冒產品,卻始終無法提供證據來證明,而中國河姆渡公司已提交了足夠證明產品具有合法來源的證據,強有力的反擊了美方的不實指控。

至此,孰是孰非,業內人士一目瞭然。

中美貿易大戰硝煙瀰漫,弱電行業的這個官司,結果如何了?

02

一家是總部在美國,從事通訊與佈線業務的海外大型企業;一家是來自上海,目前是智能建築行業內做得最好的電子商務公司。理論上而言,有網站幫助廠家銷售產品,既能提高品牌影響力,又能擴大市場佔有率,本應是件好事,可康普為什麼還要起訴?

康普在中國市場上發展了大大小小的代理商,通過這些代理商的商務運作能力,進行項目報備,並操作較高的商務價格,這些價格往往是國產品牌的翻倍,甚至更高。因為價格操作的很高,所以,中間的各種關係,都能得到平衡與滿足。

這就是康普經營中國市場的奧妙所在。核心是高價,關鍵是項目掌控能力,基礎是項目操作經驗與代理商體系。

而河姆渡網站,作為一家弱電智能化行業的設備銷售與服務平臺,由於其電子商務的屬性,一定是走價格親民之路的。這種價格操作定位的差異,勢必產生商業上的摩擦。

美國是全球商業規則的主要制定者,所以,他們也習慣於在既得利益受到侵犯時,毫不猶豫的舉起法律的大棒,大棒上寫著專利,寫著商標,寫著環保,有時候還寫著人權……

這一戰,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河姆渡這家剛成立不到3年的互聯網公司,在貿易戰的滾滾硝煙中,已經正式向美國企業“亮劍”了。

中美貿易大戰硝煙瀰漫,弱電行業的這個官司,結果如何了?

除了法律上的較量,還有市場上的比拼。市場是最公正的裁判,任何產品想要獲得市場的認可,都需要拿出服務客戶的誠意來。作為一家產品供應商,關係運作、渠道體系都只能是錦上添花的東西,以產品品質為核心、真心誠意的服務客戶才是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

中國市場也曾經一度非常迷信洋品牌,尤其是像智能建築這些自帶高科技光環的行業,也有過洋品牌一統江湖的時代。中國的智能建築行業,雖然起步晚於西方,但一路穩紮穩打,尤其是2000年後,隨著我們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智能建築行業全面進入爆炸式發展階段,相關的民族企業也開始逐步崛起,從技術到產品、從規劃到實施,已經完全具備與洋品牌一爭高下的實力。

而許多所謂的洋品牌,本身也是國內生產,從原材料到工藝技術,已經沒有太多優勢,甚至還不如某些優秀的國產品牌,卻仍憑藉著市場操控的慣性,賣著虛高的價格,面對越來越理性的中國客戶,這些洋品牌也在逐漸失去真正的市場競爭力。

這次康普大費周章的起訴河姆渡,其深層次的原因也正是源於美國企業對中國市場失去掌控能力的恐慌:

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市場在國際上的重要性愈加凸顯,成為跨國企業的必爭之地;另一方面民族企業開始崛起,不僅敢於動洋大人的奶酪,也同時具備了與洋軍團分庭抗禮的能力。

華為總裁任正非說過:“中國13億人每個人做好一件事,拼起來就是偉大祖國!”這一次,在中美貿易戰中,面對美國的強勢打壓,民族企業更應挺起自強不息的脊樑,勇於亮劍。

亮劍,亮出的是氣勢,是膽略,是中國企業的自信和底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