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區聚力創新 打造高質量發展新熱土——訪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周俊

日前,黃金湖科創中心項目正式入駐“江蘇硅谷”核心區,22個入駐項目集中進行了簽約。黃金湖科創中心緊鄰南京湯山,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隨著項目的啟動和運營,開發區創新型產業鏈條將不斷拉長,科創資源將不斷聚集,創新生態將實現質的飛躍。這標誌著,開發區正在成為一塊創新企業迅速落地、有效孵化、茁壯成長的福地。

解放思想、創新驅動,是經濟開發區的發展共識。“面對‘深化三張名片,聚力產業強市,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命題和市委‘加快打造創新發展的示範區、句容新興產業的發展高地’的新期待,開發區確立了新的標杆。”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周俊在接受採訪時話語堅定。近年來,開發區以國內外先進園區為參照系和新座標,搶抓機遇、率先作為,已經形成了相對清晰的高質量發展“路徑”。今年1-5月份,開發區預計完成一般預算收入6.8億元,同比增長3%,佔年計劃的48.6%;固定資產投資60億元,增幅為16.7%,佔年計劃的43.5%;工業應稅銷售43億元,同比增長10.6%。

創新是引領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企業是市場的主體、創新的主角。據悉,開發區聘請了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科學編制產業發展規劃,重點引育發展智能製造、新能源、大數據等新興產業;先後完成北部城鎮空間、西部工業園區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加快推動產業園區向產業新城轉變;圍繞打造“江蘇硅谷”產業名片強招商、促集聚,建載體、優平臺,進一步形成對要素和人才的“強磁場”,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持續優化產業空間佈局,推動創新產業集群發展,以西部幹線為軸,在黃梅和石獅片區打造黃金湖科創中心和西部產業轉化基地,構築“研發孵化+加速+產業成果轉化”全鏈式產業空間;借南京“建設一個名城、打造兩個中心”之勢,放大園區在土地空間、載體平臺、生態成本等方面的比較優勢,打通創新要素流動障礙,推動實現“研發在南京、轉化在園區”協同創新格局,打造環南京周邊科技成果加速轉化和產業化的“熟地”“福地”。

從聖暉萊(句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批產品下線到寶嵩柔性智能化工作站新品發佈,從壹度光電5號廠房模切設備進場到啟迪數字科技城展廳主體結構完成……經過多年的快速健康發展,開發區已逐漸成為一方高質量發展的熱土,一個最鮮明的體現就是:走出去“招商引資”已不再是一個熱詞,大企業大項目“慕名而來”越來越常態化。今年以來,通過規劃招商、中介招商、資本招商等形式,掌握在談產業類項目近50個,涵蓋產城融合小鎮、科技產業園、工業機器人、光電半導體、新材料等多個領域,賽迪、遊族、恆生科技園、聯東U谷、可隆汽車零部件、LG等30多個項目的意向落戶為開發區實現強勢開局奠定了基礎,也為今後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後勁。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發區該如何爭當全市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周俊表示,“我們將緊緊圍繞‘創新提質年、改革提效年、開放提速年、效能提升年’的總體目標,錨定國家級開發區爭創目標不動搖,堅決打好項目建設、載體能級提升、城市有機更新、生態整治“四大攻堅戰”,推動開發區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市前列,早日躋身全省省級開發區前十強行列。”在周俊看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高質量發展,最重要的是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驅動,以系統思維找準項目支撐,圍繞項目點構建產業鏈,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金融鏈,努力探索並實現從產業集聚向創新集群的蝶變。

周雪菲 吳長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