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很多人选择自杀,其实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

无论是从哲学还是认知心理学角度看,死亡都是生命的终结,死亡同虚无一样都是必须面对。无论一只小蚂蚁的死亡亦或是一颗流星的滑落,都验证了,不存在永恒的事物。生命的过程中往往会收到很多质问:既然有一天终将逝去,为何还要如此辛苦的活着?继而出现了“自杀论”。

心理学家:很多人选择自杀,其实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

认知、情绪、人格、性格、心理现象都属于心理学研究范畴

生命是一段过程,从降临到最后的离去,每个人都体验着生命带给他的意义。从蹒跚学步的幼儿到单纯懵懂的少年再到而立之年的中年最后到雪鬓霜鬟的老年,生命中的每一段过程,都充满了惊喜。

生命的旅途中,有的人遇到了丑陋、痛苦、肮脏、艰辛等等,渺小的自己不断挣扎,最后发现是徒劳,质疑的声音从心底走出,部分人开始从愤怒走向绝望,绝望之后选择自我消亡。对于这部分人来说选择死亡,就如同领悟了道家哲学的虚无一般。

心理学家:很多人选择自杀,其实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

认知、情绪、人格、性格、心理现象都属于心理学研究范畴

排斥

人们对于生命的领悟,源自尼采。尼采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明知都将成空,却努力的让万物看到自己的存在,死亡与存活相辅相成,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又如何理解存活的意义,但是对于自杀思想,无中西方文化,都是比较排斥的。

信奉基督的教徒认为自杀同杀人一样都是一种罪责。因为自杀是不敢勇于面对生活困苦的表现。认知学角度看,自杀行为是验证哲学思考的一个过程。

心理学家:很多人选择自杀,其实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

认知、情绪、人格、性格、心理现象都属于心理学研究范畴

不正常行为?

自杀被认为是一种不正常的人类行为,但是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其实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因为人们看重结果,而又无法接受现实,矛盾心理导致了行为异常。

现实生活中,人们更愿意随波逐流。主流思想中的正常行为是通过社会文化构建出来的,所以一旦某些东西可以解构这种正常行为,那么它也将被颠覆。在那些坚持自杀论的人眼中,他们的思想才是主流,自杀也就成为了一种正常的行为。或许我们不懂他们,他们同样也不懂我们,所以谁是正常、谁是主流怎么说的清楚?

心理学家:很多人选择自杀,其实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

认知、情绪、人格、性格、心理现象都属于心理学研究范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