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電影什麼時候才能有《復仇者聯盟》這般視覺特效

《復仇者聯盟3》終於上映了,相信又會是一大波票房的貢獻,而且不靠退票不靠刷的真實票房。

其實類似《復仇者聯盟》、《變形金剛》、《速度與激情》等系列科幻片在國內還是有著穩定的觀眾市場,即便不能保障高口碑,卻也能確保十幾億以上的票房,畢竟,國內電影市場幾十年來,就沒有任何一部電影能做到《復仇者聯盟》這般視覺特效。

國產電影什麼時候才能有《復仇者聯盟》這般視覺特效

難道是咱們泱泱大國沒有這方面的人才?顯然並不是。國內最不缺的,就是人才,無論是硬件場景搭建還是軟件特效處理,甚至是自動化機械設備的設計,國內都有足夠的人才提供給影視市場。

國產電影什麼時候才能有《復仇者聯盟》這般視覺特效

再者,諸如《封神傳奇》、《鮫珠傳》、《長城》等國產及中外合資科幻片,都是聘請國外一流特效團隊操刀,可出來的效果,卻很國產化,難道連好萊塢的特效團隊也拯救不了中國的科幻片?

沒錯,是的,好萊塢的製作團隊也無法拯救國產科幻片,原因很簡單,特效製作的預算不夠。

國產電影什麼時候才能有《復仇者聯盟》這般視覺特效

以《封神傳奇》為例,號稱5億投資,其中又有多少是落實到特效製作團隊身上呢?甚至是10億製作成本的《長城》,到底投入到特效方面的製作成本佔比又有多少呢?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最終出來的視覺效果,真的是差強人意。

反觀《復仇者聯盟3》,據稱總製作成本高達5億美元,其中光是特效製作就花了3億美元,佔比高達60%,即便是四年前的《變形金剛4》,也有著近70%的特效製作投入,與國內所謂的高額投入相比,國產的特效還真是五毛錢的。

國產電影什麼時候才能有《復仇者聯盟》這般視覺特效

並非說國內硬是要花十幾億人名幣去做特效,畢竟國產電影在海外沒有群眾基礎,高額投資是難以收回成本的,但重點是,作為一部科幻片,視覺特效的製作成本比例超過50%不是很理所當然的事嗎?

可國內所謂的科幻片,又有多少部能做到呢?數億的製作成本,大頭給到流量藝人,一部分再投在話題炒作,甚至是賣票房,剩下給視覺特效的製作費用還能有多少呢?

國產電影什麼時候才能有《復仇者聯盟》這般視覺特效

畢竟,一個頂級演員的片酬隨便都是幾千萬,男女主角各一個,就隨便破億的預算了,再算上導演、配角、路人甲乙丙丁等等,還真沒有多少錢給到特效製作團隊,所以,即便請來了好萊塢的製作團隊,也只能是一分錢一分貨,拿五毛錢,也只能做出五毛錢的特效了。

另外,電影製作其實是一門投資,就好比做生意,都希望以最低的成本贏得最高的收益,主打特效的科幻片向來都是高成本的投資,與其花這個錢去投資科幻片,不如請多幾個流量主角,拍一部輕鬆簡單的青春愛情片,然後稍微炒作一下,成本不就收回來了嗎?

國產電影什麼時候才能有《復仇者聯盟》這般視覺特效

據某部電影的導演說,國內很多電影的成本超過50%都是給到演員,30%投放到前後期的宣發,只有不到20%給到製作,而且主演有嚴格的檔期合同,拍攝又需要趕進度,往往難以做到精益求精,也導致出來的效果並不是導演本身最想要的結果。

畢竟,做特效片,每一幀都是再燒錢,就像請某一個大牌明星,從出酒店的那一刻,就開始算錢一樣,真的很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